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的iPad好比屠龍刀,甫一出鞘即橫掃江湖,“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蘋果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從4月3日面市到6月中下旬,iPad發布80天內銷量逾300萬部,平均日銷量約3.75萬部。基于這種瘋狂的市場追捧情緒,有美國投行預計蘋果今年iPad銷量為750萬部,2011年銷量900萬部,截至2012年總銷量達到1650萬部。
蘋果每推出一款新的終端和應用,幾乎都能引發傳媒娛樂產業鏈各環節的巨大震蕩,進而對行業產生不容忽視的漣漪效應。譬如現在最火的iPad,就是對疾速演進中的移動媒體行業的一次巨大沖擊,上演了一幕由技術和市場推動的媒體分發和消費方式的“融合革命”。現在大多評論方便地把iPad的首要沖擊指向了紙媒,但這似乎也太小瞧媒體市場的演進速度和喬布斯的野心了吧。電視呢?Youtube和iPad的核聚變效應如何估量?
國內的“三網融合”能從蘋果身上借鑒到什么?
非常認同王冉微博上的一句話:終端很重要,終端可以誘發習慣,習慣產生模式。或許國內現在比較欠缺的就是終端意識——國家層面政策的有效推行和實踐,需要市場更自發、自主和富有創造性地呼應。對于介入三網融合這盤大棋局的各地和產業各環節而言,格局、博弈、利益、攻守要談,但不能將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問題的一端,因為最終消費者是要用“三屏合一”的實現效果來投票的。這是常識,但常識通常易被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