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疊翠
風流,風和水也
疊翠,重重疊疊青綠也
風流疊翠,一個翠字
把負氧離子與原生態
織成的王冠,戴在
風流山上
風流,詞意很美
風情,風騷,風色,風光
怎么看都不及風流的
韻致和風采。古人云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
自風流。扛著這兩句話
走進風流山,那些花草樹木
該有一種怎樣的風雅
至于辛棄疾先生的獨自感嘆: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無端消失的,是那些英雄業績
重要的是當下,不要感冒
若問:今天你風流了么
答曰:風流如此美麗
雨也打不去
風也吹不去
風流山上,走著,站著,坐著
與山間的青枝綠葉重重疊疊
日子,也就開始
鮮活起來
黑龍彩障
水,還是清粼粼的水
河,依然是緩緩流淌的河
兩岸草木森森,遮天蔽日
河水有如游龍穿行其間
水,就黑龍了
天,就彩色了
龍,在神話里舞蹈著
大抵讓人生畏,也讓
我的詩歌敬而遠之
黑龍,民間的吉祥物
一位溫順的水中王子
很紳士地把千古歲月
潛伏在清幽幽的漣漪下
萬丈紅塵,從此了無聲息
以水灌田,以水澆地
河原上的一方生民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只有米糧和水果
甜蔗和蔬菜,與人們
天天相見
而遮蔽河流的彩障
依舊美麗地倒映水上
倒映我剛剛鋪出的詩箋
讓其中某一個句子
出彩
牧馬松濤
牧馬人,何時遠去
無人知道。哪一家馬隊
曾在這里游牧藍天白云
也無人知曉。只有松濤
不緊不慢地傳遞
馬蹄的信息
呵呵,一山松濤
從3447米的這一座山頂
瀑布般跌入雅礱江
拍打萬頃波瀾
我呢,牽一匹瘦馬
在牧馬山聆聽松濤
馬背上,或載著清風明月
或馱著飄舞山頂的雪花
沒有人問我從哪里來
沒有人問我向何處去
對那些略顯疲憊的松濤
我想致以問候
對一株株亭亭玉立的美人松
哪能視而不見
鈴鐺聲,馬蹄印
與松濤結伴而行
馬依然是那一匹瘦馬
松濤還是那一波松濤
而我,不是牧馬人
誰能告訴我
我是誰
寧河漁唱
寫下這一個題目
才知道這個命題的古老
典雅,或者飄逸
獨唱,或者多聲部
都可以劃動那一只漁船
把一河斜風細雨
唱成桃花流水
戴草笠,披蓑衣
劃著漁歌飄然而至
仿若煙波釣徒張志和
唐朝的嗓子,原生態唱法
吟誦
一河平安
一河寧靜
河灣的女人,曉得
用漁歌敲門的打漁人
劃一船朝霞,一船明月
劃一船燒乎乎的漁歌
向她靠近
何時江花紅勝火
何事春水綠如藍
今夜,安寧河上的打漁人
劃著一曲二重唱
與河灣的女人,在船頭
彩排
玉樓觀漲
水就這么漲了起來
一河的夏季,把暴雨
漲滿天空。而后
漫向山谷,淹沒河邊的
小路,以及剛剛在路邊
發芽的心事
玉樓其實不高。最高的
是人們的眼睛,可以從
低處向高處看,可以從一天雨水
看到一河浪花。玉樓上的人
不知道到底想要看到什么
是被淹的淺淺收成
還是山村的手忙腳亂
于是就有一種疼痛
穿過雨水,穿過云層
讓河水腫脹的傷口
也開始嗚咽。當然
這已成百年往事
而今的玉樓,是一種
高度,一種有利的位置
讓人去登攀,去觀望
去俯視大河奔流
只要目力所及,那里
就會水漲船高,也會
眾鳥高飛
日落長河
平陽晚眺
這就是她,六景中的平陽村
樹上的那些累累果實
讓這一個夏季的夢想
紅得一絲不掛
香甜的水果
引誘我的目光從村子出發
向遙遙的遠方眺望
龍肘山的積雪,花海
以及若隱若現的羊腸小路
小路上馱著山歌的毛驢
趕毛驢的山民背影
被夕陽染紅
江對岸的那些村寨
淡淡的炊煙為誰守候
牧童笛聲中的夕陽,什么
時候,從牛背上滾落
村姑的夢中是什么畫面
還有從漁船上發芽的
一夜星辰,是否照亮
坡地上的橄欖
爬著青藤的墻角
搖著草香的鈴鐺
剛剛出浴的草莓
以及連著山寨與藍天的
那一彎彩虹,用七種
顏色,逐一裝進
詩歌的目光
責任編輯 卓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