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一年一度高考的結束和大學畢業時間的到來,全國迎來了新一輪留學熱潮,很多高中生、大學生將走出國門,到自己心儀的國家和學校開始各自的留學生活。
隨著中國一年一度高考的結束和大學畢業時間的到來,全國迎來了新一輪留學熱潮,很多高中生、大學生將走出國門,到自己心儀的國家和學校開始各自的留學生活。
一位年輕學子遠赴他鄉,剛剛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求學,他和他的家長首先應該注意些什么,我想憑近10年的國外留學、工作經歷,給他們提三點建議:
第一,注意住所的選擇,租房必須慎之又慎。
現在很多出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家中經濟條件好一些的,不少人為了生活舒適、自由,會在校外租房住;經濟條件差一些的,則會為了節省費用,幾個人合伙在校外租房住。在這個問題上,建議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不論經濟條件如何,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出國之初,只要學校有條件,最好讓他住學校公寓,或者居住在留學中介機構為孩子精心安排的寄宿家庭中。這樣對那些家庭經濟條件差一些的家長,可能負擔重一些,但孩子的安全保障系數會大很多。讓孩子租房居住的事,最好等孩子熟悉了周邊環境后再說。
如果高中畢業的孩子出國后要學一段時間語言,不能直接進高校,或者讀研的留學生,學校解決不了住宿問題,必須租房居住。那有三點應該注意:一是房子最好選擇在生活處于中上等水平的人居住的社區,因為這樣的社區治安狀況一般比較好;二是房東最好不是獨居人員,以免因為文化背景、生活習慣等的不同引來不必要的麻煩;三是最好找中國留學生合租,平時大家好有個照應。
對于剛出國的孩子,在外租房居住時,最為重要的一點是晚上不要輕易外出,如果必須外出,一定要結伴而行,這一點女孩子特別要牢記。今年5月16日,在紐約法拉盛繁忙街區被一名墨西哥裔男子奸殺的23歲中國女留學生姚宇,就是一名赴美剛兩個月,一個人晚間外出時遭到不幸的。雖然這種惡性事件是個案,但剛出國的留學生和家長們的必須高度重視。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留學生剛到一個國家,言行一定要謹慎,因為一旦與當地人發生摩擦或糾紛,你初來乍到,對該國法律、處理各類矛盾的相關程序、尋求華人社團幫助的途徑等都不了解,最后吃虧大多都是你自己。
總之,對于剛剛走出國門的留學生和他們的家長來講,在選擇住所時,對上述問題注意到了,孩子的安全也就有了一個基本保障。
第二,注意聯絡溝通,家長與孩子要經常交流。
我在加拿大留學和在美國工作期間發現,很多家長把孩子送出國,一段短暫的思念之后,與他們的聯系越來越少,有的一周十天,有的半個月二十天才通一次電話或通過網絡視頻聊聊天,不少家長和留學生給出的理由是——節省費用,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妥的。一個十幾歲、二十幾歲的年輕人,獨自漂洋過海,剛到異國他鄉學習、生活,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常常會感到心理壓力很大,這時如果家長能及時掌握他們的情況,幫他們出主意,當參謀,及時給予他們撫慰,他們就會順利克服困難,安心學習、生活。俗話說“天底下最了解兒女的莫過于父母”,特別在孩子性格、情緒的把握上,家長是心里最有數的人,很多時候孩子談吐中的一些細微變化,別人還沒察覺,家長就能感覺到,這種以親情為紐帶的心靈上的聯系,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因此,家長應該保持與孩子最緊密的聯系。這就像放風箏,孩子是風箏,家長是放風箏之人,家長只有把線僅僅攥在手里,風箏才能越飛越高,否則斷了線,風箏就會跌落,甚至隨意飄蕩不知去向。家長們一定要樹立這樣一個理念——別的錢可以省,電話費決不能省,而且決不能把與孩子的通話簡單地視為就是聽他報平安,寥寥數語便結束,必須與孩子進行深入細致的交流,只有這樣才能把握住孩子的“脈搏”,與孩子悲喜與共,發現問題迅速解決,否則,孩子在那邊一旦出現問題,后果不堪設想。
不久前,美國發生的一起震驚世界的中國留學生涉嫌“發出恐怖威脅”被拘事件,就足以說明這個問題。據媒體報道:今年4月15日,一位在美國新澤西斯蒂文思技術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的27歲中國留學生翟田田,因與教授在學業問題上意見不和發生口角,爭吵中說出“大不了就拼了”之類的狠話,結果先是被校方認為是“發出恐怖威脅”將其開除學籍并報警,之后是移民局遞解、警察拘捕,一夜之間,翟田田從一個普通留學生一下變成了涉嫌危害美國國家安全的“危險人物”。
翟田田一案現在已經引起國家外交部關注,雖然尚沒有最終結果,但其中一些細節應該引起準備出國留學的學生和他們家長的注意。媒體報道稱,翟田田的母親說,4月初與兒子通過一次電話,兒子還說他在美國一切都好,可沒想到一個多月后,兒子同學傳來消息,他已成了“罪犯”;而翟田田通過律師表示,他沒發出口頭威脅,說自己被捕是因與教授發生口角,曾公開批評校方以及說要控告學校而招來的報復;學校則稱:因為翟田田多次違反學生守則,3月11日就被無限期取消了學生資格。從翟田田母子和學校的說法中,可以看出兩點問題:一是翟田田與校方的矛盾早就出現了;二是他們母子起碼一個多月沒聯絡了。
這里需要特別引起注意的是,翟田田4月15日出事前,與學校和教授發生矛盾已經好長一段時間了,而且被取消了學生資格,這么大的事,他的情緒肯定有變化,盡管4月初母親與他通電話時,聽他說自己挺好,但那或許是他不想讓父母操心,極力掩飾的結果,也或許是通話時間過短,母親沒聽出來的緣故。但如果家長與他聯絡能頻繁一些,交談能深入一些,我認為還是應該能發現蛛絲馬跡的,那樣家長如果及早和他一起想辦法解決遇到的問題,及早勸慰他,或許后來的事情就能避免,遺憾的是現實中沒有那么多或許。最令人痛心的是,從現在的情況看,翟田田的學業已經受到了影響。
第三,注意交友,朋友圈子不能僅限于中國留學生。
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中,總能和身邊一些合得來的人結為朋友,形成自己的交際圈子。作為留學生,走出國門后,原有的生活、交際圈子不存在了,勢必要結交一些新朋友。現在最常見的情況是,很多留學生一到國外,不久便與和自己在一個學校的中國留學生熟識起來,進而與一些情趣相投者結為朋友,每天學習、生活形影不離。對于這種做法無可厚非,畢竟身在異域,自己的同胞最親。但如果僅限于此,就有些局限了。因為一個年輕人到國外留學,除了要學好科學知識外,還要了解、掌握發達國家的先進思想,進步理念,思維方式等,只有這樣,日后才能成為中西文化貫通的人才,不論留在國外還是回國發展,都能表現出與眾不同的才干。而如果每天只和中國留學生交往、呆在一起,長此以往,那從某種意義上說。出國也就失去了意義。
我剛到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留學,大一時曾利用假期到多倫多看望在那里留學的高中同學,沒想到在多倫多一個星期里,每天和高中同學及他要好的中國留學生在一起,不但生活上與國內毫無二致,而且一周竟一句英語都沒說,如不是出門竟感覺不到自己是在國外,結果回到卡爾加里后,我一兩天說英語嘴皮子都有點不利索,這件事至今令我難以忘懷。
除此之外,剛出國的留學生,交友圈子如果僅限于中國留學生,還有三點最直接的弊端:一是剛出國,一些中國留學生成為朋友后,由于英語水平參差不齊,一下課便都說中國話,這樣做的必然結果就是英語水平提高緩慢;二是中國留學生來自祖國各地,而中國地域遼闊,各地方言發音差異很大,因此許多人剛出國時英語都帶有明顯的方言味兒,這樣大家在一起即便說英語,味道也不純正,久而久之,勢必影響英語發音;三是現在一些高中生出國留學,要先在語言班學習一段時間,考試合格后才能進入大學,如果英語總是不行就要繼續學習,這樣不僅浪費家庭錢財、耽誤自己讀大學的時間,更主要的是,當你比別人晚上大學,畢業時必定失去年齡優勢,可以非常現實地說,當一個你自己看好的單位招聘,你去應聘時,在名額有限的情況下,人家肯定要在條件相同的應聘者中選擇年輕的,此時你再后悔,也無濟于事,什么都晚了。
因此,剛出國留學的同學一定要記住,交友時,不僅要結識自己的同胞,更要多結識留學所在國學生和其他國家留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