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電子商務,將無商可務。盡管轉型的難度猶如“大象跳舞”,但面對電子商務市場的迅速崛起,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開始勇闖電子商務。黑牡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早在80年代初,黑牡丹集團就開始專業生產牛仔布面料,并成為Levis、蘋果國際等頂級牛仔品牌的首選供應商。作為牛仔面料供應商,黑牡丹很成功。但是,面對牛仔品牌服裝的市場需求,配合黑牡丹集團的5年戰略規劃,黑牡丹集團下定決心創造屬于自己的電子商務服裝品牌。
2008年,黑牡丹集團開始籌備品牌建設工作,經過前期市場調研、品牌規劃,2010年1月18日,黑牡丹首個電子商務品牌ERQ誕生。ERQ定位為中國第一家M2C牛仔褲品牌,它在中國的誕生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三大優勢。天時:經濟危機讓企業認識到單靠勞動密集型外貿加工將更加舉步維艱,政府從產業的高度開始支持自主品牌的建設。地利: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牛仔褲的產業鏈,服裝物流業、信息化已經高度發達,ERQ從自有生產線到遍布全球的設計師資源,都具備了創建品牌的有利條件。人和:消費者已經開始接受品質、時尚、服務等服裝選購要素,不再單純迷信國際品牌。
在進軍電子商務前,黑牡丹就認真分析了目前國內牛仔品牌現狀:無一個被國際市場認可的牛仔品牌。期間有不少國內牛仔生產商進行品牌運作,但未能在中國市場中占領一席之地,相反,中國制造的洋品牌在本土卻大行其道。但國內品牌現狀不能代表民族自創品牌就能100%成功,自身所具有的資源優勢也是品牌成功的關鍵之一,黑牡丹集團旗下電子商務品牌ERQ牛仔褲首席執行官李東臨認為,“在一個全球牛仔褲生產基地之一的常州,有著很好的資源優勢,這里有幾十年的牛仔面料加工、成衣加工制作的優良傳統和經驗,有大量技術熟練經驗豐富的技術管理人員,有已建立起來的全球牛仔市場網絡,更有大量的國際設計師資源,放棄這么好的資源,是對資源的浪費。”所以,黑牡丹勇闖電子商務這一關是志在必得。
2010年3月28日黑牡丹集團首個成衣品牌ERQ正式上線運營,與此前傳統企業進軍B2C不同,黑牡丹針對市場與自身的情況,大膽提出了自己的品牌建設和渠道突圍模式——M2C概念。M2C是生產廠家(manufacturer)直接對消費者(consumer)提供自己生產的產品或者服務的商業模式。這一模式的優勢在于,它直接合棄了所有的中間商,在擁有自有工廠、生產員工和設計研發隊伍的情況下,對產品質量、庫存調節以及新品開發嚴格把控,將產品從車間直接送到消費者手里。
“這種做法遠比服裝品牌OEM的電子商務化要風險小得多,更利于一個品牌的長期建設。”李東臨說。在他看來,ERQ的M2C模式不僅僅是一個概念,它的核心是工廠和消費者之間的價值取向是否相一致。B2C的大潮中,很多商家被無情淘汰,原因就是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達不到消費者的期望值;而M2C銷售模式讓交易更為真實、誠信、可靠,更便于消費者與品牌之間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品牌忠誠度。除此之外,ERQ有著其他電子商務平臺無法企及的獨特優勢:七十年牛仔面料及成衣歷史和經驗,擁有一套完善健全生產制作流程和制度,先進的廠房設備,20多條德國、日本進口的世界頂級生產線,獨立的品牌設計室,數十位國際知名服裝設計師,一批技術過硬的技術、生產、跟單人員,豐富的外部資源,智能化的倉儲管理系統,以上硬件和軟件的優勢,足以保證ERQ產品的品質、生產進度和成本控制。
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運營,ERQ的市場反響極好,高質低價、全場免郵,免費原廠修改褲長……贏得了不少消費者的稱贊。
獲得稱贊不是ERQ人用心經營的最終目的,有一天能夠打造自己的品牌,打造民族牛仔品牌,這才是黑牡丹這家國有上市企業的最大理想。黑牡丹集團榮元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林衛平對記者如是說:首先我們是要做一個品牌,讓中國人也能享受低價帶來的高幸福指數,其次我們選擇了M2C的網銷模式,就是為了和消費者進行零距離的溝通。只有走出這一步,我們牛仔褲的外貿企業才能從網上走到網下,從而與國際品牌抗衡。ERQ首席執行官李東臨也特別強調:“我們借助電子商務模式,利用網絡平臺作為銷售渠道,我們的核心工作依然是打造我們ERQ的服裝品牌。這是我們與目前互聯網上的購物平臺最大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