星期天是我的生日,我們一家人去公園逛。公園里人來人往,煞是熱鬧。
中午,我們在離公園不遠的一家餐館吃飯。這時,一個小男孩走了進來,要給爸爸擦皮鞋。當時我也沒太注意他,只是一邊吃著粉蒸肉,一邊和媽媽談論當晚我的生日宴會。
“只要一塊五毛錢,一塊五毛錢就夠了。”男孩很不自然的四川話引起了我的注意。原來爸爸給了他兩塊錢,不要他找了。可男孩執拗地從脖子上的一個帆布袋子里,一毛一毛地湊齊五毛錢,硬塞給了爸爸。
我這才發現那男孩又瘦又矮,一身衣服臟兮兮的,頭發長長的,很亂,明顯好久都沒有洗過了,干瘦的臉上,那一雙眼睛里透著膽怯與和善。
這時,餐館里許多人都紛紛讓小男孩擦皮鞋。小男孩都有些應付不過來了。媽媽對我說:“瀟蔚呀,你一定要發憤讀書,要不然,長大了也只能去擦皮鞋。”我們的座位緊挨著門口,媽媽的聲音很大,那個小男孩應該聽見了,他怯生生地望了我一眼。我們的眼神碰在了一起,我發現他眼神中流露出一絲幽怨和委屈。
吃完飯后,我便徑直走到門口看小男孩擦鞋。他的動作很熟練,而且擦得很認真。我好奇地問他怎么不讀書,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垂下了頭,好一會兒,他才低聲告訴我,他是廣西人,從小就沒爹沒娘,六歲時,跟伯父來了四川,為了掙錢,伯父就讓他去學擦皮鞋,已經干了三年了。我還了解到他比我小三歲。
他哀嘆道:“我好想讀書,可……你好幸福哦。”
不知什么時候,我的眼淚居然落了下來。多么可憐的小男孩!你什么時候才能和我一樣,有一個溫暖的家,有疼你愛你的父母?你什么時候才能和我一樣,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你什么時候才能和我一樣,在明媚的陽光下快樂地玩耍?想到這里,覺得我和小男孩之間的距離如此的近,卻又如此的遠。
下午,天變得灰蒙蒙的,有些冷。我的心也沉沉的。
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那個瘦小的、善良的、可憐的擦皮鞋的小男孩。
點評
作者對“又瘦又矮,一身衣服臟兮兮的”“干瘦的臉”,有著“膽怯與和善”的眼神的小男孩近乎白描的幾句描寫,就把一個在城市流浪、以擦皮鞋糊口的可憐的小男孩形象刻畫了出來。本文除了細節描寫打動人外,作者以自己的真誠、善良,發出的呼喊——“你什么時候才能和我一樣,有一個溫暖的家,有疼你愛你的父母?你什么時候才能和我一樣,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你什么時候才能和我一樣,在明媚的陽光下快樂地玩耍”也很震撼人心。這一組排比句是作者心中的呼喊,實質上,也是作者的疑惑,是作者在思考。作者還善于運用環境描寫烘托氣氛,“下午,天變得灰蒙蒙的,有些冷”,很明顯,這絕對不只是天氣的冷,更應該是作者內心的傷感和沉重。
【指導并置評: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