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古詩詞閱讀
1.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
相見歡
□[南唐]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
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1)這是一首詞,詞的上片描寫______________;下片抒發___________。
(2)理解詞人的思想感情,應該抓住的一個關鍵詞是:“______”。
(3)簡答。
①“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一句中的動詞“鎖”字用得好,請加以品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你認為這滋味僅僅是“離愁”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下面古詩,回答問題。
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夜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終宵勞夢想。
(1)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交代了季節;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則交代了具體時間。
(2)詩中“_____”一字,使得詩人的情感急轉直下;“_____”一字則足見詩人思念之苦。
(3)請你結合詩句評述這首詩描寫景物的技巧和表現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
采桑子
□[宋]歐陽修
群芳過后西湖好,
狼藉殘紅,
飛絮濛濛,
垂柳闌干盡日風。
笙歌散盡游人去,
始覺春空,
垂下簾櫳,
雙燕歸來細雨中。
(1)統領上闋的一個字是:“________”,下闋中的“_____”一字則與上闋形成鮮明的對比。
(2)舉例說明該詞運用的修辭手法。
(3)品味詞的最后一句“雙燕歸來細雨中”,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感情?
4.閱讀古詩,回答問題。
章臺夜思
□[唐]韋莊
清瑟怨遙夜,繞弦風雨哀。
孤燈聞楚角,殘月下章臺。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來。
鄉書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1)為全詩定下感情基調的兩個字是“_____”與“_____”。
(2)揭示題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你評述這首詩是如何寫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宋]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1)品讀詞的上片,點評“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讀詞的下片,說說詞人是如何表達離別之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閱讀這首詞,回答問題。
醉花陰
□[宋]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①消金獸②。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注]①瑞腦:一種香料,俗稱冰片。②金獸:獸形的銅香爐。
(1)詞中“_____”一字是貫串全詞的詞眼。
(2)“東籬”出自陶淵明的《飲酒》詩中的一句“____
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閱讀古詩,回答問題。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①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②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注]①張丞相:即張九齡。②端居:閑居。
(1)詩的前四句寫景,后四句_______。
(2)請你簡要賞析“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首詩想要表達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
浣溪沙
□[宋]蘇軾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1)詞的上片寫景,抒發了詞人_______的心情。
(2)詞的下片,表達了詞人___________的胸懷。
9.閱讀古詩,回答問題。
滁州西澗
□[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1)請你品評詩句中“橫”字的妙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首小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閱讀古詩,回答問題。
泛吳淞江
□[宋]王禹偁
葦蓬疏薄漏斜陽,半日孤吟未過江。
惟有鷺鷥①知我意,時時翹足對船窗。
[注]①鷺鷥:白鷺,羽毛白色,腿很長,能涉水捕食魚、蝦等。
(1)詩中_____一詞寫出了天色已晚,_____一詞則強調了詩人泛江已久。
(2)“惟有鷺鷥知我意”中的“我意”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閱讀古詩,回答問題。
湖上
□[宋]徐元杰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
風日晴和人意好,夕陽簫鼓幾船歸。
(1)說說詩中使用“亂”字的好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詩寫出了游人怎樣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閱讀古詩,回答問題。
寄遠
□[唐]杜牧
南陵水面慢悠悠,風緊云輕欲變秋。
正是客心孤迥處,誰家紅袖憑江樓?
(1)首句中的“悠悠”在詩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詩后兩句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變化?請作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宋]岳飛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①。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
[注]①萬歲山、蓬壺殿:指宋徽宗時構筑的土山苑囿、亭臺宮殿。
(1)詞中寫了哪些“風塵惡”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詞的開頭寫詞人登黃鶴樓遙望中原,結尾說“再續漢陽游,騎黃鶴”,反映出詞人的思想感情有何變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閱讀古詩,回答問題。
江行
□[宋]嚴羽
暝色蒹葭外,蒼茫旅眺情。
殘雪和雁斷,新月帶潮生。
天到水中盡,舟隨樹杪行。
離家今幾宿,厭聽棹歌①聲。
[注]①棹歌:行船時船工所唱的歌。
(1)詩人為什么“厭聽棹歌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從“景”與“情”的角度,賞析本詩的頷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文言文閱讀
1.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智伯貪得而亡
智伯索地于魏宣子,魏宣子弗予,任章曰:“何故不予?”宣子曰:“無故請地,故弗予。”任章曰:“無故請地,鄰國必恐。彼重欲無厭,天下必懼。君予之地,智伯必驕而輕敵,鄰邦必懼而相親。以相親之兵,待輕敵之國,則智伯之命不長矣。《周書》曰:‘將欲敗之,必姑輔之;將欲取之,必姑予之。’君不如予之以驕智伯,且君何釋以天下圖智氏,而獨以吾國為智氏質乎?”君曰:“善。”乃與之萬戶之邑。智伯大悅,因索地于趙,弗與,因圍晉陽。韓、魏反之外,趙氏應之內,智氏以亡。
(選自《韓非子·說林上》)
(1)解釋下列句中的黑體字。
①魏宣子弗予()
②彼重欲無厭()
③乃與之萬戶之邑()
④智伯大悅()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而獨以吾國為智氏質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將欲敗之,必姑輔之;將欲取之,必姑予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黑體的兩個“之”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以相親之兵待輕敵之國
B.將欲取之,必姑予之
C.乃與之萬戶之邑
D.韓、魏反之外,趙氏應之內
(4)這則短文中,智伯貪得而亡給了你何啟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弈秋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吾曰:非然也。
(選自《孟子》)
(1)解釋下列句中的黑體字。
①使弈秋誨二人弈()
②非然也()
③思援弓繳而射之()
④為是其智弗若與()
(2)下列各句與“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項是()
A.夫戰,勇氣也
B.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C.甚矣,汝之不惠
D.蓮,花之君子者也
(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惟弈秋之為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通過學弈這件小事,意圖在說明一個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推敲
賈島初赴舉,在京師。一日于驢上得句云:“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又欲“推”字,煉之未定,于驢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勢,觀者訝之。時韓退之權京兆尹,車騎方出,島不覺行止第三節,尚為手勢未已。俄為左右擁止尹前。島具對所得詩句,“推”字與“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馬久之,謂島曰:“‘敲’字佳。”遂并轡而歸,共論詩道,留連累日,因與島為布衣之交。
(選自《詩話總龜》)
(1)下面句中的黑體“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A.退之立馬良久之
B.何陋之有
C.久之,目似瞑
D.悵恨久之
(2)解釋下列句中的黑體字。
①一日于驢上得句云()
②煉之未定()
③觀者訝之()
④島具對所得詩句()
(3)這篇短文作者意在贊揚賈島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商君列傳(節選)
孝公①既用衛鞅②,鞅欲變法,恐天下議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個數。于是太子犯法。衛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將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③黥④其師公孫賈。明日,秦人皆趨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怯于私斗,鄉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來言令便者。
(選自《史記》)
[注]①孝公:秦孝公。②衛鞅:人名,即商鞅。③虔;人名。④黥:古代的一種肉刑。
(1)下列與“將法太子”中的“將”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左將軍王凝之妻也(《詠雪》)
B.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木蘭詩》)
C.曉霧將歇,猿鳥亂鳴(《答謝中書書》)
D.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
(2)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用“/”斷句。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
(3)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直線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本文看,衛鞅變法成功的原因之一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孫叔敖納言
孫叔敖為楚令尹①,一國②吏民皆來賀。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來吊③。孫叔敖正衣冠而見之,謂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④,使臣受吏民之垢⑤,人盡來賀,子獨后吊,豈有說乎?”父曰:“有說:身已貴而驕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權者君惡之,祿已厚而不知足者患處之⑥。”孫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聞余教。”父曰:“位已高意益下⑦,官益大而心益小,祿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謹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選自《說苑·敬慎》)
[注]令尹(yǐn):楚國官名,相當于宰相。②國:指都城。③吊:吊唁。④不肖:不能干,沒有賢德。⑤受吏民之垢:意即擔任宰相一事,這是一種謙虛的說法。⑥患處之:災禍就隱伏在那里。⑦意益下:越發將自己看低。
(1)解釋下列句中的黑體字。
①一國吏民皆來賀()
②有一老父衣粗衣()
③愿聞余教()
④心益小()
(2)文中那位“老父”與“一國吏民”在服飾、行動上為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孫叔敖是怎樣的一個人物?請用自己的話簡單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趙將括母
趙將馬服君趙奢[注]之妻,趙括之母也。秦攻趙,孝成王使括代廉頗為將。將行,括母上書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將。”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時為將,身所奉飯者以十數,所友者以百數。大王及宗室所賜幣帛,盡以與軍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問家事。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盡藏之。乃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王以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執心各異。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計已決矣。”括母曰:“王終遣之,即有不稱,妾得無隨坐乎?”王曰:“不也。”。括既行,代廉頗。三十余日,趙兵果敗,括死軍覆。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誅。
(選自《列女傳》)
[注]馬服君趙奢:趙奢,戰國時趙國的大將。馬服君是趙奢的封號。
(1)下列句中的“將”字意思相同的兩項是()
A.趙將馬服君趙奢之妻
B.父時為將
C.括不可使將
D.將行,括母上書言于王
(2)下列對黑體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父時為將(經常)
B.受命之日(那些日子里)
C.今括一旦為將(一時)
D.乃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每天)
(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身所奉飯者以十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乃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趙括的母親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王冕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或牽牛來責蹊①田者,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母曰:“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②映長明燈③讀之,瑯瑯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④若不見。安陽韓性⑤聞而異之,錄為弟子,學遂為通儒⑥。性卒,門人事冕如性。時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養。久之,母思還故里,冕買白牛駕母車,自被⑦古官服隨車后。鄉里兒競遮道訕笑,冕亦笑。
(選自《宋學士文集》)
[注]①蹊(xī):踐踏。②策:通“冊”。③長明燈:佛像前的燈,晝夜不滅。④恬:心神安適。⑤韓性:紹興人,大學者。⑥通儒:指博學多聞、通曉古今的儒者。⑦被:披。
(1)下列句子中的黑體字解釋正確的兩項是()
A.聽已,輒默記(完畢)
B.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躲藏)
C.安陽韓性聞而異之(不同)
D.冕因去,依僧寺以居(離開)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或牽牛來責蹊田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曷不聽其所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兩段文字說了王冕哪兩件事?請用自己的話簡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晏予使楚
晏子將使楚①。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②?曰,坐盜。”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③,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④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選自《晏子春秋》)
[注]①楚:楚國。②坐:犯罪。③枳:樹名,似橘樹而矮小,果小味酸。④得無:莫非……嗎?
(1)解釋下列句中的黑體字、詞。
①吏二縛一人詣王()
②晏子避席對曰()
③齊人固善盜乎()
(2)下列句子與“王曰,何坐”的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A.曰,“坐盜”B.何以然者
C.技止此耳D.學然后知不足
(3)楚王想要羞辱晏子的最關鍵的一句話是:________________晏子針對楚王的答話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晏子用“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作譬喻,“橘”比喻_________,“枳”比喻_________。這段話反映出晏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