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變胖了,體形好難看。”很多新媽媽常常會發出這樣一種無可奈何的感嘆。那么,生孩子是否真的會促使女性發胖呢?
在我國,人們習慣地認為,生育會妨礙母親的體形。還有很多人認為,只要不生孩子,體形就不會發生改變。其實,在20世紀90年代就有研究證明,那些生育多胎的母親略有發胖趨勢,但生1~2個孩子對體形卻沒有什么影響。
就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女人生育之后發胖,主要是由于從孕期到產后的一段時間當中,飲食能量和體力活動失去平衡的緣故。
懷孕8個多月的準媽媽麗艷告訴我說,她現在的體重已經達到80公斤,比孕前胖了25公斤,走起路來都像個鴨子了。其實,對于健康女子來說,孕期體重增加10多公斤比較好。胎兒過大,母體過胖,不僅增加母親將來患上各種慢性病的危險,而且會讓未來的寶寶也增加肥胖和糖尿病的危險。
從生理上講,懷孕婦女由于在孕期子宮增大,腹肌也隨之伸展,直到腹直肌分開。產后子宮逐漸復舊,但腹壁肌肉變得松弛難以恢復,尤其是有妊娠紋的婦女,腹壁變得如同一個撒了氣的氣球似的毫無彈性可言。陰道分娩的婦女,由于分娩時胎頭下降,盆底肌肉受壓牽引超過限度,發生盆底筋膜裂開,托力減弱,陰道變得松弛。
同時,由于孕期為了孩子的營養需求,孕婦不斷攝入各種高熱量食品,從而引起體內脂肪堆積,體形發胖。很多新媽媽產前受到全家的過度呵護,想吃什么吃什么,家務不用做,單位換輕活;產后天天喝雞湯吃豬蹄,有雙方老人幫忙看孩子,還要請個保姆,基本上沒什么體力勞動,又不進行體育鍛煉,如此怎能不發胖呢?
不過,新媽媽們大可不必為此煩惱,只要堅持做產后鍛煉,想恢復體形也并非不可能。對準媽媽來說,遵循以下忠告,有助于產后盡快恢復苗條的形體:
產前多走路,多爬樓,常常做些下蹲動作和收腹動作,加強腹、臀、骨盆肌肉的力量,為自然分娩做準備。
盡量自己生寶寶,如無特殊必要,不要選擇剖宮產。因為自然分娩不僅有利于寶寶的健康,而且能讓母體盡早恢復活動能力。這樣就能避免產后一個月都躺在床上,造成肌肉萎縮、脂肪堆積的后果。
如果體重增加較多,月子里不要多吃油膩。因為身體已經在產前儲備了至少6公斤的脂肪用于哺乳等消耗,不必擔心脂肪不足的問題。哺乳期更需要的是鈣和B族維生素,加上足夠的蛋白質和鐵。比如說,喝雞湯可以,但可以撇去上面的油;吃牛肉可以,但不要選擇肥牛;喝豬蹄湯可以,但沒必要拿豬皮當飯吃;吃雞蛋可以,但不要吃炒雞蛋,多吃煮蛋蒸蛋即可。
多吃些粗糧豆類煮的粥,對增加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好處,同時也幫助預防產后很容易發生的便秘問題。用它們來替代一部分精白米精白面主食,還有利于降低體重。
多吃少油蔬菜。做熟的蔬菜對產婦有益無害,三餐不要光吃魚肉蛋類,多吃些燉煮蔬菜,有利于預防月子里體重過度增長的問題。
自己哺乳,可以盡快地消耗體內儲備的脂肪,恢復體形。對寶寶來說,這也是母親給他的最大健康饋贈,必將令他受益終生。
體能恢復之后,盡量自己照顧孩子,以增加體力活動。在家時盡量減少坐著不動的時間。
當然,心理因素也是不可忽視的。所有的新媽媽們,一定要告訴自己,生育并不是好身材的墳墓。千萬不要用生孩子作為借口來原諒自己的懶惰習氣和錯誤飲食習慣。只要自己努力,產后,練就一個健康漂亮的媽媽并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