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語
我們每天看電視新聞,常常聽到氣候異常、全球變暖、沙塵暴、水土流失等詞匯;走在街上,我們能看到濃煙滾滾的煙囪、排放著尾氣的汽車,甚至早晨散步,我們都能聞到一股刺鼻的怪味……自然環境在漸漸地惡化,我們人類對此有什么樣的反應呢?人類至今還沒有完全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然而,地球畢竟是我們唯一的家園,我們生活在其間,我們必須醫治它的創傷,努力做到與它和諧相處。
同學們,你們是祖國的花朵,是地球未來的主人。請拿起你們手中的筆,寫下你們對這一切的認識和感受,去提高人們的認識,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指引人們的行為,讓大家攜手共建美好的家園吧!
經典素材
【名言集錦】
1.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生。——[宋]歐陽修
2.我的人生哲學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奧妙,為人類造福。——[美國]愛迪生
3.只有順從自然,才能駕馭自然。
——[英國]培根
4.科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和碩果。展望科學的未來,人類將高舉科學的火炬登上宇宙的天堂。
——[英國]霍金
5.科學本身就具有偉大的美。一位從事研究工作的科學家不僅是一個技術人員,并且他是一個小孩,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話故事一般。
——[波蘭]居里夫人
【經典事例】
1.物種迅速滅絕
由于人類活動的影響,尤其是人們亂伐森林、濫墾草原等,造成了野生動植物棲息地或生長地的喪失和生活環境的惡化,再加上人們濫捕濫獵野生動物,使世界上許多種野生動植物已經滅絕或瀕臨滅絕。
中國是野生動植物十分豐富的國家,但是,中國生物的多樣性正面臨嚴重的威脅。被子植物瀕危種1000種,極危種28種;裸子植物瀕危種63種,極危種14種,已有1種滅絕;脊椎動物受威脅的有433種。
分析:人類在破壞植被的同時,也破壞了地球上各種生物生存的自然環境,破壞了動植物的生物鏈,使世界上許多種野生動植物已經滅絕或瀕臨滅絕。
適用話題:物種滅絕環境保護生存空間
2.世界水資源嚴重不足
隨著世界人口的急劇增長,用水量不斷增加,加上水污染日益嚴重,使許多淡水資源遭到破壞。近年來,美國、日本及東歐許多國家都出現了水資源不足的問題,甚至連淡水資源比較豐富的俄羅斯與加拿大也受到缺水的威脅。非洲國家連年干旱,水資源的缺乏直接威脅著人們的生存。有人預言,水危機將成為21世紀城市里“最容易引起爭端的問題”。
分析:預言的存在有其合理性,水資源的不足,尤其是淡水資源的日益缺乏,已經危及人類的生存。節約用水,勢在必行。
適用話題:節約用水水危機
3.大氣污染
科學家發現,至少有100種大氣污染物對環境產生危害,其中對人體健康危害較大的有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氟氫烴等。大氣污染物嚴重危害人的氣管、肺等呼吸系統。直接危害人類健康,而且使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遭到破壞;污染物隨風飄散,甚至影響農業、林業和畜牧業,美國每年因此損失數億美元,我國的損失也相當嚴重。
分析:如果我們每天都生活在空氣污濁的環境中,那么,勢必會對我們的健康構成威脅。因此,治理污染,我們義不容辭。
適用話題:健康治理污染
4.沙塵暴
據科學家計算,在一塊草原上,刮走18厘米厚的表土,大約需要2000多年的時間;如把草原開墾成農田,則只需要49年;若是裸地,則只需要18年。從沙塵暴的起因與發展來看,人為破壞環境,破壞地表植被是沙塵暴最重要的起因。只有保護好植被,防止土地沙漠化,才能真正減少沙塵暴危害。
分析:土地沙漠化,沙塵暴肆虐;水土流失,可耕地銳減。造成這一切的根源就在我們人類自己,要避免地球環境的進一步惡化,關鍵在于我們的行動。
適用話題:渴望一片綠色環境保護土地沙漠化
延伸訓練
【原創新題】
聯合國研究報告指出:環境惡化是導致人類死亡與產生疾病的主要原因。地球上平均每年遞增400萬環境病患者,每年有將近400萬兒童因工業污染與廚房油煙引起的空氣污染導致呼吸道感染而死亡,更有難以數計的胎兒在母腹中就變成畸形。環境衛生惡劣導致的疾病,每年奪走1700萬條生命。地球是我們人類生存的家園。為遏制和改變環境日益惡化的情況,作為一名中學生,你能為環境保護做些什么呢?
請以“環保從我做起”為話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議論文,題目自擬,可夾敘夾議。
【技法點撥】
考生要想作文得高分,除了要做好審題、立意之外,還要做好擬題、開頭、結尾等,從而吸引讀者,打動讀者。
一、擬個靚題
作文常常在提供了一定的材料、確定了一定的話題之后,請你自擬題目。“題好一半文”,好題目的標準是準確、簡潔、新穎而富有表現力。準確,就是要能體現文章的主旨。簡潔,就是作為文章題目,它不能過長,一般不要超過12個字。那么怎樣做到新穎而富有表現力呢?可巧妙運用修辭手法,使題目熠熠生輝。如:以“環保從我做起”為話題寫作文可運用“雙關”,借用一句歌詞“我的未來不是夢”為題。
二、開個“鳳頭”
開頭在文章中的位置有如門戶,給人第一印象,它的好與壞,對于文章相當重要。好的開頭,常被人們比喻為“鳳頭”。文章有個好開頭能收到“先聲奪人”的效果,贏得讀者的好感。文章可以避實就虛,寫“夢”,其實也是在寫希望。
三、構建框架
框架為文章的主體,寫作時一定要構思好。如寫《我的未來不是夢》一文,可以以寫“夢”為主,用“夢前-夢中-夢后”結構全篇,從中抒發自己的心聲,寄托自己的希望。
四、結個好尾
“編筐編簍,重在收口。”作文亦然,尾結得好,能給讀者以深刻的藝術感染,啟發讀者深入地思考問題,從中得到教育。收尾要做到有利于揭示文章的主題,有利于文章的結構,要做到言有盡而意無窮,就像聆聽一首絕妙的樂章,一曲終了,余音仍在耳畔回蕩繚繞。
【點石成金】
我們的未來不是夢
□楊鈺
地球只有一個,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也只有一個,我們在向她索取的時候,她從來沒奢求任何回報。可是現在,我們的母親地球,在我們人類的過度索取之下,已經滿目瘡痍了。
這不能不說是一件讓人悲傷的事情,母親從來不會怪自己的孩子,可是人類如果繼續下去,一定會受到自然法則的制裁。
我總是一個人默默地想著,我們索取了多少,我們回報了多少?直到“節能減排”這幾個字眼浮現在我的眼前。
我想,我們人類終于醒了,在這個夜里,我思索著,幻想著人類的明天……
慢慢地,我好像變成了一只小鳥,飛翔在藍藍的天空下,藍天、白云、郁郁蔥蔥的大樹,一切都是那么的美。
我飛過一座工廠,如果在以前,這是我最討厭的地方,可是現在,我已看不到以往那濃煙滾滾的場面,我飛近一看,發現工廠的花壇中用鮮花和綠草拼出了幾個大字:節能減排。我笑了,開心地笑了。
飛呀飛,我又飛到了街道旁邊,我發現街上到處貼著“節能減排”的宣傳標語。街道上一塵不染,路邊挺立著一排排的大樹,跟以前那個天天煙霧彌漫的城市相比,我已經認不出這里了。藍天、白云、綠樹,再呼吸著新鮮的空氣,這種感覺我好喜歡。
飛呀飛,我又飛到了煤礦上,我發現以前那些非法采礦的小型煤窯已經被關閉了,現在實行科學的開采,盡量節約資源。我開始感恩了,感恩那些辛辛苦苦工作在第一線的人們,是他們用自己的辛勤汗水繪就了這么一個詩情畫意的天地。
飛呀飛,我又來到了一個大型的加油站。以前,我總愛在這里看熱鬧,看著人們排隊加油,可是今天人很少,而且他們好像還在討論著什么。我仔細地聽了一下,原來他們都在議論最近的油價上漲了。這是大自然對人類敲響的警鐘啊,石油已經越來越少了,不過或許這也是我們的政府為了限制汽車的尾氣排放和節約我們寶貴的石油資源而制定的策略吧。
飛呀飛,我感覺有點渴了,我又飛到了小河邊,以前這里烏黑一片,可是今天,河水卻是那么的清澈。天呀!我沒看錯吧,水里竟然有魚了,它們都在自由自在地游弋,好愜意!
恍恍惚惚中,我醒來了,哦,原來是一場夢!
望望仍舊煙霧繚繞的城市,我開始懷念起夢里的情景……真希望那不是個夢。我隨手翻開今天的報紙,頭版便是有關“節能減排”的文章,我笑了,那的確不是夢,那是我們的未來!
點評
作者站在小鳥的立場上,用童話的筆法抒寫了自己對環境保護的認識。文章以“夢”為切入點,構思新穎,語言樸實,感情真摯。結尾緊扣題旨,突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