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縣是我國北緣地區最大的優質柑橘基地。截至目前全縣柑橘面積達1.506萬公頃,產量30萬噸,產值逾3億元,綜合效益近5萬元,柑橘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最具活力和不可替代的特色產業。是城固形象的一張名牌。被林業部命名為“中國柑橘之鄉”,也是陜西省果業強縣產業之一。當前正是橘園管理的關鍵時期。也是柑橘病蟲害滋生的有利時機,柑橘炭疽病和樹脂病是城固柑橘病蟲害中最為多發和最難以徹底治愈的兩大頑疾。生產中往往是屢防屢發,有的產區幾乎每年發生,是廣大果農最為頭痛的生產難題。究其原因,主要是果農對這兩種病害的危害規律掌握不清。甚至混淆。導致預防不到位,防治不得力。
1 癥狀與發生規律
1.1 炭疽病
該病是一種由真菌引起的侵染性病害。可危害柑橘葉片、枝干、花朵和果實。
葉片癥狀分為慢性型(又稱葉斑型)和葉枯型兩種。葉枯型病斑多出現在成長葉片或老葉片的近葉緣處,半圓形或近圓形,稍凹陷,中央淺灰褐色或灰白色,病健組織分界明顯。干燥條件下出現黑色小粒點,呈同心輪紋狀排列。上散生黑色小粒點。在多雨高濕及溫度較高條件下,病斑上出現紅色黏質小點。葉枯型(也稱急性型),初期呈暗綠色,像被開水燙過的樣子,后變淡黃或黃褐色,呈“V”字型,散生許多紅色小點。每年春季1—3月份柑橘炭疽病侵害葉片多呈葉斑型病斑。識別葉片發生癥狀有助于該病預防,而葉枯型在春季和生長勢差的橘樹上發病較為嚴重,經常發生。
大枝、主干受害后。在枝干上形成典型病斑呈大小不一長菱形或帶狀病斑,以長菱形居多,病斑下陷。周圍產生愈傷組織,稱為“爆皮病”。
幼果受害初期癥狀為暗綠色不規則病斑,以后擴大至全果,濕度大時常出現白色霉層及紅色小點,最后變成黑色僵果。但不掉落。大果癥狀有干疤型、淚痕型和軟腐型3種。干疤型以果腰部多發,圓形或近圓形,黃褐色或褐色。微下陷。呈革質狀,發病組織部深入果皮下:淚痕型是在果皮表面有一條如眼淚一樣的病斑,為許多紅褐色小凸點組成:軟腐型是在采收貯藏時發生。在果蒂部,由淡褐色變為褐色而腐爛。
炭疽病病菌主要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在病部越冬。翌年春天。當環境條件適宜時病組織上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或昆蟲傳播,侵入樹體引起發病。初期侵染源主要來自死枝梢及病果梗,少數來自病葉上的病斑。分生孢子全年都可以產生,尤以當年春季枯死的病梢上產生最多。分生孢子在22~27℃的水滴中,經4小時可大部分發芽,從傷口、氣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寄主(即柑橘樹)組織,侵入寄主的病菌具有潛伏侵染的特性,決定癥狀出現與否的主導因素是環境條件和樹體本身的抗病能力。
1.2 柑橘樹脂病
樹脂病是柑橘主要病害之一。因發病部位不同而有多種名稱,發生在樹干上稱為樹脂病或流膠病。病害發生部位多主干分叉處和其下的主干上以及經常暴露在陽光下的西南向陽枝干和易受凍害的迎風部位,病部呈灰褐色,稍下陷,并滲出黃褐色黏液。在高溫情況下,病勢發展緩慢,病部逐漸干枯下陷,病勢停止發展,病斑周圍產生愈合組織,已死亡的皮層開裂剝落。木質部外露,呈現出四周隆起的斑痕。有的病健交界處有一條明顯隆起的界限,鋸斷主干或主枝時有酸酒糟昧。若病菌侵染新葉、嫩梢和幼果時,病部表面產生黃褐色或黑褐色硬膠質小粒點,散生或密集成片,稱為“砂皮病”。侵染果實使其貯藏時腐爛叫蒂腐病。
病菌長期生存于病組織或枯枝中,枯枝上的分生孢子器為病害初次侵染的主要來源。病害的發生流行程度主要決定于柑橘樹上傷口的數量、雨水和溫度這3個條件的配合程度,這3個因素配合得好,該病就會發生流行。由于本病菌是個弱寄生菌,只能從寄主的傷口侵入危害,所以傷口(凍傷、機械傷等)的產生是本病發生流行的首要條件,且病菌分生孢子主要借風雨傳播,還必須在有水膜的情況下才能萌發而進行侵染。另外,由于本病菌的發味育最適溫為20℃,分生孢子發芽適溫為15~25℃,所以在20℃左右,這樣不冷不熱的天氣下如雨水充足和樹體發生傷口較多。本病就嚴重發生流行。
2 預防措施
兩種病害都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加強樹體科學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病能力是預防這兩種病害的根本措施。及時施足采果肥(占年施肥量的45%),重施有機肥。合理施用磷、鉀肥,減少氮肥施用量;合理控制水分。干旱時及時灌水,水浸時及時排水。做好冬季抗寒防凍;同時,清園要徹底。將病果、病枝、枯枝、病葉清出園外燒毀,以減少病原。
2.1 柑橘炭疽病
適時噴藥防護,可在春、夏、秋梢嫩梢期各噴藥1~2次,幼果期噴藥1~2次,陜南產區自9月上旬開始,每隔20天噴藥1次,連噴2~3次。注意不同農藥的交替使用。推薦用藥:70%甲托1000倍或50%多菌靈800倍液或1000倍農抗120+50%代森錳鋅1000倍等。
2.2 柑橘樹脂病
(1)冬季降溫前果園內熏煙,枝葉稀疏的大橘樹在盛夏高溫時要涂白,涂白劑的配方為:生石灰5千克。食鹽250克。水20~25升。
(2)結合修剪,清除病原。10月份以前或翌年早春果樹修剪除去病蟲枝、枯枝及徒長枝等燒毀,清除病原,噴0.8~1.0波美度的石硫合劑。
(3)傷口保護。對傷口進行保護,用黃泥牛糞保護劑(即新鮮牛糞70%、黃泥30%、毛發適量攪勻),再加入殺菌劑效果更好。
(4)樹體保護。于春梢萌發前噴1次0.8:0.8:100波爾多液,落花2/3時及幼果期各噴1次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
(5)刮治病斑。枝干上發生的樹脂病斑,可用刀淺刮病斑后。縱刻深達木質部。縱道間隔1厘米左右涂藥,涂藥可于每年4—5月和8—9月份兩期進行,每期涂藥2~3次(每周1次)。較好的藥劑有: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粉劑100倍液,80%抗菌劑402乳油500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