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紅蜘蛛(簡稱紅蜘蛛,下同)是柑橘園的主要害螨之一,一年發生12~22代(江永縣一年發生19~22代),有兩個高峰期即4~6月和9~11月。活動螨(指成螨、幼螨、若螨,下同)吸食柑橘葉片、果實、綠色枝梢的汁液,被害處失去光澤,呈灰白色小斑點,削弱樹勢,降低品質,甚至引起落葉、落果、枯梢,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為了快速推廣綠色防控紅蜘蛛技術,現將“六查”集成技術介紹如下。
1 查氣候
氣溫低于10%或高于30℃不利于紅蜘蛛發生,集中降雨大于20~30毫米可減少50%以上的活動螨,氣溫20~30℃、空氣相對濕度60%~70%最適宜紅蜘蛛發生。若天氣溫、濕度(或集中降雨)不利紅蜘蛛發生,則不必防治。若紅蜘蛛密度達到防治指標,在活動螨急劇增加時,宜選擇速效性好的殺螨劑:在氣溫較低時,宜選用非感溫型殺螨劑:在出現旱情時,不宜選用礦物油、石硫合劑、松堿合劑等易引起落葉的農藥。
2 查天敵
調查新葉活動螨和卵在2只/葉以下、害蟲在1只/葉以下,氣候條件很適宜紅蜘蛛發生,自然天敵數量很少時,可在傍晚或陰天釋放胡瓜鈍綏螨300~1500只/株即掛1袋,株。具體操作時,先從包裝紙袋上緣1/3處斜剪3~4厘米長的一小口,再用圖釘或細繩將包裝紙袋和防雨塑料塊一并固定在樹冠內背陽光的主干或主枝或副主枝上,袋底緊貼分叉基部,防止掉落。一只胡瓜鈍綏螨成螨壽命41~42天,可捕食紅蜘蛛雌螨150~160只,相當防控紅蜘蛛8410只以上,年減少農藥使用量40%~60%,促進生態平衡。但是,胡瓜鈍綏螨釋放到柑橘園有15~20天的適應期,個別株或個別園紅蜘蛛種群數量達防治指標時,應選用印楝素、煙堿、苦參堿等低毒高效生物農藥挑治;同時,實施生草栽培,只割草控高,不宜化學除草,提倡秸稈覆蓋樹盤,穩定胡瓜鈍綏螨種群,兼治銹壁虱、柑橘薊馬等小害蟲。
3 查密度
根據紅蜘蛛具趨嫩綠性、趨光性、遷移性,樹間初期呈核心分布,株內呈聚集分布等特點,調查新葉有活動螨3~5頭/葉或卵8~10粒/葉,調查老葉活動螨5~8頭/葉或葉率30%、卵10~20粒,葉或葉率50%~80%,天敵數量較少,即可進行化學防治;宜早治挑治,即在核心分布期,只對“中心蟲株”噴藥防治。
4 查蟲態
紅蜘蛛密度達到防治指標防治,其中卵量在50%以上,一是選用殺卵劑,如噻螨酮、四螨嗪等:二是選用具殺卵功能的專一殺螨劑,如礦物油、螺螨酯、噠螨靈等,但三唑錫、雙甲脒只對夏秋卵有效,對冬卵或越冬卵無效:三是殺卵劑與不具殺卵功能或兼用性殺螨劑混用,如殺卵劑與瀏陽霉素、阿維菌素、氟蟲脲、單甲脒、甲氰菊酯等混用。卵量在50%以下,選用具殺卵功能的專一殺螨劑,或與其它殺螨劑或殺蟲殺螨劑混用。
5 查日記
一查規范性名稱。農藥名稱雖有國家法規規定,但現在市場上仍有不少的不規范殺螨劑,叫法不一,避免使用殺傷天敵強、刺激紅蜘蛛發生的農藥,如防治紅蜘蛛時,不宜使用含有高效氯氰菊酯等農藥的復配殺螨劑。二查秋梢期使用農藥。一些殺蟲殺螨劑對柑橘潛葉蛾等具較好防治作用,不注意輪換使用,則快速產生嚴重抗性。如一些柑橘場的幼齡柑橘園,7~8月連續2次噴霧1.8%阿維菌素乳油2000倍,防治柑橘潛葉蛾效果很好,但9月上中旬噴霧1.8%阿維菌素乳油650倍,防治紅蜘蛛幾乎無效。三查全年使用農藥。同種殺螨劑一般一年最好使用1次,但目前復配劑農藥占大多數,容易“盲目”輪換用藥,即連續多次使用含有“同種”殺螨劑或殺蟲殺螨劑的不同復配劑、其中“同種”殺螨劑或殺蟲殺螨劑沒有得到輪換使用。
6 查物候
采果后清園,樹勢已恢復,耐藥力較強。在沒有旱情時,選用松脂合劑、機油乳劑、石硫合劑清園為佳。嫩梢期或幼果期,在溫度較低時,可選用對溫度不敏感、安全性好、影響天敵小的殺螨劑。如礦物油、噠螨靈等;在溫度較高時,選用觸殺作用較強的藥劑,如螺螨酯、三唑錫、苯丁錫、炔螨特等。成熟期。選用一般殺螨劑或殺蟲殺螨劑,專治或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