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戰期間,前蘇聯啟動了一項范圍頗廣的軍事援助計劃,向華約成員國及社會主義陣營國家提供武器和技術,使這些國家能夠自行生產蘇式武器和彈藥。朝鮮也是這個計劃的受援國之一,其在1950年代末期開始建立專門生產AK系列步槍和彈藥的工廠。與前蘇聯原產的AK系列步槍相比,朝鮮的產品只是在細節上稍加改動——
T58 7.62×39mm步槍
位于朝鮮清津附近的兩家國營兵工廠從1958年開始仿制AK47步槍,并將其命名為T58步槍。T58步槍的生產一直持續到1968年,十年間共生產了約80萬支,其中既有固定式梓木槍托的款式,也有金屬折疊式槍托的款式。
該槍機匣左側有一個帶有圓圈的五角星標記,下面用朝鮮文標有“58型”字樣。機匣右側的快慢機也用朝鮮文進行了標記。快慢機共有3個檔位,分別是“保險”檔、“單發”檔和“連發”檔。其中,“保險”檔在最上方,沒有任何標記,“連發”檔位于中間位置;“單發”檔在最下方。該槍連發射擊的射速能夠達到600~650發/分。使用容彈量為30發的標準彈匣,槍支表面采用烤藍技術處理。
T68 7.62×39mm步槍
968年,朝鮮開始對AKM步槍進行仿制,并將其命名為T68步槍。該槍扳機采用AK47早期的雙鉤式設計。與前蘇聯原型產品不同的是,T68步槍的發射機組件不帶有蘇聯設計的擊錘延遲組件,并且阻鐵是經沖壓而成,而非經機加工而成。另外,由于該槍機匣非常單薄,為了增強機匣的強度,在機匣正中、彈匣卡筍上方的位置加裝了一片內襯并用鉚釘固定。
T68步槍沿襲了一些T58步槍上的設計,比如固定式梓木槍托、木質握把、護手以及無橫向加強筋的機匣蓋。此外,T68步槍也有自身特點,除了槍托下方安裝有后背帶環外,機匣尾端左側也裝有后背帶環,士兵可根據需要選擇背帶的連接位置。而蘇制AKM步槍的背帶環一般是安裝在槍托下方的。T68步槍的折疊槍托采用蘇式向下折疊的設計,其槍托和支撐桿都采用沖壓工藝制成。個別款式的支撐桿上還打了一些孔,以減輕槍支質量。
T68步槍的機匣左側刻有圖案及表示型號的銘文……個帶圓圈的五角星和“68型”字樣。而機匣右側快慢機的位置有朝鮮文標識。機匣表面使用磷酸鹽物質進行表面處理,呈深灰色。帶有加強筋條的彈匣由高強度鋼材經過三十次沖壓制成,非常結實耐用,是該槍的標準配件。此外,還可以換用帶有“帶圈五星”標志的橘黃色塑料彈匣,但是其堅固程度與耐用性均遜干鋼制彈匣。該槍表尺射程800m,分劃刻度除了阿拉伯數字標示外,還將常用的300m射程用朝鮮文進行了標示。
此外,T68步槍還有一種專供出口的款式,使用了全球通用的符號進行標記。比如,300m距離是AK系步槍普遍采用的陣地戰、近戰射擊范圍,就用數字“3”或羅馬數字“Ⅲ”進行表示。在快慢機上,用羅馬數字“Ⅰ”表示“單發”檔,用無窮號“∞”表示“連發”檔。出口型T68步槍上沒有“68”或“帶圈五星”這樣的標記。1980年代末期,曾經有大批的這種T68出口型步槍出口到薩爾瓦多的“法拉本多·馬蒂民族解放陣線”人員手中,此外還有一批出口到以古巴為主的中北美地區國家。
朝鮮生產的T58和T68步槍的使用范圍廣泛,除越南和古巴等地,現在也在中東和非洲的許多國家出現。
T88 5.45×39mm步槍
T88步槍是朝鮮對AK74步槍進行引進和改裝后生產出來的一種型號,采用5.45×39mm口徑。該槍采用了AKS74步槍上使用的側折式槍托,槍托折起后可以通過一個適配鎖卡在機匣上。該槍的槍口安裝了俄式槍口制退器,效果非常明顯。彈匣由精鋼制成,容彈量30發。機匣左側同樣有代表朝鮮生產的“帶圈五星”標志。
編輯 鄭雙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