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方經濟學說史”是經濟學本科專業的專業基礎課, 全面認識“西方經濟學說史”課程的性質及地位、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加強“西方經濟學說史”課程的建設是一項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基礎性工程,也是培養高素質經濟人才的重要保證。
關鍵詞:西方經濟學說史;課程建設;探討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2-0250-02
一、全面認識“西方經濟學說史”課程的性質、地位及意義
1.課程的定義及基本任務。經濟學說史(history of economic doctrines)是經濟學中的一個基礎性學科,它有很多不同的名稱:經濟思想史(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經濟分析史(history of economic analysis) 、經濟理論和方法史(history of economic theory and method)等。但他們都有基本一致的主題:以經濟學說或經濟思想本身為研究對象,專門研究各個歷史時期具有代表性的經濟觀點、經濟思想和經濟學說,研究它們的產生和發展及其對后世的影響。因此,經濟學說史可以簡要地定義為:研究經濟學說產生和發展的歷史,其基本任務就是通過研究歷史上各種經濟學說的基本特征、主要內容、思想淵源揭示經濟學說產生和發展的規律。
從本質上講,經濟學說史是關于經濟學說的歷史,是一門歷史的科學。經濟學說總是處在不斷地發展和變革中,它們不僅是時代的產物,而且也是以前的經濟思想和經濟學說發展的繼續。任何經濟學說,都有其淵源,而不是憑空產生的。每一個時代的經濟學家在認識和解決當前的社會問題時,都要利用先前經濟學家所創造的成果和遺留下來的思想資料。歷史上還沒有任何一位經濟學家無視前人的研究成果而獨立創造出一套經濟理論體系來。正如凱恩斯在《通論》中指出的,某位政治狂人,實際上是某位已故經濟學家的思想奴隸。由于經濟學說和經濟思想發展的這一特點,就使以經濟學說本身為研究對象的經濟學說史有必要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來加以研究。
按照中國經濟學學位點的設置,經濟學說史屬于“理論經濟學”這個經濟學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與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經濟史、世界經濟以及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同屬“理論經濟學”的范疇。一般在經濟學說史二級學科下,又設有西方經濟學說史、中國經濟學說史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史三個三級學科。由于在中國,從意識形態上把經濟學劃分為西方經濟學和馬克思經濟學,因此,西方經濟學說史就是研究西方經濟學說的歷史。這樣,在講授西方經濟學說史時一般就不再包括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史的內容。
2.課程的性質。從課程的性質來講,西方經濟學說史是關于西方經濟學的歷史的學科,因此就決定了它必須具有庸俗性,為資產階級利益進行辯護的,但在另一方面各種西方經濟學說又是人類知識與智慧的結晶,它又具有尋求經濟規律的實證性和科學性,特別是對市場經濟規律相當成熟和完善的闡述和應用,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
3.課程的地位、作用和意義。從課程的地位來講,經濟學說史是經濟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它的開設可為學好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和其他應用性經濟類課程奠定重要基礎。
從課程的作用來講,首先,經濟學說史是經濟學創新的靈感源泉。不理解經濟學的歷史,就不知從何創新。正如奧地利學派對于拉赫曼有關經濟思想史研究思想的重申:即不要將“先賢”們的理論作為最終定論,也不要簡單地認為他們的理論已經沒有發展余地,而要結合新的情況重新解讀他們的理論,挖掘他們的理論有助于闡明當前問題的新的含義,而這種含義也許是他本人也未曾意識到的。然而,在財經類專業存在一種普遍的情況,即絕大多數學生不了解這個學科思想的歷史,只知道近幾年的知識狀態,這已經嚴重地限制了學生們的思想和視野,造成了很大的損害。正如有評論者所指出的,許多學生對形式化的東西非常熟悉,可惜思想及其膚淺,這與忽視經濟思想史和經濟史有很大關系。從這個角度來看,經濟思想史課程遠比學幾門專業課重要得多(賈根良,2008)。其次,經濟學說史可以提供以往經濟學創新成功失敗的經驗教訓。霍奇遜指出:“一個全新的持久的理論建設可能最好以思想史為理論來源,并運用現代社會哲學和自然科學提供的各種工具進行歸納總結和分析整理。以這種方式運用方法論和思想史并無新意,但可以建成一個堅固的理論大廈,經得起未來的現實和概念不斷變遷的洗禮與震蕩。”
從課程的意義來講,學習和研究西方經濟學說史,能明了西方經濟學說的發展和演化過程,了解今天在西方流行的經濟理論和政策的來龍去脈,從而加深對今天西方流行的理論和政策的理解;學習經濟學說史,可以幫助我們總結過去經濟學說的發展,溫故而知新,吸收以往經濟研究中的科學成果和經驗教訓,創立適應現代經濟發展要求的新的經濟學說并從中尋求對我們發展市場經濟有借鑒意義、有啟發的東西。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當前我國各大綜合院校及財經類高校的經濟學專業廣泛開設了經濟學說史類的課程。并且其開設的歷史長短、師資力量同該院校經濟學專業的實力正相關。例如作為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重點學科的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和武漢大學在經濟思想史課程上均有悠久的歷史和雄厚的師資力量。其中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開設西方經濟學說史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目前各高校多在本科第4、第5或第6學期開設該課程,多為2~3個學分,36~72個學時。教學大綱主要覆蓋16世紀開始的重商主義前古典經濟學至19世紀以馬歇爾為代表的新古典經濟學,間或延伸到20世紀30年代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因此,作為一門知識量大、基礎性強、理論性強、歷史跨度大的課程,對我們的教學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二、我校課程開設現狀與存在的主要問題
1.課程開設現狀。我校經濟系是于1987年從馬列部獨立出來的并于當年開始招收經濟學專業本科生的。從1998年起經濟系開始為經濟學專業本科生開設西方經濟學說史課程,但一直未得到學校和系里的重視,課程被邊緣化了,僅作為專業任選課,在本科第5學期開設該課程,為2學分,36個學時。在筆者的積極呼吁和努力下,直到2006年學校和系上才將此課程定為經濟學專業本科生必修課,仍在第5學期開設,學分變為3個, 學時加到54個。
我校西方經濟學說史課程從開設至今在任課教師的辛勤勞作下,完成了課程大綱、教案、課件、習題集等初稿的寫作和制作,并于2009年批準為校級重點課程。
在搞好本科教學和課程建設的同時,筆者積極進行“理論經濟學”這個經濟學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經濟思想史碩士學位點的申報并獲得了成功,于是從2007年起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目前已招收了3屆6名學生,畢業1人。
2.課程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雖然經過筆者多年的刻苦努力工作,為課程的教學和建設做了一些事情,但是,目前課程的建設仍然存在不少的問題:一是師資嚴重缺乏。自從1998年起開始為經濟學專業本科生開設西方經濟學說史課程以來,前后共有兩位教師擔任主講,從2001年起只有一位教師了(即作者本人,并且同時研究生的經濟思想史課程和本科生的政治經濟學課程的主講)。二是實施教學的一些基本硬件無法滿足,例如,沒有多媒體教室、與教學有關的視頻資料缺乏。三是課程建設經費不足,導致教師無法備足與課程建設有關的書籍、期刊等資料;無法走出去參加全國經濟學說史或經濟思想史方面的培訓、學習和交流;無法將課件制作得更好更完善。
三、加強課程建設的建議
課程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在具體的實施中應該注重積累總結,貴在堅持,注重細節。現根據多年的教學和課程建設的實踐,對我校西方經濟學說史課程的進一步建設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指導思想和目標要明確。現在西方經濟學說史作為校級重點課程,其建設必須以加強和完善為動力,以提高教學水平為核心,以增加投入為保證,以提高質量為目的,同時為校級精品課程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最終目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質量,培養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和創新精神的經濟學專門人才。
2.建設措施要落實。課程建設是以師資隊伍建設為中心,以教學檔案建設為依據,以教學設備建設為保證,以教學管理科學化為手段,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的一項系統工程。具體措施要求如下:(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教師是教學的主導,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因此師資隊伍建設是課程建設的核心。打造一支人員穩定、素質優良、結構優化、高效精干、團結協作、充滿活力的教學隊伍是加強課程建設的首要任務。現在我校當務之急應是盡快引進本課程專任教師多名,特別是高學歷、高職稱,具有較豐富經驗的教師。其次,在課程建設中,要采取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培養師資的形式,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加強本課程主講教師的對外交流,學習兄弟學校經驗,進一步提高本課程的整體教學水平。強化科研工作,既為任課教師提高自身素質和大幅度增強課程信息量及教學深度提供基礎,也為學生結合課程內容、參與相關科研活動創造了條件。(2)大力改革、完善教學方法,廣泛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積極采用多媒體、網絡等信息技術及其提供的資源開展教學和自學輔導,充分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教師的指導作用,努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對已有的課程大綱、教案、課件、習題集等初稿進行修改和完善,在具體具備的時候編寫一部適合我校學生使用的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4)加大經費投入,改善教學條件。希望學校、院、系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教學基本建設的投入,優先改善課教學所需的多媒體教室、視頻教學手段、圖書期刊資料等教學條件。同時滿足主講教師的培訓、學習和交流,使其業務水平不斷提高。
總之,課程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們必須發揚求真務實和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切實把西方經濟學說史課程建設抓出實效,確保教學質量不斷提高,以滿足高等教育的發展和新時期對經濟學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需要。
參考文獻:
[1]設有經濟思想史專業研究生院:網易教育頻道[EB/OL].http://education.163.com/edu2004/editor-2004/kaoy-an/040726/040726-147925.html.
[2]各大院校經濟思想史課程介紹,如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史與經濟思想史教研室簡介”[EB/OL].http://e-con.pku.edu.cn/xszx/ingji05.htm;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全校、全院必修課程一覽表”[EB/OL].http://econ.pku.edu.cn/un-dergraduate/class01.php.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重點學科名單(2007年批準).[EB/OL].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 tablename=1299infoid=35571.
[4]Peter Wynarczyk,“Austrian Ecnomics and the Post-Autstic Economics Challenge”,post-autistic eonomics review,issue no.18,Febrary4,2003,article5.(http:www,btinter.com/-pae-news/review/issue18.htm.
[5][英]霍奇遜.20世紀的經濟學:失去機會的世紀[EB/OL].中國政治經濟學教育科研網.[責任編輯 陳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