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兩會上,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率先在國內提出“全產業鏈”商業模式,讓中糧站在輿論的中心。
今年初,寧高寧發文詮釋,“中糧的全產業鏈模式首先是一種經營思想和理念,是由企業自身的實際而來,也是一種戰略,一種目標,一種選擇。”
隨著五谷道場、蒙牛等民營品牌相繼加入中糧大家庭,中糧業務單元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擴展。如何實現各產業鏈條上的縱向和橫向協同效應、相互支持,正考驗中糧管理團隊的智慧。
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中糧集團總裁助理、生化能源事業部總經理岳國君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全產業鏈食品企業的建立,是一個過程,而且這個過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在往前走的過程中,會不斷遇到這種或那種困難,遇到困難就解決困難,所謂暢通就是我們能往前走,但不能說沒有困難。”
家族的壯大
日前,中糧集團全新實時互動交際游戲“中糧生產隊”正式上線,其每一款產品從最初的田間種植到工廠加工、倉儲、運輸,乃至最終到餐桌的一條產業鏈的完整過程巧妙融入其中,以娛樂的方式傳遞中糧全產業鏈體驗式營銷全新模式。
岳國君表示,中糧現在提出做全產業鏈的食品企業,核心有二:一是我們希望給消費者是一個全程可追蹤的安全食品,“從田間到餐桌”,無論是番茄醬、葡萄酒,這些都是可追蹤的,包括我們的面粉、大米都是這樣。二就是通過這些產業鏈的整合,把整個價值鏈串起來,然后使成本能夠低降,價值得到提升。
作為國內最大的綜合食品糧油加工貿易企業,中糧從糧油食品貿易加工起步,已建立起相關多元化的發展模式,從農產品原料、糧油食品、番茄果蔬、飲料、酒業、糖業、飼料延伸至生物質能源發展、地產開發、酒店經營和金融服務等業務領域。
目前中糧集團擁有中國食品(0506.HK)、中糧控股(0606.HK)、蒙牛乳業(2319.HK)、中糧包裝(0906.HK)4家香港上市公司,中糧屯河(600737)、中糧地產(000031)和豐原生化(000930)3家內地上市公司。
在寧高寧提出全產業鏈后,為了盡快實現中糧“全產業鏈”戰略,從2009年初,中糧開始揮斥資本攻城略地,先后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張和并購。
2009年2月,正式接管陷入破產的五谷道場,踏進方便面領域;同年4月,投資40億元在北方建糧油基地,使得中糧在全國的油脂油料加工能力超過了1500萬噸; 2009年6月,推出自有品牌“悅活”果汁;2009年6月,出手20億元投資新疆林果業;2009年7月,聯合厚樸基金收購蒙牛20%股權;以其飼料產業為基礎,中糧計劃在武漢、天津耗資177億元建設生豬產業鏈。
通過上述一系列的產業整合和重組并購,中糧產業鏈條在橫向和縱向上不斷延伸。“現在這個產業鏈是往更深層次延長,往下游走,比如加工糧食,再往養殖上走,養殖再往屠宰上走,屠宰再往制品上走,制品就是一個品牌的業務了,最后種糧食種成一個品牌。”岳國君說。
岳國君表示,長城葡萄酒是中糧全產業鏈模式的例證,“從品種優選、然后土地選擇、種植、收儲、釀造一條鏈條下來,中糧實現全程控制,全產業鏈非常典型”。
在岳國君看來,一個完整的價值鏈,就是價值鏈得到優化,是資源能得到重新配置以實現良好組合。作為全產業鏈食品企業,在每個環節上,提供給消費者的是全程可追蹤的、可控的,對食品企業來說,質量就意味著安全。
全產業鏈玄機
在中糧的規劃中,打造“全產業鏈的食品企業”計劃具體將落實到打造包括稻米、小麥、玉米、油脂油料、大麥、葡萄酒、糖、番茄、飼料在內的多條產業鏈上。
寧高寧曾表示:我希望在幾大品類如酒、肉、面、油、米、飲料中,能夠逐步讓消費者感受到中糧的存在。“全”實際上是產業鏈的長度,指對鏈的控制程度。“產業鏈本身不能理解成什么都做,但做了就必須能控制,控制不了就不叫產業鏈,而且必須在自己控制之下。這是個實事求是的過程。”
不過,目前的中糧與其期望的目標還有相當大的距離。中糧集團旗下各業務板塊基本上還是處于分散狀態,不同產業鏈條上還沒有真正產生應有的協同效應,缺少相互支持。即便是處于同一產業鏈條上,由于各業務單位獨立核算,成員企業之間的支持和聯動也相對有限。
不過,岳國君并不這樣認為,他說,“外界看中糧的時候,可能是看中糧的結構圖,認為是分開管的,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業務協同還是很多的,也就是從這個意義上說,不管公司架構是什么樣的,但內部有協同的機制在,有管理的措施辦法,有考核的東西跟著,在內部能打造出一個流程。”
事實上,對中糧來說,當務之急就是,有效打通產業鏈內部以及各大產業鏈條之間的貫通,促進集團內部業務板塊以及各產業鏈條之間的信息流的暢通,發揮各產業鏈條上的縱向和橫向協同效應,實現各產業鏈條相互支持、均衡發展。因此,中糧“全產業鏈”模式的推進,將涉及到中糧內部業務單元的調整、重組。
而正是看到這一點,寧高寧表示,“全產業鏈是資產布局的鏈,是運營協同的鏈,更是組織架構和人的鏈,它要求人在組織中位置正確,要求人心相通,要求團隊目標統一,齊心合力。”
“全產業鏈食品企業的建立,是一個過程,而且這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為中糧的業務板塊,歷史上已經形成自己的商業模式。”對此,岳國君表示,現在集團從管理方式、思維的理念、內部的協同等方面的調整都已經開始。
在中糧看來,全產業鏈的商業模式,重要的環節是兩頭:上游的種植(養殖)與下游的營銷。而營銷靠的就是品牌。
正因為看到了大品牌對于消費者的影響力和對于整個產業鏈條的驅動,中糧已經把相當多的精力放在了品牌的推廣和宣傳上。福臨門、長城、金帝、“悅活”、大悅城等品牌推廣隨處可見。而且更是將其全產業鏈理念植入“中糧生產隊”游戲之中,讓消費者玩轉“全產業鏈”的同時,被中糧的品牌所“俘獲”。 (高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