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2010年1-8月醫藥
制造業仍保持快速增長
日前,發改委發布了2010年1-8月份醫藥制造業行業數據。數據顯示,2010年1-8月醫藥行業收入、利潤均維持快速增長。2010年1-8月醫藥制造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5.69%,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4.71%,增速較2010年1-5月份略有放緩,但仍然保持較高增速,符合預期。
此次醫藥制造業仍保持較高增速與中藥飲片和生物生化制品的帶動有關。其中中藥飲片的利潤增長30%以上,正式實施的2010年版《中國藥典》也首次確定了中藥飲片的國家標準。這樣,中藥飲片的生產企業特別是龍頭企業如康關藥業將明顯受益。
而在生物生化制品方面。其利潤總額也上升了30%以上,但毛利率及三項費用率卻較2010年1-5月有所降低。隨著醫藥行業利好政策相繼出臺,將對醫藥行業中的相關上市公司帶來利好??得浪帢I、華海藥業、云南白藥、九州通、太極集團等都將顯著受益于政策的扶持而出現較大增長。相信未來醫藥行業還會保持目前這種較快的增長速度。
(來源:浙江醫藥行業協會)
中國國際生物醫藥
產業發展峰會召開
日前,中國國際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峰會在杭州召開,這是國內外生物醫藥產業的一次盛會??萍疾恐袊锛夹g發展中心主任王宏廣、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理事長楊勝利、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全國醫藥外包服務協會副理事長白慧良等出席開幕式,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長沈堅,美國舊金山市副市長詹妮弗到會致辭。
本次峰會由杭州市政府聯合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全國工商聯醫藥業商會以及全國醫藥技術市場協會CRO聯合體等單位主辦。大會主題為“生物醫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與跨越”,意在為國內外醫藥行業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搭建交流合作的平臺,促進中國及全球生物醫藥產業的蓬勃發展。
來自葛蘭素史克、默沙東、拜耳、先聲藥業、華海集團、上藥集團和恒瑞藥業等眾多國內外知名醫藥企業高層以及中國科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軍事醫學科學院和北京大學等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等,在峰會期間作了80多個主題報告。大會吸引了國內外500多位來自業內不同領域的嘉賓參加。
(來源:杭州日報)
上海市科委、發改委下發
《2010年度第一批生物
醫藥產業化項目的通知》
為進一步落實上海市市委、市政府發展高技術產業發展的戰略部署,落實上海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推進大會的精神,上海市科委、發改委于2010年4月發布了《上海市高新技術產業化2010年度生物醫藥產業化項目申報指南》,征集并評審了一批項目。根據專家評審意見和項目成熟度,日前,上海市科委、發改委下發了《2010年度第一批生物醫藥產業化項目的通知》,確定上海微創骨科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脊椎植入物的研發和產業化”等27項項目列入2010年度第一批生物醫藥產業化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以下項目)。
(來源:慧聰網)
中國醫藥集團在湖北投資50億元
日前,湖北省政府與中國醫藥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中國醫藥集團將在湖北省投資50余億元,打造醫藥研發、生產、流通和綜合服務等平臺。
中國醫藥集團著重在湖北省打造醫藥研發與設計、醫藥與醫療器械制造、醫藥流通和綜合服務等多方面平臺,構建集醫藥綜合服務于一體的現代制藥與物流體系湖北集群。
此外,上海醫工院也與武漢光谷生物城簽訂協議,將在光谷生物城設立中國醫藥工業研究總院光谷分院,聯合培養人才和科技攻關。
(來源:楚天都市報)
復星醫藥擬出資1.22
億元增資北京金象大藥房
上海復星醫藥集團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上海復星醫藥投資公司擬出資1.22億元對北京金象大藥房進行增資。其中2 222.22萬元認繳金象大藥房新增的注冊資金,其余1億元計入金象大藥房資本公積。本次增資完成后,上海復星醫藥投資公司對金象大藥房的直接持股比例將由5%上升至55%。
(來源:網易財經)
華北制藥新頭孢項目投產
日前,華北制藥集團新頭孢項目投產、新制劑項目開工奠基。新頭孢項目全部投產后年銷售收入將達80億元、利稅13億元,相當于再造一個新華藥。
華藥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王社平表示,新頭孢項目是華藥投資規模最大、建設周期最短、品種規格最全、技術裝備最優的項目。開工的新制劑項目優選聚集了28個市場潛力大、發展前景好、盈利能力強、經濟附加值高的優勢品種,建成后將全面提升華藥的綜合實力,從根本上擴大產品集群,優化產品結構,延伸產業鏈條,促進產業升級。
華藥作為業內同時擁有抗生素3大母核的生產企業,依托傳統的微生物發酵優勢,憑借配套的無菌原料藥和制劑形成了完整的頭孢產業鏈及豐富的頭孢產品群。產品涵蓋4代頭孢所有主導產品。
另據介紹,新制劑項目建成投產后,將為華藥搭建起集凍干劑、小容量注射劑、片劑、膠囊劑、軟膠囊劑和顆粒劑等劑型齊全、生產規模超百億元的現代化制劑生產平臺,使華藥的產品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
(來源:新華社)
醫改與監管
國家食藥監局對做好藥品再
注冊審查審批工作再作補充
為進一步做好化學藥品和多組分生化藥注射劑再注冊工作,經對各省局注射劑再注冊進展情況及其反饋意見進行分析研究,結合《關于發布化學藥品注射劑和多組分生化藥注射劑基本技術要求的通知)(國食藥監注[2008]7號)申相關要求,日前,國家食藥監局印發通知,對(關于做好藥品再注冊審查審批工作的通知》(國食藥監注[2009]387號)再作補充。
通知強調,各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對再注冊批件中要求企業限時完成相應工作的品種應及時進行匯總上報國家食藥監局,并在批件規定的時限內跟蹤和督促企業按時完成相應工作。逾期未完成的,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企業交回再注冊批件并暫停生產,同時將意見上報國家食藥監局,由國家食藥監局在網站上予以公告。國家食藥監局根據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意見可發出不予再注冊的通知。
(來源:國家藥監局網站)
基本藥物政策恐將調整
基本藥物政策恐將面臨一番新的調整。接近發改委的人士透露,國務院醫改辦正在研究調整基本藥物政策,這意味著基本藥物制度有重大調整的可能。
知情人士透露,調整基本藥物制度的原因與零差率推行困難有關。盡管2010年在60%地區完成零差率的計劃正在努力落實中,但與此同時,已經執行零差率的30%的地區出現了倒退的現象。
據參與國務院基本藥物政策調整的央企人士透露,基本藥物政策調整不可避免,很可能會回歸原來的設計,即定點生產、定點配送。
(來源:慧聰網)
全國藥檢系統將聯網
監督基本藥物質量
由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牽頭組織的“基本藥物質量信息平臺”項目日前進入網絡建設階段,該項目將建設覆蓋全國各級藥檢所的基本藥物質量監督專網,以實現基本藥物檢驗數據的交流和共享。
據介紹,通過對全國藥檢系統信息化建設情況的前期調研,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組織編寫了《基本藥物質量信息平臺建設項目實施方案》。目前該項目已進入網絡建設階段。預計將于2011年上半年完成“基本藥物質量信息平臺”的網絡集成、初驗、試運行與終驗。
平臺建設完成后,不僅可以加強基本藥物質量監督工作,還將統一全國藥檢系統的辦公網絡平臺,實現藥品檢驗數據資源和業務應用平臺共享,推動藥檢系統的信息化建設,提高藥品檢驗業務管理的質量和水平。
(來源:中國創新網)
醫藥瞭望
全球仿制藥市場迎來歷史機遇
日前,國信證券發布報告稱,目前全球仿制藥市場適逢“黃金時期”,未來增速遠高于藥品整體市場。
全球原料藥的產業轉移已基本完成,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原料藥生產國與出口國。中國制藥企業面臨全球仿制藥市場蓬勃發展和全球“研發和制劑”全面大規模轉移的歷史性發展機遇,有望參與井分享規范市場制劑的高容量和高盈利,實現向全球通用名藥企業的轉型。
報告認為,海正藥業已步入“產業升級”收獲期,有望帶來業績爆發式增長;華海藥業大規模承接合同定制可期;恒瑞醫藥向創新藥升級,同時推進通用名藥美國FDA認證,以實現產業升級;海普瑞獨特和領先全球的工藝及高品質產品成就全球肝素原料藥龍頭,繼續分享訂單轉移帶來的高增長。
(來源:國信證券)
中國抗多藥耐藥菌
納米抗菌劑研究取得進展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納米生物效應與安全研究室蔣興宇研究組的趙玉云博士及其合作者,將本身無活性的嘧啶類藥物前體小分子修飾于金納米顆粒,使其顯示優良的抗菌活性。它們對臨床分離的多藥耐藥革蘭陰性菌和實驗室標準的敏感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即納米顆??梢岳@過細菌的抗性系統而發揮作用。
進一步研究表明,納米顆粒通過結合細菌細胞膜上的鎂離子破壞細胞膜的結構,造成細胞內容物泄露,細菌死亡。與現有抗生素相比,這種納米顆粒很難誘導細菌產生耐藥性。同時,納米顆粒對人原代細胞的生理活動無顯著影響。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在近期的(美國化學會志》上。
細菌耐藥性的發展已經非常普遍,新藥的缺乏導致高死亡率。尤其是耐藥性革蘭陰性菌,造成了世界上近2/3的細菌感染者死亡,特別是近年來能抗拒所有抗生素的菌株的多次被發現,所以開發新藥迫在眉睫。利用納米技術直接活化藥物前體小分子,拓寬了藥物篩選范圍,簡化了藥物合成步驟,減少了環境污染。這種抗菌策略具有潛在的藥物應用價值。相關的體內抗菌活性評價和生物安全性研究正在進行之中。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基金委員會、中科院和科技部的支持。
(來源:國家納米科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