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素質是指利用大量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資源使問題得到解答的技術和技能。信息素質作為信息化條件下一種新的專業素質,對于我們更好地培養和全面提高政工干部自身的綜合素質,做好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政工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政工干部在培養信息素質的過程中,要樹立強烈的信息意識,了解豐富的信息知識,獲得較高的信息能力并且培養自己良好的信息道德觀。
關鍵詞:政工干部;信息素質;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能力;信息道德
中圖分類號:D2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2-0215-02
信息是現代社會的寶貴資源。當今世界,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的發展,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國際政治、經濟、文化關系。信息化已成為當代科技革命、社會變革最重要的推動因素,實現信息化,不僅對確立中國經濟建設的戰略目標、發展思路、具體步驟提出了科學要求,而且對人才培養、人才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一方面,為我們掌握干群思想脈搏提供了便利的通道,有助于我們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另一方面,也使各種不良思想的滲透、擴散變得更加容易和簡便。目前,干群的信息需求明顯增強,但隨之也出現了信息焦慮日盛、價值取向多元、人際關系疏離、文化沖突加劇、失泄密增多等問題,這就迫切需要政工干部努力提高信息素質。
先進的信息觀念。信息素質(InfomationLitercy)是人類的素質結構中新的組成部分。最早提出這一概念的學者是美國信息產業協會(IIA)主席保羅·澤考斯基(Paulzurkowski),1974年他在美國全國圖書館與情報科學委員會上首次提出信息素質一詞,并概括為“利用大量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資源使問題得到解答的技術和技能”。進入20世紀90年代,人們對信息素質的認識逐漸深入到人的整體素質的層面,認為“在信息社會中信息素質是人們認識、利用和創造信息的品質與素質,是人的傳統文化素質的延伸和拓展,是人們整體素質的一部分。”
信息素質作為信息化條件下一種新的專業素質,與政工干部其他方面的素質有著密切的聯系,弄清楚它與其他素質的相互關系,對于我們更好地培養和全面提高政工干部自身的綜合素質,做好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政工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信息觀念在信息素質中居于先導地位,它關系到政工干部對政治工作信息的接受和理解。具體來說,政工干部的信息素質是指政工干部對信息的認識以及在政工工作實踐中形成的對信息價值的總體把握。比如,對待信息技術和信息工具的觀念;政工干部如何看待信息技術,如何認識信息網絡的功能作用,是衡量其信息觀念先進與否的一個具體標準。據了解,在許多政工干部看來,互聯網和各種局域網既是一種新的認識工具,又是一種新的交流工具,還是一種新的生產力;政治工作只有同網絡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產生新的生機和活力。但是也有部分政工干部對信息技術有一種神秘感,覺得復雜難學,對信息網絡提不起興趣。這就是信息觀念上的巨大差異。因此說,政工干部先進的信息觀念,本質上是在尊重知識、崇尚科學、終身學習、勇于創新的基礎上,樹立起來的“信息就是資源”、“信息就是財富”、“信息就是發展”的信息價值觀。
強烈的信息意識。信息意識是人們在信息活動中產生的認識、觀念和需求的總和。信息意識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能認識到信息在信息時代的重要作用,確立信息時代重視知識、終身學習和勇于創新的一些新觀念。政工干部必須牢固樹立信息就是工作資源的觀念,信息就是政工干部工作效益的觀念,信息就是做好政治工作的信心的觀念和信息就是市場經濟的觀念。二是對信息有積極的內在需求。政工干部必須把對信息的這種需要自覺地轉化為信息的獲取行動,才能適應社會信息化的發展。三是對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政工干部必須能夠迅速有效地掌握有價值的信息,發現信息的隱含意義,并善于把信息與自己的實際工作、生活、學習聯系起來,善于從信息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政工干部的信息意識表現為對信息是否具有特殊的吸引力、敏銳的感受力和持久的注意力,簡言之,就是政工干部對信息的敏感程度。政工干部強烈的信息意識,首先,表現為能夠敏銳地感受社會信息的變化對政治工作帶來的有利和不利影響。無論當前還是未來,我們都生活在被信息包圍的社會里,圖書、報刊、影視以及各種網絡,每天都有成千上萬比特的信息向我們傾瀉而來。如果政工干部具有強烈的信息意識,就會積極主動地挖掘、收集、利用有利于政治工作開展的各種信息;敏銳地發現別人尚未注意到的信息,迅速而準確地找到事物的本質、問題的癥結;善于從司空見慣的信息中看到差異,并能迅速選擇和捕捉,達到發現早、挖掘早、效率高的境界。其次,表現為對政工信息的關注。政工干部要像吃飯穿衣一樣,每天都要讀一讀報紙,看一看新聞,聽一聽廣播,瀏覽一下網絡,形成一種習慣性傾向,并且主動與自己所關心的問題、需要解決的問題聯系起來思考,從而更好地開展政治工作。
豐富的信息知識。信息知識是指與信息有關的理論知識和方法。信息知識是信息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傳統文化素質。即讀、寫、算的能力。進入信息時代以后,盡管讀、寫、算的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它仍然是人們文化素質的基礎。信息素質是傳統文化素質的延伸和拓展,在信息時代,政工干部必須具有快速的閱讀能力,才能有效地獲取有價值的信息。二是信息的基本知識。包括信息生產知識、信息傳播知識、信息管理知識、信息法律知識和對信息、信息化的性質、信息化社會及其對人類影響的認識和理解,信息的方法和原則等等。三是信息技術知識。包括信息技術原理、信息技術的作用和計算機知識、網絡知識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未來等。四是外語知識。信息社會是全球性的,互聯網上的信息90%是英語,要想知己知彼,加強交流,必須至少掌握一門外語。
政工干部的信息知識,是政工干部對信息基本常識的了解,對各種政治工作信息源以及信息檢索工具、檢索方法等方面知識的掌握。信息知識是信息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知識掌握程度的豐富與否,關系著政工干部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的強弱。因此,政工干部掌握信息知識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一是對信息概念能正確地理解和應用,對信息技術的發展和變化能有一定了解,對信息文化的影響與走向有所把握等。特別是對信息網絡文化要能正確理解,理解信息網絡文化知識是依附于現代科學技術的,是多媒體技術的一種現代層面的文化。二是要掌握信息網絡技術常識,主要包括信息網絡技術的基本名詞術語、技術功能、特點以及構成、應用等等。
較高的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指人們有效地利用信息設備和信息資源獲取信息、加工處理信息以及創造新信息的能力。政工干部的信息能力分為直接信息能力和相關信息能力兩大類。直接信息能力主要包括:信息獲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處理能力、信息反饋能力、占領信息陣地的能力、保證信息安全的能力、開展信息斗爭的能力、信息開發與創新能力等。相關信息能力是與信息相關聯的從事其他各項活動的一般能力,包括語言能力、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等。
政工干部的信息能力是政工干部在從事政治工作實踐活動中所應具備的、對于政治工作信息的搜集、理解、分析、處理的能力。它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信息獲取能力。政工干部要建立并掌握自己常規的信息渠道,善于開發新的政工信息資源,并能及時、準確、全面地獲取所需的信息。比如,政工干部要了解信息網絡上有哪些關于政治工作的站點、網頁、欄目,通過哪些方法和渠道才能迅速地進行查找與瀏覽,如何下載和保存這些信息等。二是信息選擇能力。信息時代,人們每時每刻都面對著滾滾而來的信息,信息垃圾、信息干擾、信息焦慮難以避免。政工干部必須學會對其進行篩選和分類,以達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為我所用的目的;學會準確無誤地識別、理解所遇到的信息的含義,正確判斷所搜集到的信息的價值和意義,全面把握所獲信息對政治工作的影響等。三是信息預測能力。這是一種較高層次的信息能力。它是指政工干部在現有信息的基礎上對未來的推斷和預見。信息預測能力其實是對信息理解程度的一種能動反映,是在獲取信息的基礎上,對事物發展的理性判斷。四是信息處理能力。信息處理能力 主要是指對信息的加工、開發、傳輸、存儲、調閱和吸收等能力,即對所感知、獲取和選擇的信息加工深、開發新、傳輸快、存儲厚、吸收廣和調閱方便。具體來講就是能對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整理排序、歸類處理,充實政治工作數據庫;能對這些信息的意義與可靠性有進一步的認識,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和措施。五是信息運用能力。獲取、選擇和處理信息的目的是為了運用。信息運用能力是各種具體信息能力的綜合體現,是指政工干部在獲取和處理信息的基礎上,把自己的思想和見解融入其中,并通過恰當渠道,以他人容易理解的方式,將這些信息傳遞給他人,與他人進行交流、共享的能力。
良好的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指人們在獲取、利用信息過程中必須遵守的信息道德思想,信息道德原則,信息道德的手段和途徑。政工干部的信息道德是指在信息的獲取、利用、制造和傳播過程中應遵守的道德倫理規范,主要包括遵守信息法律法規、信息保密道德、網絡行為道德、合作發展道德、倡導道德自律等。
良好的信息道德是指政工干部在獲取和使用信息過程中,應遵循一定的倫理規范,不得危害社會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能自覺保護他人的知識產權、隱私權等,也不得向所屬人員傳遞各種不良信息。政工干部的信息道德關系到其信息素質發展的正確方向。當前,信息傳播媒體多種多樣,有廣播、電視,也有自由度較大的各種網絡;有政府主辦的各種媒體,也有各種類型的書報雜志。媒體的多樣性使信息傳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帶有一定的主觀偏見,虛擬空間交流的隱蔽性也可能伴生一定的無政府狀態,如果沒有一定的道德約束,就很容易使人們在享受信息網絡技術帶來的便利的同時,產生一些與先進的倫理道德相悖的現象。這就對政工干部的文明程度、道德責任感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這個意義上講,良好的信息道德是政工干部信息行為正確的重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