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底流過一條小河,清波蕩漾;夢里聳起一座青山,雄姿巍巍;夜空浮出一幅圖畫,質樸美好;嘴里哼著一首小曲,婉轉動聽;手里拾起一把麥穗,悠遠深沉。
那是家鄉的河,家鄉的山,家鄉的畫,家鄉的歌,家鄉的麥……
家鄉,是海外游子的一個夢,是飽經滄桑者的一個慰藉;是顛沛流離者飄飄蕩蕩、一身自尊也一身傷痕的一個歸宿。每一個年邁的人都希望自己在那里開始,最后也在那里結束。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一句“咱家鄉變成啥樣了?”腦海里便會立刻浮現出兒時的池塘、兒時的麥場,還有兒時的伙伴、兒時的游戲;一起爬山,一起捉螞蚱;不怕疼,不怕摔,不怕曬。想著,想著,就想回去看看。
兒時的記憶全在那片熱土上。在那片熱土上學會了認字,學會了尊重,學會了做人。人到中年,也明白了“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的意蘊。
太陽西斜,滿山的映山紅,紅紅地燃燒著每一個人的心,凝結著一份熱情和一份說不出的誠摯的愛。
故鄉,可以讓人追溯到那一段段無比珍貴的時光。所以,所有離開故鄉的人,都會牢牢地守著回憶中的熱土、夢境里的故鄉。
故鄉是一條流淌著生命的河,是每一個人血液中最神奇的一部分,因為它流淌在每一個游子的心中,不會隨時間的推移而退色,隨地點的轉換而衰老。
鄉情,是一個人最誠摯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