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企商業化標志著其交易與管理理念的根本轉變,而其特殊的身份與地位也使得中國社會的電子商務因央企的加入而從此走上社會結構和交易方式的 革新道路。
于1999年成立的B2B網站阿里巴。巴開創了中國電商的歷史紀年,盡管這一時期的電商還只是星星之火,卻因其本身相較于傳統交易方式而具有的巨大優勢贏得了從政企到民間有識之士的青睞和歡迎。應時而生
2000年,當中國民間還只有阿里巴巴、中國化工網等幾家零星的電商網站存在的時候,中國部分大型央企就已預見到了電商的巨大革命性與生命力,將其傳統的交易業務搬到了網上。2000年8月15日中國石化電子商務工程建成并投入運行。中國石化電商工程是中國石化總部、各分公司與客戶、供應商實時互動的大型132B網站,集網上銷售、采購、電子交易于一體,其下有兩個渠道,即物資采購網站和石化產品銷售網站。
2002年lO月,身為國資委央企的中國民航信息集團公司成立,其主營業務是面向航空公司、機場、旅游企業等,提供航空旅游電子分銷、航空貨運數據處理、互聯網旅游平臺等業務。其中的電子客票系統成為中航信電商系統的主題內容,該客票系統采用IATA標準,由核心交易系統、中間件系統和開放平臺系統三部分組成,主要是向航空公司提供產品規劃、銷售、結算、運輸和服務整合的服務。它不僅能夠完全實現傳統支票的所有功能,而且在訂票、離港、結算等方面更加安全和快捷。短短幾年內,電子客票系統已經迅速占領航空公司和機票代理機構的電腦客戶端。從2002年深圳航空公司上線B2B電商網站到2007全部實現國NBSF票電子化,與航空公司的合作記錄了中航信電商系統不斷完善的過程。截至到目前,已經有26家航空公司使用這一電子客票系統,11家航空公司使用其提供的B2B和B2C:等電商網站的托管服務及解決方案。2008年,在此電子客票系統中,共銷售客票達15758.27萬張。
央企上線電商,除了受到國內信息化風潮的影響。主要的原因還在于,央企幾十年的發展中,許多弊端已經暴露并且愈發難以克服。央企多占據著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如:水利、電力、銀行、航空等,在整個社會的生產生活中占據極重要的位置。然而,經過幾次改革的央企仍然存在一定問題:他們一方面享受著國家的巨額財政撥款,一方面則因機構龐大、人員冗多、組織復雜、并多采用下屬企業多頭對外、分購分銷的模式,導致企業內部信息割裂、整體作用發揮不出來。因此,央企普遍存在生產和銷售效率低下、管理落后和利潤低薄等問題。同時,前蘇聯因“休克療法”而元氣大傷、至今未愈的前車之鑒使得央企不敢輕舉妄動,一直在改革之路上小心摸索,卻仍避免不了成為國家財政吸金石的命運,幾近成為社會的負擔。但是,電商出現了。當央企遇見電商,不僅央企的一些痼疾終于得以解決,而且央企本身所具備的優勢也乘著電子商務的東風充分發揮了效力。
央企借力電商騰飛
根據產品性質,央企上線電商多采用B2B形式。一般情況下,B2B電商平臺的主要功能是采購管理、銷售管理、供應商與客戶管理、報表管理、業務監控、信息查詢與分析等。對于組織機構復雜、分公司林立的國企來說,電商最大的貢獻在于提供了集中與統一的理念和管理模式。打個比方,電子商務平臺好比一座商廈,央企將其生產的各種產品集中在商廈里展出,對口客戶只需來此,就可找到他想要的物品。這種統一包括營銷政策的統一、市場開拓的統一、銷售業務的統一、物流優化的統一及品牌戰略的統一。其作用在于改變了央企下屬企業各自為戰的局面,實現了在統一的電子商務平臺上的購銷合作和整體對外。因此,生產、銷售以及溝通成本大幅降低,效率則大大提升。據悉,中國石化自上線物資采購電商網站和石化產品銷售電商網站以來,網上采購成交規模以年均60%的速度增長,其中2008年實現在線采購金額1612億元,網上注冊供應商從300家漲到20045家。中國石化生產建設所需的大宗重要、通用物資已經全部實現網上電子化采購。而在石化產品銷售電商網站上,每天平均登錄5000人次,日均生成訂單2000多個。石化產品80%實現了在線銷售。截至2008年,電商網站共為中石化累計節約采購資金223億元。
寶鋼自電商上線以來,收入逐年翻番,2008年寶鋼營收2468.39億元,利潤總額238.13億元,其中大部分交易的實現均來自于網上。寶鋼能夠連續六年進入世界500強,電商實在功不可沒。而對于中航信的電子客票系統,采用IATA標準可為航空公司單張電子客票節約5-6美元。2002年,深圳航空公司在內的幾家航空公司出票量為5.7萬,節省資金總額200萬元。而到2008年,該系統得以廣泛應用后,共為航空公司出票15758.3萬張,節省資金總額為551500萬元。
電商革了傳統理念的命
中石化、中航信和寶鋼等央企在上線電商后贏收的瘋長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經濟事件,它體現了國企在轉型時期的一種重要的規律和現象。從根本上來說,一種代表趨勢的先進技術將會顛覆舊社會,重組新社會。從蒸汽機時代到自動化時代再到信息化時代,莫不如此。因此可以說,電商是一種理念一種思想、一種模式、一種生活。社會是因人的交易而結構和存在的,信息化的出現使得交易在網上得以實現,央企自然也不例外。
有了理念上的變革,制度上的變革才不會成為無源之水,而其他的變革也就相應地水到渠成。如:變革了傳統的交易模式、規范了各種業務從而得以打造陽光工程、實現了交易信息的快速傳遞和廣泛共享、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費用。而之前積累的客戶資源及大宗商品交易規模使得央企在電商化后,其價值被數倍放大。
央企在行業中、社會上都處于龍頭位置,搭上電商快車之后,其對于行業的意義在于它推進了以央企為龍頭的核心產業及產業鏈的形成與發展;其對于社會的意義在于為其他欲上線電商的央企提供了一個可資借鑒的經驗與啟迪。如果央企能夠借助信息化和電商改制成功,則央企將從國家財政收入、行業規范、社會穩定以及人們生活的富裕等方面造福社會。
盡管央企從沒停止過對已上線電商系統的更新與升級,但仍然面臨著來自于自身不足的威脅及行業的挑戰。比如:電商的理念在央企內部并未得到足夠重視和徹底普及;央企自身的層級制、部門化影響了網站信息的集成,從而影響了企業級的信息共享;而央企B2B電商網站目前還未實現在線支付的功能,因此也就不能體現出作為平臺的便捷優勢,而在B2B網站里,目前只有阿里巴巴一家實現了在線支付。
因此,只有不斷建設和完善以產業鏈為基礎的電商平臺,積極推進傳統行業與電商的融合,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平臺在支持央企與合作伙伴雙贏合作、提高市場敏感度和透明度、加快市場響應速度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央企這只鷹隼才能真正地笑傲長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