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北京考生打開2010年的中考語文試題時,作文題“凝聚”倏然跳入眼簾。在北京考生“凝聚”思考的同時,筆者的目光也由此處的“凝聚”而移向全國100多道中考作文題,筆者發現2010年中考作文命題如亂花迷眼,命題者的創新理念、人文意識和匠心智慧所培育的“題花”,美不勝收,令人目不暇接。在此,我想借用江蘇省南通市的中考作文題“讓我輕輕地告訴你”,引出下文,與你交流。
一、回眸
(一)選題作文形式繼續看好。據統計,今年中考選題作文約占命題總數的29﹪,與去年大體持平。全命題、半命題、話題和材料作文這4種題型間的10種不同組合全都出現,這說明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降低審題門檻,為考生開辟施展身手的廣闊天地,已成為各地中考作文命題者的共識,這無疑也是今后中考命題發展的趨勢。
(二)標題作文命題(含全命題和半命題)“坐穩江山”。今年的中考標題作文憑借它“限制適當”“便于操作評分”的優勢繼續“強勢擴張”,經過前兩年的“美麗翻騰”和“完美轉身”,今年已坐穩中考作文藝苑中的“當家花旦”。江蘇省13道中考作文題,清一色的標題作文,且除淮安市為半命題作文(“善待______”)外,其余都是全命題作文。筆者統計了江蘇省外的80多道作文題,標題作文占了總數的78%(其中全命題作文占46%,半命題作文占32%),話題作文占12%,材料作文占10%。即使在選題作文中,標題作文的匹配率也在強勢擴張,而話題作文在這一塊的傳統優勢卻在丟失,例如江蘇省常州市、徐州市的兩選題都是全命題作文(常州為“我班的個性”“家鄉的個性”;徐州為“因你而快樂”“為你而擔憂”)。這些都傳達著一個強烈的信號——中考作文已經進入后話題命題時代即標題命題時代。
(三)話題作文命題漸行漸遠,但仍有堅持探索者和創新者。筆者認為,中考作文命題的園圃應該百花爭艷,不應該一花獨放。我們欣喜地看到,有的地方沒有對話題作文作簡單地肯定或否定,而是執著地進行探索創新,讓命題形式經歷實踐的考驗。例如山東省聊城市中考作文命題:“當你帶著羨慕欣賞別人時,當你懷看責備批評別人時……朋友,你意識到沒有,我們常常忽略的是對自我的欣賞與批評。其實,對行走在人生路上的你我而言,他視與自視都不可或缺。請你以‘自視’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命題者著眼于考生常見的行為偏差,站到人生哲學層面亮出“自視”這一話題,引導考生擺正“他視”與“自視”的關系,這一話題的思維含量較大,由此引發的構思空間也很廣,便于考生寫出新意。
(四)“裸題”漸多,題型更趨簡潔。設計提示語本是一把雙刃劍,精心設計提示語既有可能開闊考生的思維,起提醒、例示和引導的作用,又有可能花去考生較多的閱讀時間,造成審題的游移不定。所以近幾年不設提示語的所謂“裸題”逐漸增多,今年更甚。江蘇省的15道標題作文命題中(含“兩選”題),9道為“裸題”,有提示語的命題也都趨向簡明。例如鹽城市中考作文題:“書香使我充實,書香讓我陶醉,書香伴我成長……請以‘書香作伴’為題寫一篇文章。”提示語只有三句話,從知識、審美和成長三個層面略作提示,點到即止。這種簡潔型命題的領軍者應是上海市。上海市從2001年開始一直堅持簡潔命題的探索,將審題要求寓于作文題目本身,即使在話題作文“繁花似錦”的時候也不動搖。
二、關注
(一)關注主流題型:標題作文命題亮點耀眼,引人注目。標題作文既然已經坐穩“當家花旦”,我們必須在她實現“完美轉身”時發現并欣賞她那耀眼的亮點:
首先,用語百花齊放,凸現個性。從語句類型看,有獨詞命題的,例如金華市中考作文題“燈”,南充市中考作文題“等待”,揚州市中考作文題“在乎”,婁底市中考作文題“回報”;有用較長的單句命題的,例如“這是值得我們去_______”(補入“尊重的人群”等),荊門市中考作文題“這一次,我真的被感動了”,廣東省中考作文題“那天,我撿到了快樂的鑰匙”;更有用復句命題的,例如紹興市中考作文題“越長大,越________”;有用感嘆句命題的,例如濱州市中考作文題“那一次,我真的很棒”(兩選一),也有用否定句命題的,例如義烏市中考作文題“我不只是一個角色”。
其次,開放有度,限制適當。這是標題命題的長處,今年各地更是充分利用這一長處將題目制作得更精致。例如十堰市中考作文題“這也是一種愛”中的副詞“也”就是一個巧妙的限制,你如果寫父母親、老師對自己生活上、學習上常態的愛意就偏題了,適合“這”的愛應該是非常態的,如“及時的批評”“有意給你的挫折磨煉”等等。南通市中考作文題“讓我輕輕地告訴你”開放度較大,但題目中“輕輕”一詞成為考生審題時容易忽略的陷阱。“輕輕”用來修飾動詞“告訴”,是副詞,但它并非可有可無。它同最近幾年中考命題中出現的“最”“也”“更”“又”“再”“其實”等副詞一樣,具有虛詞不“虛”的特點。“告訴”時不是高嗓門大音量,而是“輕輕”,為什么?這一點你必須在文章中有所提及,它或緣于一種情景,或出于一種心境,對此你當然不一定要大段地寫,但須點到。有的考生說自己在寂靜的考場上用筆向你“告訴”,只能是“輕輕地”……如此點出“輕輕”,不失為一種簡明機智的選擇。
最后,文學色彩閃亮,用語富有詩意。舟山市中考作文題“少年不識愁滋味”出自辛棄疾的《采桑子》,以古詩名句引發考生審美聯想,引導考生樹立憂患意識,調控喜怒哀樂的心理變化;黃石市中考作文題“那一縷春風”、廈門市中考作文題“打開一扇窗”都以喻為題,富有詩意,能激起考生的寫作激情;自貢市中考作文題“灑進_______的雨”、長沙市中考作文題“送他人一朵花”用語都含雙關,富有浪漫氣息,應和青春心理;溫州市中考作文題“做一個‘行者’”運用文言詞語,傳遞生活哲理,引發辯證思維。標題命題的提示語也設計得精彩紛呈,有的就是一首耐讀的散文詩。
(二)關注命題內容:指向漸見集中,形成“五大熱點”。
熱點之一:指向自我成長發展。瀏覽各地中考命題,可以發現“我”“自己”等字眼頻繁出現,要求考生從特定的角度審視自我,回眸成長軌跡,形成生活感悟。
熱點之二:指向交流傾訴。學會合作、交流、傾訴,是新課標的要求。指向交流傾訴,是中考作文命題的重要理念。“你”“他”等代詞作為交流、傾吐和關注的對象,大量出現在今年的中考命題中,以致有些題目連用語都很相似。
熱點之三:指向走進生活。觀察、熟悉并感悟生活是初中生寫作的源頭活水,考查考生感悟生活的水平是中考作文命題的重要依據。
熱點之四:指向真實心態。這指的是以陽光心態為主流,其他真實心理也能一吐為快的命題指向。必須承認,當代初中生心理具有多維性,反映這樣的多維心理才能是真實的,有個性的。
熱點之五:指向品德修養。
三、應對
(一)三種題型的作文訓練以標題作文為主,但其他兩種題型的訓練也要重視,要夯實應對各種題型的能力基礎。
(二)文體訓練以記敘文、散文為主,但也須兼顧議論文。
(三)繼續積累、思考熱點素材,靈活拓展適用范圍。
(四)將“化虛為實”“化大為小”作為立意構思訓練的重點。
(五)加強“閱讀向寫作延伸,寫作以閱讀為范例”的訓練。
(六)善于選擇、接通,盡快進入角色。考場上面臨多種選擇,作文選做題逐年增加,考生應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最適合自己寫作的“角色”。
讓我們透過今年的中考作文題展望明年:堅信“總有屬于我的季節”(蘇州市中考作文題),“把自卑、失落甩在身后”(臺州市中考作文題),“把自信、智慧裝進背囊”(天門市中考作文題),當你寫完2011年中考作文時,你的臉上一定會綻開“一朵溫馨的微笑”(寧波市中考作文題)!
小知識二則
一、“稿費”的由來
稿費起源于隋朝。有一次,隋高祖叫手下一個官員起草詔書。另一位官員從旁戲說:“筆干了。”一位叫做鄭澤的官員乘機說道:“不得一錢,何以潤筆。”(典出《隋書》)從此,那些文人把文章賣給別人所得到的報酬,都叫做“潤筆”。有些文人,還在各種文體上寫明報酬的數目,名叫“潤例”。報紙創刊之后,作者向報社投稿,所得到的報酬,便叫做“稿費”。
二、“胡說”的由來
人們經常把有些人辦事或說話不符合實際或不符合規定稱之為“胡來”或“胡說”。為什么這么說呢?說起來它的歷史淵源還真夠久遠的。
“胡來”“胡說”始于東晉之后,史稱這一時期為“五胡亂中原”。胡人是古人對我國邊遠地區少數民族的稱呼。當時由于西晉王朝的腐朽,胡人打入中原,趕走了西晉統治者,主宰了西晉。由于漢族封建統治者說話、辦事完全以當時的漢族封建禮法為依據,而胡人因文化背景的不同,并不以漢人的說話、辦事為依據,所以當時的漢人把胡人的禮教稱之為“胡說”“胡來”。到后來,漢人的一些不符合規定的說法和做法也稱之為“胡說”“胡來”了。這兩個詞都反映了當時封建統治者對少數民族的一種歧視心理。
【孫俊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