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礎(chǔ)知識積累及運用(30分)
1.給下面黑體字注音,根據(jù)拼音寫出漢字并改正句中的錯別字。(3分)
一個在災(zāi)難中傲然挺立的國家,必然是一個擁有偉大精神的國度;一個懂得弘揚偉大精神的民族,必定會巍然釔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四川汶川、青海玉樹,見證了中華民族遭遇的重大地震災(zāi)難,也zhù就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抗震救災(zāi)精神。
巍______zhù____________改為______
2.下面句子中,選用的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2分)
歷史在_____地記錄每一代人走過的足跡,歷史也_____地把發(fā)展的課題留給后來者。在這個舉國歡慶的時刻,在這個偉大_____的時代,讓我們重溫先輩的理想,_____起13億人民的力量,不斷把民族復(fù)興的偉大事業(yè)推向前進。
A.公正忠實變革凝聚
B.公平忠誠變化積聚
C.公平忠誠變化凝聚
D.公正忠實變革積聚
3.按要求默寫。(5分)
(1)半畝方塘一鑒開,_________________。(朱熹《觀書有感》)
(2)_________________,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3)2010年5月1日,世博會在上海拉開序幕。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友人,作為東道主,請你用《論語》中的一句話來表達歡迎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什么是心系天下的情懷?早在北宋年間,范仲淹就在《岳陽樓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給我們作出了詮釋;南宋年間,愛國詩人文天祥面對國難當(dāng)頭,在《過零丁洋》一詩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了詩人的情懷。
4.請用一句話概括下面新聞的主要內(nèi)容。(2分)
人民網(wǎng)舟曲8月21日電連日來,舟曲災(zāi)區(qū)不斷加大健康教育工作力度,通過開展防疫知識講座、發(fā)放宣傳單、藥品等形式,積極開展健康教育,確保受災(zāi)群眾的身心健康。
截至8月19日,共張貼宣傳畫12390張,發(fā)放宣傳單154955張,書寫張貼大紅紙宣傳標(biāo)語577條,舉辦面對面防病知識講座128場,覆蓋人口2675人次,培訓(xùn)衛(wèi)生專業(yè)人員及志愿者968人次;服用中藥湯劑、花椒水和黃花菜湯劑人數(shù)分別達到20670、6200和5780人次,共發(fā)放大蒜5240公斤,黑米醋8400袋;發(fā)放和收集健康教育調(diào)查問卷1500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為了抗擊洪災(zāi)、泥石流等災(zāi)害,使災(zāi)區(qū)人民盡快恢復(fù)交通、用電、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等,中國共青團中央委員會呼吁全社會伸出友愛之手,向災(zāi)區(qū)的人民捐獻。請你為這一善舉擬寫一則廣告詞,不超過25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是一則口語交際的情景材料,請用簡明得體的語言反駁其錯誤言論。(2分)
有人隨地吐痰,別人批評他:“隨地吐痰不衛(wèi)生。”他貌似有理地說:“有痰不吐更不衛(wèi)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0年國際田聯(lián)世界半程馬拉松錦標(biāo)賽于10月16日在廣西南寧市舉辦。其吉祥物名字為“阿牛哥”(如下圖),取意于廣西壯族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劉三姐與阿牛哥”的美麗故事。請你仔細(xì)觀察,用簡潔的語言說說它的寓意。(3分)
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據(jù)你的名著閱讀積累,仿照評選組委會對2009年感動中國人物陳玉蓉的評價,給你喜愛的名著中的某位人物寫幾句點評。(3分)
示例:陳玉蓉:這是一場命運的馬拉松。她忍住饑餓和疲倦,不敢停住腳步。上蒼用疾病考驗人類的親情,她就舍出血肉,付出艱辛,守住信心。她是母親,她一定要贏,她的腳步為人們丈量出一份偉大的親情。
我喜歡的名著人物:_________
我的點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所在的班級近期將開展一次以“低碳生活”為主題的活動,請閱讀下面一則文字材料并回答問題。(8分)
“低碳生活”是新生詞。按照定義,低碳生活(lowcarbonliving)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能量要減少,從而減低碳,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的執(zhí)行過程和成果享用都是與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guān)的。如果說,“低碳經(jīng)濟”是一種負(fù)責(zé)任的經(jīng)濟,是未來經(jīng)濟的發(fā)展趨勢,那么,“低碳生活”也是一種負(fù)責(zé)任的生活,是未來人類生活的趨勢。總之,“低碳”是我們的目標(biāo),也全過程地融入到生活中,細(xì)致入微到每個角落。
(1)在以“低碳生活”為主題的活動上,大家推薦你做主持人,請寫出你的開場白。(8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的同學(xué)提出下列內(nèi)容,其中不屬于“低碳生活”的是哪一項?請簡要說明理由。
A.少開車B.少乘電梯C.少用紙張D.少吃飯
我選: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你為本次活動擬兩條宣傳標(biāo)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低碳生活”離我們還遠(yuǎn)嗎?我們中學(xué)生應(yīng)該怎么做?請你為我們中學(xué)生的生活提兩個建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理解(60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16分)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xué)。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fù)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節(jié)選自《傷仲永》)
【乙】歐陽公四歲而孤,家貧無資。太夫人(即其母)以荻(dí,一種草本植物)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及其稍長,而家無書讀,就閭里(鄉(xiāng)里)士人家(讀書人家)借而讀之,或因而抄錄。以至?xí)円雇鼘嬍常┳x書是務(wù)。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
(選自《歐陽公事跡》)
10.解釋下列黑體詞的含義。(4分)
(1)世隸耕()
(2)泯然眾人矣()
(3)及其稍長()
(4)或因而抄錄()
1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xu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夫人以荻畫地,教以書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從全文看,方仲永的變化經(jīng)歷了哪幾個階段?(用文中語句作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歐陽修的成才,除自身努力之外,還有一個讓他成才的原因是什么?而天資聰慧的方仲永“泯然眾人矣”的原因又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結(jié)合【甲】【乙】兩文內(nèi)容和自身實際,說一說要想取得成功需要具備哪些因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題。(16分)
平安夜里的母親
□一路開花
這個冬天的雪來得特別晚。盲童吉姆斜靠在霧氣騰騰的窗上,隱約聽到外面嘈雜的聲響。他好奇地問:“媽媽,外面一定有很多人吧?他們都在玩什么呢?”
每年圣誕節(jié)前后,吉姆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母親從狹窄的廚房里探出頭,故作從容地說:“沒玩什么,他們都在街上散步呢!”吉姆已經(jīng)13歲了,他不但從未嘗試過奔跑,就連摸索著進廚房幫忙都不可能。他感覺自己真是一無是處。母親撫摩著他的頭發(fā):“孩子,你知道嗎?你最擅長的是唱歌!在你很小的時候,每年圣誕節(jié),只要你唱圣誕頌歌,那些叔叔阿姨就會高興得朝你口袋里扔硬幣!”
吉姆不說話,他在回想頌歌的歌詞。母親繼續(xù)說:“你不知道,這幾年一直有人問我,為何不帶吉姆出來唱歌了?我說,吉姆長大了,得看他的意愿。當(dāng)然,今天也一樣有人問我。如果你愿意的話,晚飯過后,咱們就可以一同出發(fā)。”
臨行前,母親特意從床底下取出一塊小黑板,說:“今天晚上,我可得用它好好記下,咱們吉姆得了多少硬幣。”
敲第一扇門時,吉姆心里充滿了恐懼。不一會兒,門內(nèi)傳來了中年男人的聲音:“誰啊?”母親鎮(zhèn)定地喊:“吉姆!擁有全城最美音色的小伙兒!他特意前來為您奉上圣誕節(jié)的祝福!”
中年男人開門了。吉姆迫不及待地唱了起來。他感覺自己唱得實在糟糕,但中年男人卻極為認(rèn)真地聽著,最后,還朝他的口袋里放上兩枚沉甸甸的硬幣。
吉姆簡直不敢相信這是事實,他從口袋里掏出硬幣,驚呼:“先生,您這是給我的嗎?”中年男人笑了:“你認(rèn)為不對嗎?不過,對于這種天籟來說,它的確是挺少的。”
吉姆不知該說些什么。大顆大顆的熱淚像此時的雪花,灑滿了他的衣襟。他繼續(xù)跟隨母親前行,敲開了一扇又一扇卷著風(fēng)雪的門。
那是他人生里最為快樂的一天。他終于相信了母親的話,原來_________________。
估計,他這一生都不會知道事情的真相。那天夜里,他的母親始終舉著一塊黑板。黑板上寫的,不是他所得硬幣的數(shù)目,而是一句簡短的話:我以一位母親的身份懇求您聽完這首歌。您的聆聽和贊許,將是孩子繼續(xù)活著的勇氣!
[選自《意林(少年版)》2010年第2期]
15.文章圍繞“母親用愛的宣言托起孩子繼續(xù)活著的勇氣”一事,描寫了吉姆在不同時期的心理感受,通讀全文,請你完成下面的表格。(3分)
16.聯(lián)系上下文,請將文中畫線處補充完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當(dāng)吉姆得到兩枚硬幣時,為什么不敢相信這是事實?(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通讀全文,你認(rèn)為文中的母親是個怎樣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為什么這位母親一直沒有將事情的真相告訴吉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20-25題。(14分)
“天坑”是如何形成的?
□馬志飛
2010年5月31日,瀕臨加勒比海的中美洲國家危地馬拉發(fā)生了一樁駭人聽聞的怪事:其首都危地馬拉城出現(xiàn)一個巨大的深坑,深度達到60米!有目擊者稱當(dāng)時一幢3層建筑墜入坑中,造成至少1人死亡。
凡事有果必有因。那么,這個巨大的“天坑”是如何形成的呢?這幾日,中美洲很不太平,5月27日,危地馬拉的帕卡亞火山開始爆發(fā),火山灰四處蔓延,受影響區(qū)域超過100平方公里,造成數(shù)十人死傷和數(shù)百間房屋受損,這是危地馬拉近12年來發(fā)生的規(guī)模最大的火山噴發(fā)。5月29日,熱帶風(fēng)暴“阿加莎”在危地馬拉和墨西哥交界處登陸,引發(fā)的洪水和山體滑坡造成百余人死亡,超過10萬人被迫轉(zhuǎn)移。
很多人對此十分疑惑:莫非“天坑”的形成與火山爆發(fā)或熱帶風(fēng)暴有關(guān)聯(lián)?
其實,像危地馬拉城這樣的事例并不鮮見。同樣在這個城市,2007年2月23日凌晨也出現(xiàn)過一個巨大的塌陷坑,直徑70米、深度為100米。一對兄妹在這場災(zāi)難中不幸遇難,二十多間房屋下陷,當(dāng)局在事發(fā)后及時封鎖了周邊五百米范圍內(nèi)的區(qū)域,疏散居民近千人。
我國近年來也相繼發(fā)現(xiàn)許多奇怪的塌陷坑,并一度引起當(dāng)?shù)鼐用窨只拧?/p>
2010年3月以來,廣西東蘭縣武篆鎮(zhèn)那論村的稻田中多處泥土下陷,出現(xiàn)大大小小十多個新坑,加上前幾年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總共超過30個。不過這些坑規(guī)模不大,小的直徑1米,大的有6米,深度最大的為6米,但是與之相關(guān)的一些災(zāi)害接踵而至,很多房屋的墻壁出現(xiàn)了裂縫。
諸多案例,不勝枚舉。想起這可怕的一幕幕,我們不禁膽戰(zhàn)心驚,同時,我們也會忍不住去思考:誰,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關(guān)于“天坑”的說法,有時候是不正確的。從地質(zhì)科學(xué)的角度來說,“天坑”這個詞語是有專屬含義的,也就是說現(xiàn)在用它來專指某種特殊的地貌形態(tài)。當(dāng)人們發(fā)現(xiàn)了地面無緣無故出現(xiàn)一個大坑時,因不解其因便稱其為“天坑”,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我國從事洞穴科學(xué)研究的著名專家朱學(xué)穩(wěn)指出,“天坑”是指寬度和深度不小于100米的塌陷漏斗,并由直立的周壁構(gòu)成陡峭的剖面。此外,從觀賞方面來說,是否壯觀、雄奇、險峻,而且具備生物多樣性等綜合屬性,也往往被認(rèn)為是鑒別天坑與一般漏斗、洼地或豎井的重要標(biāo)志。
“喀斯特”一詞源于歐洲原南斯拉夫境內(nèi)的石灰?guī)r高原,該地名為喀斯特,那里巖溶地貌發(fā)育得比較典型,于是,人們便用“喀斯特”一詞來代表巖溶地貌。在自然界中,石灰?guī)r、大理巖、白云巖等碳酸鹽類巖石最容易發(fā)生巖溶現(xiàn)象,即構(gòu)成這類巖石成分的碳酸鈣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作用下,溶解為鈣離子和重碳酸根離子而被水帶走。因此,碳酸鹽類巖石在特定的地質(zhì)條件與氣候條件下,并在諸如流水侵蝕和沉積、重力崩塌等各種機械作用下,易于產(chǎn)生大小不一的空洞和各種形態(tài)的巖溶地形。
在巖溶作用強烈的地方,長年累月的發(fā)展,地下形成的空洞一旦造成頂部巖層坍塌,便會在地表形成坑的形狀,若規(guī)模和形狀達到一定程度,便可稱為“天坑”。所以說,天坑就是一種發(fā)育成熟的喀斯特地貌。近年來,我國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天坑,主要分布在重慶、廣西、四川和貴州境內(nèi)。
當(dāng)這種地質(zhì)現(xiàn)象發(fā)生在有人類活動的地區(qū)時,便可能成為一種地質(zhì)災(zāi)害,即為“天災(zāi)”。如果發(fā)生在無人居住區(qū),則一般不具有危害性。倘若人們能夠在保護的基礎(chǔ)上開發(fā)利用,還能成為風(fēng)景優(yōu)美、魅力無窮的旅游勝地。
而此次危地馬拉城的巨大塌陷坑,很可能是由于熱帶風(fēng)暴“阿加莎”帶來的持續(xù)暴雨和城市地下排水系統(tǒng)不夠完善所致。
(選自《百科知識》2010年第13期,有刪改)
20.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天坑”是如何形成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用問句“‘天坑’是如何形成的?”作為標(biāo)題,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章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試舉例說明并分析其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的畫線句子中的“很可能”能否去掉?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天坑”除了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外,如能開發(fā)利用,還往往具有旅游作用。請搜集整理說說我國比較著名的天坑景區(qū)有哪些。(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26-31題。(14分)
嘲諷過處是花香
□安寧
大約很少會有人,在漫長的一生中,不曾經(jīng)歷過嘲諷、挖苦和打擊。總有那么一些人,他們不喜歡你。或者忌妒你,或者天性自私,心胸褊狹,為人尖刻,所以假若你做錯了什么,成就了什么,或者生出一些在外人看來遙不可及的夢想,他們刻薄的言語便會像一盆臟水一樣,朝你無情地扣下來。正在從容行路的你,被這樣污穢的言語潑將過來,一個趔趄,便跌倒在淤泥之中。
A
或許你被擊打得再也沒有了爬起的力量,于是待在那攤泥里,郁郁終生;而隱在陰暗處得意嘲諷你的人,則看著你臉上的泥灰,嬉笑兩聲,便揚長而去,自此再不來圍攻你這個失去了斗志的敵人。
或許你會艱難地爬起來,而且第一個念頭,是想要破口大罵。你滿腔的怒火,化作子彈,“嗖嗖”地飛向那些四面八方襲擊你的人,你試圖以一人之力量對抗周圍之嘲諷。可是最后,卻發(fā)現(xiàn)所有一切,越描越黑,遠(yuǎn)遠(yuǎn)脫離了你想要挽救自己聲名的初衷。一場鬧劇之后,你發(fā)現(xiàn)一切都不復(fù)從前。挖苦你的那些人,原本是出于忌妒,想要看你笑話,結(jié)果你真的上當(dāng),咬住那垂下來的不懷好意的誘餌,便爬了上去。等到想起自己正行走的路低頭卻看到那艘載你前行的舟楫,早已經(jīng)無聲無息地漂走。而你急吼吼的模樣,也讓許多關(guān)愛過你的人失望,并放棄了你,再不回來。
幾年之后,你也許功成名就,回首看到那曾經(jīng)的一場爭斗,自己都覺得可笑。因為,打擊你的人,早已不知去向。你與他們,不過是路人甲和路人乙,各自行路,偶爾擦肩,碰了彼此;再或者他們眼瞅著你行路太快,又滿身光芒,搶了他們的風(fēng)頭,所以嫉恨于你,但終究還是跑不過你,所以只能恨恨而去,任你躊躇滿志。
也許你依然是一個素常之人,不曾大紅大紫,也不曾實現(xiàn)昔日激情之時許諾的理想。你在油鹽醬醋之中,變成屋檐下一只啁啾的小鳥,每日為能夠享受煦暖陽光、豐美食物和天倫之樂而覺得內(nèi)心安穩(wěn)幸福。此時你再想起舊日憤慨時光,便會莞爾,原諒自己的血氣方剛和青澀稚嫩,想著假若被他們擊敗,自此跌倒,終生郁積在怨憤情緒之中,那豈不是失去了此時云淡風(fēng)輕的美好?
B
你不知道那些曾經(jīng)試圖阻攔過你的路人,他們被時光的洪流漸漸淹沒。對你無可匹敵的成就,再也沒有力氣嘲笑打擊,只能盡力仰望,方能看得到你胸前那粒閃閃發(fā)光的紐扣。或者你們彼此根本不記得曾經(jīng)有過這樣一場爭戰(zhàn),當(dāng)年的煙塵,早已化為灰燼,你們重新成為互不相識的陌路。
但也有時候,你不知道,那些潑下來的冷水,反而沖洗了你一路的征塵,讓你從得意和放縱之中清醒過來,朝著那想要的方向,愈加快速地一路飛奔。或者,它們掀起的一股巨浪,不僅沒有將你的舟楫翻倒,反而成了一股巨大的推力,助你勇敢跨越危險的暗礁,或者險灘,行至那開闊的海面,看到之前無法奢望的風(fēng)景。
C
所以人生的途中,大可不必為時常飛來的石子、沙塵、白眼、草屑而煩惱,那不過是行走中的常態(tài),爬起來,朝路人笑笑,自我解嘲,說:不過是想要吻一吻鮮泥,嗅一嗅花香。
D
(選自《思維與智慧》2010年第4期)
26.通讀全文,說說作者所要闡述的觀點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作者為了闡述自己的觀點,想象出了遭受嘲諷或挖苦后的四種情形,請概括出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文章標(biāo)題為“嘲諷過處是花香”,“過處”是什么意思?有怎樣的“花香”?(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文章第一自然段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根據(jù)你的閱讀理解,將“一顆心,如此沉靜安然,方會品到生之甘洌甜美”這句話還原到文章ABCD中的哪處?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面對無盡的嘲諷、挖苦和打擊,我們應(yīng)該如何對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60分)
32.請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作文。
(1)以“見證________”(共和國61年發(fā)展、大閱兵、抗震救災(zāi)等)為題作文。
要求:①選擇恰當(dāng)?shù)恼Z句使題目完整;②600字左右;③文體自選;④立意自定。
(2)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成長的歷程中,一定有許多瞬間讓你難以忘懷,那一個個一閃而過的鏡頭,讓我們震撼,讓我們驚嘆,讓我們反省,讓我們愧疚……讓我們銘記于心,永生難忘。
請以“成長的瞬間”為題作文。要求: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
參考答案見下期
第51期參考答案
《語言積累及運用成語運用》
1.A.寵→龐B.轟→哄C.民→銘D.泡→炮2.C(憂心忡忡)3.D(A.其樂無窮;B.刻不容緩;C.引以為榮)4.B(A.不可思議;C.鋒芒畢露;正襟危坐;D.相形見絀;任勞任怨)5.D(“樂此不疲”意思是“因?qū)δ呈驴釔鄱挥X疲倦”,用在此處不當(dāng),可改為“樂不可支”)
《散文閱讀》
專題訓(xùn)練一:
1.(1)從外部看,星星、地球、太陽都離月亮那么遙遠(yuǎn)。(2)從月亮內(nèi)部看,月亮上的山峰、峽谷、平原是寂寞的,她沒有樹,沒有水,沒有空氣,沒有生命。(3)從時間上看,月亮的寂寞是漫長的,已經(jīng)有數(shù)億萬年了。(4)從人們對月亮的態(tài)度看,她的寂寞與孤獨從來沒有人想到過。2.(1)月亮是寂寞的。她那么孤單地懸掛在天空,已經(jīng)有數(shù)億萬年了。(2)月亮是無私的(或“樂于奉獻的”)。她在廣寒宮忍受著永恒的寂寞,卻總是把美好與祝福呈獻給我們;她很大度,很高尚,從不計較和埋怨,始終潔白、純凈、無瑕地高懸掛在天空中。(3)月亮是孤傲的。她獨自懸掛于天空,不因為眾星捧月而圓,不因為眾人遙望而亮。3.示例:作者認(rèn)為“那是我們借助月亮來寫給我們自己的”,意思是說人們寫月亮并不是為了表達對月亮的某種感情,而是借月亮來抒發(fā)自己的感情,比如《水調(diào)歌頭 明月幾時有》中“月有陰晴圓缺”一句,蘇軾是借月亮的盈虧變化來比況“人有悲歡離合”是自古難全之事,目的在于勸慰人們不必對人世間的“悲歡離合”耿耿于懷,可以說這句詩正是蘇軾寫給“我們自己”的。
專題訓(xùn)練二:
1.母親陪我看星月;為我扇扇子;給我猜謎語,講故事;為我縫衣服。2.(1)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雨聲的美妙和我聽雨的沉醉。或:運用疊詞,使文句形象且有音韻美。(2)童年的生活經(jīng)歷可能影響著一個人一生的發(fā)展。或:童年的生活是一個人成長的基礎(chǔ)。3.以“天窗”為題,交代寫作對象,作為線索貫串全文;“天窗”既指老屋的天窗,也指心靈的天窗,內(nèi)涵豐富,耐人尋味。
專題訓(xùn)練三:
1.冰封的大河炸開了裂縫,陽光帶著橙色,小草伸出了腦袋,冬眠的蛙彈跳而出,垂柳的葉芽布滿柔枝。2.句子中黑體詞語運用心理描寫和神態(tài)描寫活化了垂柳葉芽羞澀可愛的情態(tài),讀來令人耳目一新。3.指油菜“在萬千蓓蕾之上,先綻放了點點的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