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優化西峽縣的果品結構,增加果農的經濟效益,2003年春,從江蘇豐縣甜油桃研究所引進了東方紅油桃,經過多年引種栽培。獲得成功。該品種表現出成熟早。果個大,著色早、全面,味濃甜,品質優,極豐產,不裂果,適應性強等諸多優點,為特早熟甜油桃。近幾年來,果實銷售價格4~5元,千克,6年生東方紅油桃667平方米收益10000元以上,經濟效益顯著。現將其引種表現及豐產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試驗園概況
試驗園設在西峽縣五里橋鎮白河灣村,位于縣城西淺山區。年平均氣溫15.1℃,年日照1990~2010小時,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2.0℃,極端最低氣溫一11.7~C,最熱的7月份平均氣溫29.6℃,極端最高氣溫40.3℃。年平均降雨量885毫米,平均相對濕度70%,全年無霜期236天。沙壤土,pH值68,排灌條件良好。試驗園面積6公頃,株行距3米×3米,密度667平方米74株。
定植園幼樹第3年(2006年)平均株產9.7千克,每667平方米產718千克;第4年(2007年)、第5年(2008年)、第6年(2009年)分別為18,6千克、1377千克,29.5千克、2183千克,35.5千克、2627千克:2006—2009年東方紅油桃每千克平均售價分別為5.0元、4.7元、4.3元、4.0元,667平方米產值分別為3590元、6742元、9379元、10508元。
2 主要性狀
2.1 果實經濟性狀
果實長圓型,果頂平圓。縫合線淺,兩半較對稱。平均單果質量97克,最大176克。果實底色白綠,成熟時80%果面著玫瑰紅色或全紅,色澤鮮艷美觀。具蠟質,果面光亮無毛,果肉白色,軟溶,黏核,肉質細脆,風味甜,香味濃郁,皮難剝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以上。品質優良,不裂果,耐貯藏。
2.2 生長結果習性
樹勢中庸。樹姿半開張,萌芽率及成枝力均強,生長量大,各類果枝均能結果。定植當年冠徑2~3米,干徑可達4厘米。花芽節位低,復花芽多,成花容易。花為薔薇花型,花瓣淺紅色,花粉多。兩性花,大花型。自花結實力極強,坐果率30%以上,須嚴格疏花疏果。無采前落果現象,完熟后,不采不落。果實裂率小,日灼病較少。
2.3 物候期
在河南省西峽縣五里橋鎮3月中旬萌芽。4月初盛花,花期7~10天。4月中旬果實迅速膨大,5月上旬開始紅尖,著色和膨大速度快,5月中旬即可采摘上市,果實生育期45~50天。11月下旬落葉。
2.4 適應性
在西峽縣適應性強,在黃壤土、黃黏土及沙土地栽培,均生長良好,當年成形。并形成足量花芽,第2年結果株率達100%,遇陰雨和大風天氣,坐果率較其他品種高。抗病蟲能力強。3豐產栽培技術要點。
3.1 定植建園
選擇交通方便,光照充足的平地或緩坡地,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pH值5.5~6.5微酸性土建園。平地株行距3米×4米,緩坡地株行距2.5米×4米。栽前挖60厘米見方的定植穴,每穴施20千克腐熟有機肥。選用2~3年生的良種壯苗,在樹木落葉至土壤結凍前進行定植。要求根系完好,定植深度以定植澆水后根頸交接處與地面相平,并在樹盤上覆1平方米的地膜。
3.2 土、肥、水管理
3.2.1 土壤管理 結合施基肥,每年秋季進行深翻擴穴,耕翻深度50厘米左右。在生長季節降雨或灌水后,及時中耕鋤草,中耕深度5~10厘米。幼齡園保留1米營養帶,行間禁止間作高稈作物。成齡園可采用清耕法、秸稈覆蓋或行間種植綠肥。
3.2.2 施肥的種類、時期和數量
(1)基肥 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為主,在果實采收后至落葉前施入。幼樹每株施肥量為20千克左右,成齡園每667平方米施肥量為50~100千克并每株加人硫酸亞鐵和硫酸鋅各0.1千克。在樹冠垂直投影下外緣溝施,施肥后及時灌水。
(2)追肥
①土壤追肥 幼樹每年2次。第1次在萌芽期,以氮肥為主,每株施尿素0.1~0.2千克;第2次在新梢生長期,以復合肥為主,每株施磷酸二氫銨0.2千克加硫酸鉀0.1千克。成齡樹每年3次。第1次在萌芽期至花蕾出現期,以氮肥為主,配合少量磷鉀肥。每株施入尿素0.25千克加0.1千克過磷酸鈣:第2次在果實膨大期,每株施氮磷鉀(氮:磷:鉀=1:0.5:1)復合肥0.5千克:第3次在子粒發育期(采收前30天左右),施以鉀肥為主的復合肥,每株用量0.5千克。施肥方法是在樹冠下開溝,溝深15~20厘米,追肥后及時灌水。
②葉面噴肥 生長前期(4—6月)噴2~3次0.3%-0~4%的尿素:生長后期(7—9月)噴2~3次0.2%~0.3%的磷酸二氫鉀:花期噴2次0.3%硼砂+0.2%尿素+0.3%白糖液。生長季節根據情況補施微量元素。
3.2.3 水分管理 東方紅油桃耐旱性強,怕澇,一般不需灌水。如遇山地較干旱,可在果實膨大期視實際情況灌水1~2次,在雨季注意清理排水溝,大雨后注意中耕松土,增強土壤通透性。以滿足根系生長需氧量大的要求。
3.3 整形修剪
選用“自然開心形”,逐漸培養3~4個主枝。
所留主枝要求健壯,在主干周圍方向均勻平展著生,其余枝全部控制生長,留輔養枝,冬剪時對主枝適當短截,讓其伸展擴大樹冠,每主枝30厘米左右留2~3個側枝,其余枝條按其著生部位,去弱留強,去上留側,去遠留近的修剪方法進行,夏季當新梢長到40厘米時及時摘心,促發二次枝,并對背上徒長枝,密枝進行疏除,達到通風透光,提早培養結果骨架。
3.4 花果管理
花期遇連陰雨天氣,應人工授粉,用毛筆蘸花粉點授于盛開的花柱上,或用0.3%的硼砂+0.2%尿素液+0.3%白糖配成花粉液噴灑,隨配隨用,于初花期、盛花期各噴1次,
在花蕾伸出期疏除瘦弱花芽和過密花芽。疏果在花后10-15天進行。分2次進行,主要疏除并生果,畸形果。病蟲果小果及基部果,梢果等。4月中旬定果,一般長果枝留2~3個果,中果枝留1~2個果,短果枝留1個果,葉果比不低于50:1,果間距不小于20厘米,盡量留健壯枝上下垂、位置好的果子。定果后進行套袋,選用雙層紙袋套袋,套袋前結合防治蚜蟲、紅蜘蛛、食心蟲等病蟲害全樹噴藥1次。5月上旬解袋,解袋后噴一遍殺菌劑。
3.5 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流膠病、穿孔病、炭疽病、褐腐病,蟲害有蚜蟲、桃蛀螟、桃潛葉蛾、介殼蟲等。藥劑選用3~5波美度石硫合劑、2.5%溴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25%滅幼脲3號1500~2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50%多菌靈600~800倍液。每次噴殺蟲劑時可適當加入殺菌劑,注意隨配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