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黃梨是碭山酥梨的授粉樹,但近年來馬蹄黃梨花量愈來愈少,敗育芽(不萌發芽)愈來愈多,黃梨花愈來愈不能滿足酥梨人工授粉之需要,因而進行促多成花試驗,現報告如下:
1 試材和方法
1.1 試驗樹
馬蹄黃梨樹選設在碭山果園場一分場和六分場48年生盛果期的大樹,株行距為7米×7米或7米×8米,樹形為疏散二層形,其土壤為故黃河沖積的潮土類泡沙土。pH值約7.8,有機質含量為O,7%左右,樹勢中等。生產管理水平良好。
1.2 試驗藥劑
(1)赤霉酸(GA3)為白色結晶粉,上海同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GA3含量為75%:
(2)PBO為可濕性粉劑,由江蘇省江陰市果樹促控研究所研制生產。
1.3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16個處理
1)噴施不同濃度不同次數的GA,計12個處理:
(1)10毫克,升1次;(2)10毫克,升2次;(3)20毫克,升1次;(4)20毫克,升2次;(5)50毫克,升1次;(6)50毫克,升2次;(7)100毫克,升1次;(8)100毫克,升2次;(9)150毫克,升1次;(10)150毫克,升2次;(11)200毫克,升1次;(12)200毫克,升2次。

2)噴施不同濃度、不同次數的PBO,計3個處理:
(13)100倍1次;
(14)100倍2次;
(15)150倍1次;
3)以噴清水為對照,
1.4 試驗方法
選擇結果較少、樹體大小、生長勢強弱較一致的黃梨樹為試驗樹,以單株為小區,隨機排列,重復3次,分別掛牌標記,共16個處理,計48株;2008年6月29日噴施第1次,7月29日噴施第2次,每次噴施時間均為上午8點半至11點半,用工農36型噴霧器,均勻細致噴施葉片,既不漏噴,也不重噴。
2009年3月20日和2010年3月24日連續兩年對每個處理進行花芽調查,在每個處理樹外圍,選取枝位較一致的10根2年生枝。分別記錄花芽、葉芽和敗育芽數。
2 結果和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葉面噴生長調節劑對馬蹄黃梨成花有明顯影響,而對敗育芽影響不明顯。(1)噴低濃度10~20毫克/升GA31。2次,連續2年均能夠促進花芽多形成,分別比對照高8%~15%和11.4%~19.8%,噴2次的高于噴1次的;(2)噴1次50毫克,升GA3處理,當年成花率高于對照11.2%,噴2次的兩年均低于對照;(3)噴高濃度100~200毫克,升各處理,明顯抑制花芽的形成,對當年的影響大于第2年,當年比對照成花率低1.5%~11.9%,第2年成花率好些;(4)噴PBO的各處理,均能促進馬蹄黃梨花芽多形成,以噴100倍PBO 2次的效果最好,2年成花率分別比對照高22.6%和15%。
分析認為GA對成花具有兩重性,當樹體GA3含量過少,不利于樹體生長和花芽形成,在花芽分化前期適當補施低濃度的GA3。則能夠促進馬蹄黃梨花芽形成,而噴施高濃度的GA,則會抑制花芽的形成,這與果樹生產中的大小年現象是一致的。其內在奧妙之處有待進一步研究。而噴含有多種營養元素和生長調節荊的PBO。具有控長促花效能。
3 小結
試驗初步認為,梨樹體生長調節劑含量是花芽形成的重要因素,噴施不同濃度的赤霉紊,成花率差異明顯,在6月下旬和7月下旬噴2次10~20毫克,升的赤霉素或100倍的PBO,均可促進馬蹄黃梨多成花,廣大果農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