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亮相】
“青春的花開花謝讓我疲憊卻不后悔,四季的雨落雪飄讓我心醉卻不憔悴。淡淡的云淡淡的夢,淡淡的晨晨昏昏,淡淡的雨淡淡的淚,淡淡的年年歲歲。”
“有風吹過的季節,是一種淡淡的情愫。靜靜的成長歷程中,風吹綠了柳樹,吹開了花朵,也將我的心事吹起,所以我不得不回轉身,數一數曾經遺落的一季風塵。”
“記憶的風吹過那個季節,誰告訴我別再嘆息留戀?往事一一浮現,思念無限纏綿,我們都在時光的夾縫中蛻變。陽光碎落,拼湊你成長的笑臉,月光輕浮,冰潔你滄桑的容顏。音樂釋放孤單,年華伴隨想念,風吹思緒,飄回我的那年夏天。”
“懷著對成長的渴望、對成熟的期待,我長大了。不料,成長的滋味卻是這般苦澀,心情總被接連不斷的煩惱所左右。”
成長是一個很奇妙的過程,或快樂或悲傷,或高歌或長嘆。請以“成長”為話題作文。要求:①題目自擬;②文體不限;③600字以上。
【思路點撥】
成長與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有關“成長”的話題作文對于同學們來說自然不會陌生。此類作文的訓練和實踐,對于同學們認識自我、提高自我大有裨益。學習的過程就是成長,體驗的過程就是成長,生活的過程更是成長。在成長的過程中,或許我們有過成功的喜悅,也可能有過失敗的痛苦;或許我們有過離別時的肝腸寸斷,也可能有過重逢時的喜極而泣。在成長的過程中,或許我們有許多深藏于心底不想告訴他人的青春秘密,也可能有急于想對朋友傾訴的塵封往事;在成長的過程中,或許我們有許多僥幸和慶幸,也可能有不少經驗和反思。成敗也罷,得失也罷,愁苦也罷,歡樂也罷,所有這些,毫無疑問都是成長。“有些事,做了才知道;有些事,錯了才知道;有些事,長大了才知道。”把這些做了的、錯了的事樸素自然地表達出來,情真意切地與同學、老師或家人分享,應該是一件快樂而且有意義的事情。“我們作文,要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來。”葉圣陶老先生的諄諄教導,對于我們寫好此類作文應該大有啟發。
【佳作展示一】
心思
□李霜
南方細雨夜,獨自一人手中握筆,聽窗外細雨聲聲,任憑思緒飄向天際。偶爾一陣微風吹過,吹散了白日的余溫,吹來了初秋的涼意,吹落了窗外枯黃的葉子,那些葉子便如展開雙翅的蝴蝶般,悠悠地在風中飄飛,充滿詩意。
我們穿行在用鋼筋混凝土筑成的圍城里,那一片片小小的綠地顯得那樣的孤單,像在訴說自己的柔情,又像在嘆息自己命運的凄苦。在這彌漫著霧氣的南方的雨夜,我獨坐窗邊,聆聽著大自然最真切的呼吸和蟲子原生態的細語,體會這淡淡的一份閑情。此時,所有的煩惱都被雨水帶走,留在心中的是少有的寧靜。當然,寧靜之后也不免泛起一縷思緒,細雨般撒落在這夜色里,飄飄忽忽,若有若無。
好想回家!畢竟我還是個沒有長大的孩子,還懷念依偎在媽媽懷里的歲月。媽媽為我打造的天地多安全啊,沒有冷漠,沒有競爭,沒有考試的困擾,沒有情竇初開的好奇與不適。特別是在這樣一個略帶冷意的雨夜,我自然會想起那暖融融的爐火,還有火爐上熱氣騰騰的米飯和著肉絲煮白菜散發出來的鮮香。其實,每一個女孩在家里都可以是公主,雖不一定要有宮殿,有后花園,但做公主的感覺絕對很好,很真切!
白天,在學校教學樓旁邊的草坪上,媽媽打來電話。聽見媽媽熟悉的聲音,平凡的話語也讓我幾欲落淚,我這才明白媽媽的嘮叨是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音符,縈繞在耳邊,像一曲清歌,沒有和聲,卻也是最醉人的樂曲。我言不由衷,淚流成串。媽媽,我在城里很好!
安慰自己:“都這么大了,不能哭泣!”翻開手里的詩集,裝模作樣學著一個個遷客騷人、雅士墨客。在那或溫婉動人或激情四溢的詩詞里,在這細雨飄落的雨夜中,我思想著,我感動著。“碧海無波,瑤臺有路”“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低眉間,細雨聚成溪流注入河海,隨“大江東去”。“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仰天長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所有的陰霾,頓時在雨中灰飛煙滅;成長的煩惱也被這充滿詩情畫意的書香氛圍所代替。
在這南方的雨夜,我心中留存的是生命不朽的詩韻和歡快的旋律。我知道,當我彷徨的時候,一定有人在生命的旅途中駐足徘徊;當我深切地想著一個人的時候,那個人也會一樣深切地想著我。
這個雨夜,我的思緒很甜美!
點評
本文文字優美,感悟真切,字里行間流露出少許的悵惘和愁苦,而更多的則是“我”成長的自信和快樂。成長其實就是一個所思所感、有得有失的過程。文章的最大亮點便在于“我”,真實自然、恰到好處地寫出了自己的心路歷程。
【佳作展示二】
體驗
□陳釬華
自強不息的人也失敗過,也許還輸得很慘很慘;但難能可貴的是,他們沒有輸掉從頭再來的勇氣,沒有輸掉東山再起的決心。因此,我們應學習他們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精神品質,這樣,成功離我們每一個人就不會遙遙無期。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風雨交加我也無懼無畏,因為我想體驗,體驗暴風雨后的艷陽天,體驗歷經重重困難之后的一往無前。我體驗,我無悔,我快樂!
小時候
我問媽媽:“什么是體驗?”媽媽說:“體驗是你呱呱墜地時,我做了母親難以掩飾的喜悅。”
我問爸爸:“什么是體驗?”爸爸說:“體驗是當你跌倒后堅強地爬起來,對我笑笑,然后繼續往前走時,我的慰藉和開心。”
我問老師:“什么是體驗?”老師說:“體驗是當你改掉壞毛病一天天進步時,我內心無比滿足的好心情。”
長大后
我問姐姐:“什么是體驗?”姐姐說:“體驗是當我懷著激動自豪的心情邁進大學校門時如浪花一般美麗的笑臉。”
我問爺爺:“什么是體驗?”爺爺說:“體驗是1949年10月1日那天,天安門前涌動的人潮和振奮人心的嘹亮歌聲。”
我問醫生:“什么是體驗?”醫生說:“體驗是穿著白大褂,忙著把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的那激動人心的一剎那。”
當年,紂王為了體驗酒池肉林、鶯歌燕舞的驕奢生活,不理朝政,魚肉百姓,到頭來卻丟了自己的江山;當年,潘金蓮為了體驗“真正的愛情”,錯誤地把自己投入了西門慶血腥的懷抱,結果命喪黃泉,留得千古罵名;當年,李煜為了體驗紙醉金迷、醉生夢死的浪漫風流,佳麗滿宮,最終“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成了落魄的階下囚。
體驗是一種過程,也是一種享受。只有學會體驗的人才能真正懂得生活的千姿百態、酸甜苦辣;只有學會體驗的人,才能真正懂得人間的聚散真情、冷暖世相;也只有學會體驗的人,才能真正懂得人生的去留寵辱、悲傷歡樂。
在生命的長河中,歲月有多長,體驗的路就會有多遠。人生有順境也有逆境,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嘆息。既然我們選擇了遠方,就注定要風雨兼程。
我體驗,我無悔,我快樂!
點評
本文語言精練,結構精美,主旨鮮明,短小精悍。文章巧用設問,串聯古今,簡明并直接地詮釋了文題,且首尾呼應,言有盡而意無窮。
【佳作展示三】
我們的似水流年
□楊藝非
記得我們離別的那天,也是這樣的陰雨綿綿,也是被這樣的寒氣包圍著。
去年假期,我和他相識在一個數學補習班。上課的第一天,我懷著郁悶的心情走進教室,隨便找了個座位坐下。上課后,我才發現一個“刺猬頭”把我的視線擋得嚴嚴實實,真是受不了。“嗨,你的發型好新潮啊!但別酷到把黑板給包攬了呀。”“刺猬頭”轉過頭來,滿臉花開:“知音啊,我就說我的發型好看嘛,他們還總是打擊我呢!”他看我一副苦瓜臉,可能知道情況不妙,趕緊把身體往右挪,擠得他同桌一頓臭罵。“哼,這小子還挺紳士!”我心里暗暗想。
不知怎的,我們竟成了好朋友。我們一塊探討數學題,多數時候都是他比比畫畫,還真有老師的派頭。課后,我們一塊聊天:聊友誼,聊家庭,聊自己或別人的趣事。我們幾乎無話不說,而且總能產生共鳴。要知道,我還從未與一個男孩如此貼近和敞開心扉過。十五年來,遇到這么一個能交心的男孩,那樣的快樂與驚喜真是難以言表。
每天早晨,他早早給我占好了座位,課桌盒里還總少不了放一個又大又紅的蘋果。聽課的時候,我免不了把手伸進去,輕輕摸摸那個圓圓的東西,我的心里好甜。晚上,我們常相約一塊去紅軍廣場打羽毛球。我們笑著,跳著。他的球技很好,總是很少出界,穩穩的。倒是我打過去的球出界多。“哎呀,真可惜!”每每我的球出界,他總這樣說,好像可惜的不是我而是他。
這樣的日子持續到補課結束,放學那天,我們走在回家的路上,他仍然談著數學和羽毛球的事。他還說,他爸媽要他去外地讀高中,那樣考上大學的希望更大。一路上都是他在喋喋不休,我一直沉默不語,因為我很不開心。“以后,誰還陪我打羽毛球呢?還有……”我想。
那個晚上,我們最后一次打羽毛球,他的球還是從前的風格,一是一,二是二,從不含糊。而我老是不在狀態,失誤比以前還多。
“對的時間,錯誤的人;錯誤的時間,對的人。都敵不過生命的輕輕一嘆,然后是別離。歲月常相似,彼岸花開人不復,流年盡相催。傷了誰,又痛了誰。”光陰的沙漏漏走了我們的似水流年,但有些記憶卻常駐我心,如那個滾圓的紅蘋果,還有那只飄忽的羽毛球……
點評
本文文字行云流水,思緒飄逸。作者巧借學習生活的幾個片段,把成長的別樣滋味詩意地表達了出來,既朦朧又清新,雙線并行,善用象征的修辭手法,讓人讀來頗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