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附近的公園,活躍著一支由中老年人組成的太極柔力球隊。每天早晨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在一起從事這項運動。
據介紹,太極柔力球是近年來興起的一項休閑健身活動,它主要是利用太極拳的原理,以柔克剛,以退為進,借力打力,用球拍去運球,結合各種身體翻轉的動作,使全身的經脈疏通。
太極柔力球既是一項有趣的休閑活動,也是一項全身參與的有氧運動,它能讓頸、肩、腰、腿得到均衡全面發展。人們在做這項運動時盡管肢體在運動,但肢體卻高度放松,放松的肌肉在肢體的帶動下,更像是在按摩,這樣使周身氣血流通,舒筋活絡,人體的五臟六腑、全身各關節和肌肉得到整體的協調和鍛煉,從而使人體的陰陽獲得平衡。有肩周炎和頸椎病的人很適合這項運動,能大大減輕和改善頸椎和腰部的不適。
太極柔力球運動一年四季都能做,不需要專門的場地,室內外都可以。可以一個人玩,也可以兩個人對拋,還可以多人在一起玩。在以往的體育運動中往往雙手得不到均衡鍛煉,特別是左手得不到應有的活動。而醫學證明右腦在處理節奏、旋律、音樂、圖像、幻想等創造性思維方面起主要作用,太極柔力球可以雙手持拍打球,加上圓形動作的變化比較復雜,隨機多樣,對訓練中樞神經系統機能,具有良好的作用。
如今,太極柔力球因其適合老、中、青、少多層次年齡段人群的生理與心理特征,以其趣味性、健身性等特點深受人們的喜愛。
69歲的趙先生患有糖尿病,從事太極柔力球運動有4年的時間了。以前他心率比較慢,每分鐘不足 50次,并因此安裝了心臟起搏器。自從參加了太極柔力球運動,心率達到70次以上,以前有的肩周炎,現在也好了,活動自如。
常先生說,太極柔力球運動還能加快糖代謝,降低血糖。主要是太極柔力球的動作輕松自然,柔和緩慢,趣味性強,不易疲勞,長時間持續活動后出汗加快了人體糖代謝,從而能降低血糖。常先生講,雖然運動后會出汗,但并不氣喘,糖尿病病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體力選擇運動量。
姚女士是看著別人練習才有了興趣的。剛開始還有些不適應,接球、拋球不能準確到位,漸漸地她摸到了玩球的規律,球一下子就像粘在了拍子上,就算身體轉上360度,也不會掉下來。姚女士說,其實,這玩太極柔力球與打太極拳差不多,只是比太極拳的活動量大。它一改硬性擊球方式,在畫弧、旋轉、翻身、轉體等動作中,人的周身始終保持良好的生理狀態。一般會以肩關節為軸,帶動腰部搖擺做各種弧形運動,所以能起到緩解肩部關節疼痛和腰肌勞損的作用。運動中,胳膊、手腕的動作比較多,十指在不停地轉拍,也活動了手指的筋骨。太極柔力球看似柔弱無力、輕松自在,然而力度拿捏、方位掌握均耗體力,一般練習10分鐘下來,身體就發熱有微汗;經15~20分鐘練習,就可大量排汗。
玩太極柔力球一年來,姚女士原來的肩周炎、頸痛、腰疼等毛病還真的沒了,在接拋球時,由于眼力和腦力都集中在球上,因而視力、協調、反應能力等都有所提高,“想不到玩柔力球還玩出了好身體。”
實踐證明,練習太極柔力球可以預防肩周炎,治療頸椎病;有益大腦,預防老年性癡呆;增強心血管功能,調理消化系統與內分泌系統,利于新陳代謝;強肌健肉,延緩衰老,提高機體抵抗力和免疫力,延年益壽。
太極柔力球易學易練,不受場地限制;器材簡單,物美價廉,50元左右就能買到兩個拍子、兩個球,初學者還可以買來《太極柔力球教與學》光盤(30元左右)跟著學,實在是一項集休閑、娛樂、健身為一體的好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