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之前,先回答以下問題:
1.什么是脂肪肝?
2.如何診斷脂肪肝?
3.如何預防脂肪肝?
如果答案是以下3項中的1項,說明您并不完全了解脂肪肝,請仔細閱讀本文:
1.肝臟中有脂肪了。
2.B超。
3.減肥。
編者:近年來,各類媒體的宣傳和平常人們的談論話題中,“脂肪肝”這三個字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醫院的B超室里,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問題:“醫生,肝還好吧?有沒有脂肪肝?”可見,脂肪肝已經成為關心率很高的疾病??扇羰菃枂栠@些人,或者已有脂肪肝的人,對脂肪肝有多了解,一般一兩個問題就可以難倒他。有一首歌名叫《最熟悉的陌生人》,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脂肪肝這一“最熟悉的陌生病”。
2006年某專業體檢中心對前來體檢的27864名男性的體檢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后發現,不同年齡段的男性存在不同的健康問題,30~40歲的男性血脂異常、脂肪肝的比例在1/4以上;其中,“脂肪肝”高居各種檢出疾病首位,有的單位檢出比例竟高達受檢人數的1/3。面對如此龐大的“脂肪肝”人群,普及有關脂肪肝的知識就顯得尤為重要。
問:脂肪肝是肝臟有脂肪了?
答:每個肝臟都有脂肪,超標才算脂肪肝。
人體是由細胞組成的,肝臟也是由一個一個肝細胞構建起來的器官。而在每一個細胞里,都含有必不可少的構成細胞的基本成分如蛋白質、脂肪、糖……所以每個肝細胞都會有脂肪存在,只是含量多少因人而異。目前醫學上確定的標準是:肝細胞里含有的脂肪在5%以下,被視為正常。
而脂肪肝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堆積。簡而言之,不光有“脂肪”,還得“堆積”到一定程度才能稱之為脂肪肝。一般認為,當肝內脂肪含量超過肝重的5%時就是脂肪肝;達到10%時,稱為輕度脂肪肝;達到10%~25%者,為中度脂肪肝;達到25%~50%者,為重度脂肪肝。
問:B超檢查就能診斷脂肪肝?
答:B超檢查必須結合臨床表現才能確診脂肪肝。
目前脂肪肝的診斷主要是根據B超檢查,但正像其他影像學檢查對疾病不能定性一樣,單憑B超檢查并不能診斷脂肪肝。
首先,脂肪肝分為兩種。一種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常說的肥胖型脂肪肝屬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一種類型;另外一種是酒精性脂肪肝。僅僅以第一種為例,臨床醫學認為,如果在具備下列第1~5項的同時,還具備第6或第7項中任一項者,才可診斷為非酒精性脂肪肝。
1.有易患因素,如肥胖、2型糖尿病、血脂異常,身為女性等;
2.無飲酒史或飲酒折合酒精量每周<40克;
3.排出了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病、Wilson病、全胃腸外營養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4.除原發病臨床表現外,可出現乏力、肝區隱痛等癥狀,可伴肝脾腫大;
5.血清轉氨酶可升高,并以谷丙轉氨酶(ALT)為主,可伴有谷氨酰轉肽酶(GGT)、鐵蛋白和尿酸等增高;
6.肝臟組織學有典型表現;
7.有影像學診斷依據(即B超檢查提示有脂肪肝——編者注)。
所以,單憑B超就診斷脂肪肝是不準確的,必須由專科醫生結合病史、臨床表現,比如是否有血脂異常,是否有肥胖,是否有乏力、肝區隱痛等癥狀……等等,才能下“脂肪肝”的診斷。
問:防治脂肪肝,只需減肥?
答:減肥只是手段之一,防治脂肪肝還要治療原發病。
脂肪肝并不是獨立的疾病,而是多種因素或疾病(包括營養過剩、營養不良、藥物中毒、大量飲酒、糖尿病、炎癥、妊娠等)引起的一種肝臟并發癥。所以,減肥只對肥胖型脂肪肝患者有效。
因此,若要預防脂肪肝,一方面需要堅持“減肥”,如堅持體育鍛煉、控制體重;合理飲食、避免攝入過多熱量、多吃水果和蔬菜、少吃富含動物脂肪的高膽固醇食物和含糖高的食物。另一方面,還要戒酒、不接觸肝細胞毒物、不長期服用損害肝細胞的藥物等,同時積極治療引起脂肪肝的原發病,如糖尿病、甲亢等。
防治篇:減脂是關鍵
在眾多致病因素中,膳食營養與脂肪肝關系最為密切。這是因為在最常見的兩種脂肪肝類型中,膳食因素均是其主要的致病原因。
1.肥胖性脂肪肝:大約50%左右的肥胖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肥胖癥本身就是能量、脂肪代謝異常以及脂肪堆積不均的結果,肥胖患者常伴有血脂增高、甘油三酯肝內過多堆積等。體重的增加與降低本身就與膳食營養攝入密切關聯。一旦肥胖患者體重得到控制,其脂肪肝嚴重程度也將減輕,甚至脂肪肝消失。
2.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是目前男性脂肪肝的最常見原因之一。除了攝入的酒精大部分在肝臟中代謝,直接破壞肝細胞之外,酒精本身也是高能量食物。1克乙醇可以產生7千卡的熱量,只比脂肪略低(1克脂肪產生9千卡的熱量),比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都高(1克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可以產生4千卡的熱量),而且酒中其他營養素更是微乎其微。
社會上對脂肪肝還有種誤解,認為脂肪肝是一種富貴病,只會出現在營養過剩的人群中。實際上,脂肪肝的原因并非都是營養過剩,營養不良也會導致脂肪肝的發生。長期使用饑餓方法減肥的女士、由于疾病原因長期不能進食卻又得不到合理補充的患者等,這些人群均可能發生營養不良性脂肪肝。其原因是,長期營養不良往往伴隨食物提供的蛋白質不足,而此時體內脂肪大量分解出游離脂肪酸,進入肝臟代謝。由于蛋白質不足,能將脂肪酸運出肝臟的蛋白質也就不夠,結果將導致大量脂肪酸堆積在肝臟中,久而久之就形成營養不良性脂肪肝。
因此,若要防治脂肪肝,關鍵就是“減脂”。而減脂包含兩種含義,一是減少脂肪攝入,二是減少脂肪酸在肝臟的堆積。
《快樂養生》提醒:
長期使用饑餓方法減肥的女士、由于疾病原因長期不能進食卻又得不到合理補充的患者等,這些人群均可能發生營養不良性脂肪肝。
相關鏈接
脂肪肝患者食譜舉例
早餐豆漿200毫升, 饅頭2兩(100克), 煮雞蛋1個, 涼拌黃瓜100克。
中餐米飯125克, 清蒸帶魚(帶魚125克), 番茄蘑菇豆腐羹(番茄100克、蘑菇50克、豆腐100克)。
加餐香蕉120克。
晚餐米飯100克, 芹菜炒肉絲(芹菜150克、肉絲50克), 絲瓜湯(絲瓜100克)
注:全日烹調用油18克。本食譜適用于理想體重60千克的中度脂肪肝患者, 相當于提供蛋白質82.75克, 脂肪44.8克, 碳水化合物286.41克, 能量1879.55千卡。
應用篇:營養治療讓脂肪肝不可怕
雖然脂肪肝是嚴重威脅健康的慢性疾病,但是一般而言,脂肪肝屬于可逆性疾病,早期診斷、注意合理飲食、適當運動并及時治療??苫謴驼?。不管采用何種藥物或方式治療,“管住嘴”(合理飲食)與“邁開腿”(適當運動)都是最基本的治療手段。其中,合理飲食的總原則是:控制總能量, 注重蛋白質質量, 給予適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補充足夠維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堅持戒酒,改變不良飲食習慣。
控制食物總能量主要從控制脂肪與碳水化合物兩方面進行。
一方面控制烹調用油量,少吃動物油。由于植物油含有的谷固醇、豆固醇和必需脂肪酸有較好的驅脂作用,可阻止或消除肝細胞的脂肪變性,對治療脂肪肝有益。因此鼓勵食用橄欖油等植物油。
但是應注意,烹調時植物油也不能多放,每天不超過25克。同時,限制肥肉、動物內臟等高脂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取;宜采用蒸、煮、燉等烹調方式,嚴格限制油炸、油煎等方式,盡量減少脂肪的攝取,以便控制體重與保護肝臟。
另一方面,碳水化合物的攝取要注意粗細搭配,增加五谷雜糧的攝入量。由于過多的糖類將轉變為脂肪,導致肥胖,促進脂肪肝的形成,因此應注意限制各類含蔗糖類食品和甜食的攝入。其中,體重超重者應特別注意限制糖類攝入,純糖類食品更應嚴格控制,每天可適當減少主食攝入。
注重蛋白質的質量#8195;蛋白質攝入量一般以每日每千克體重1.2~1.5克為宜,其中動物蛋白與豆類蛋白各占50%左右。優質蛋白質可以保護肝細胞,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可以避免體內蛋白質損耗,還可以提供膽堿、蛋氨酸等抗脂肪肝因子,能夠促使損傷的肝細胞得以恢復與再生,防止肝細胞進一步受損。
禁止酗酒酗酒可直接造成肝臟損害,導致肝臟脂肪堆積,形成脂肪肝。不論脂肪肝是否由酒精引起,脂肪肝患者均應嚴格禁酒。如是酒精性脂肪肝,只要戒酒一段時間后,癥狀就會大為好轉,可使肝內沉積脂肪減少至正常, 肝功能可逐漸改善。
適當選用驅脂類食物在日常食物中,烏龍茶、龍井茶、大豆、香菇、山楂、木耳等具有一定的調脂作用。其中,大豆有很多成分都有輔助治療脂肪肝的作用,如大豆磷脂可以增加搬運脂肪的脂蛋白的合成;大豆低聚糖、大豆皂甙等均有降有害血脂、減肥的作用。
多攝入蔬菜水果足量的蔬菜水果不僅可以提供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還可以提供充足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可減緩胃排空時間,減少脂肪和糖的攝入和吸收,具有降有害血脂的作用。蔬菜可多選擇深色蔬菜,每日攝入達到500~700克,水果每日2~3個為宜。
飲食規律不規律的飲食方式如過量攝食、吃零食、夜食等均可擾亂體內營養物質代謝,為脂肪肝的形成創造條件。因此,應該養成一日三餐規律進食的習慣,不暴飲暴食,男性應注意改變喝夜啤酒、吃夜宵等習慣,女性也應該注意改變喜歡吃零食的不良習慣。
控制脂肪肝6條建議:
1.食用橄欖油等植物油。
2.限制糖類攝入。
3.攝入足夠蛋白質。
4.嚴禁酗酒。
5.選用驅脂食物。
6.規律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