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姓氏起源刻在竹簡上,包裝成精美禮品銷售。古代人讀書的工具如今成了賺錢熱門。發明該禮品的“姓銘堂”負責人王光潔稱,目前竹簡禮品店在全國已有30多家。
昨日上午,記者在武昌崇文書城“姓銘堂”連鎖店看到,淺黃色的竹簡整齊排列,雋秀文字刻在竹簡上,古樸昧十足,最低一套標價5D0多元。“是不是每個姓都能查到來源?”店內,五六名好奇市民駐足圍觀。“出品了360多個姓氏,保證有您的。”工作人員說。“姓銘堂”武漢首家連鎖店店員劉芳斯因銷售業績不俗。前日剛榮升為代理店長,她高興地說,去年12月上旬開業以來,每天銷售呈上升趨勢。“7日。這里銷售額6568元,創全國各營銷網點銷售紀錄”。
記者在江漢路、步行街、漢正街等市場發現。竹制、木制工藝禮品不少,但姓氏創意店僅此一家。
為何想到如此一招?王光潔告訴記者,2003年在深圳打工期間。一次在街頭看到賣姓氏來源信封的攤販特別受寵,2元一個的信封一天可賣20多個。王研究歷史,對廣告設計也有經驗,便想到用激光在竹筒刻印姓氏來賣的創意。
在深圳首屆旅游紀念品設計大賽上,王光潔獲得當地兩個工藝品市場邀請,開業當天,每家訂單達5萬多元。隨后一些大型的書店都慕名盛邀,為竹簡打開了市場。
據了解,目前在深圳、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型書店都有“姓銘堂”身影。“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姓氏感興趣,且這種形式也是非常好看的裝飾品,送人、自藏都相宜。”王介紹。
漢正街工藝禮品大樓一王姓商戶稱,禮品市場以新奇特見長。淘汰率非常高,新穎的產品能很快打開市場,也消失得快。“加上有噱頭的姓氏文化,姓氏竹簡應該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不過能增加多種賣點會更好”。
■開店建議:
因需要制作竹簡的竹源,還要配專門的激光刻印機器,開店投入較大,可適當采取加盟戰略。前期投資10萬元左右,開店地點可依附書店、禮品市場等。
■開店提醒:
吉利喜慶禮品公司負責人談東升認為,作為一種偏重文化內涵的禮品店,除了選擇有潛力的地點外,還需要員工內部培訓,每位員工能介紹姓氏竹筒的背景、文化。同時,多開發一些與竹簡配套的產品,比如中低高不同檔次的其他產品。
現在馬具專賣店開始流行
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的不斷追求,馬術運動和體閑騎乘在國內備受馬術愛好者的喜愛。馬具用品作為相關產業也隨著騎馬休閑和康復、競技等相關的活動一并發展起來,其中便蘊含著新的商機。
馬背上尋得商機來
時下,一些高貴運動正成為都市中的時尚潮流,比如馬術運動。然而,好馬配好鞍,在越來越多的都市人加入牧人行列的時候,馬具也成為一種如高爾夫球具一般的時尚配備,逐漸風靡。這點從各國際時尚品牌的設計中便可見一斑。
不僅如此,各專業類馬具店更是感應到了市場需求的呼喚,從嶄露頭角到開始施展拳腳。上海的某公司馬具用品就是其中一家。
各種馬具琳瑯滿目
走進某公司,似乎就能嗅到馬廄的氣息,感受到草原上的狂野。墻壁上、柜臺上,各式各樣的馬具陳列得滿滿當當。令人目不暇攘。
某公司的營運總監李麗麗介紹道:“馬具主要分人用和馬用兩種。騎士配備的馬具又分為英式馬場馬術、速度賽以及西部牛仔3種不同的風格裝備類型。以英式馬場馬術為例,馬具有騎士帽、騎士襯衫、領結、騎士服、馬褲、馬靴、恰卜斯、手套以及馬刺和馬鞭。西部牛仔騎士裝備則與之完全不同,帽子為有檐的牛仔帽,有御寒及防風沙作用的圍巾,有適合牛仔工作的牛仔格子襯衫,閃亮的西部腰帶和巴扣,還有馬甲、牛仔褲和西部馬刺、西部靴,非常有傳奇色彩。”
“馬用的馬具則主要以馬鞍為主,根據用途分為綜合鞍、障礙鞍、盛裝舞步鞍、速度鞍、長途耐力鞍。除此之外,還有銜鐵、水勒、韁繩、馬蹬、蹬帶等裝備。”李麗麗說,馬術裝備就跟高爾夫球的裝備一樣,有一個從入門到進階的過程,因此在店內也有不同品牌、不同檔次和價位的馬具可供顧客選擇。
在某公司馬具店中,中檔的商品以某公司的自有品牌ematto馬具為主,另外。店內還有SARM、KIEFFER、CABLLO、PESSOA等十幾個進口品牌的馬具,其中8ARM、KJEFFER等均為國際冠軍騎士的品牌裝備。李麗麗說,以ematto為例,這是品質定位中高端。價格定位中端的產品,也是店內出貨量最大的品牌,但是在這一品牌中,產品也有高低之分,以騎士裝備為例,價格便宜的一套價格在1200元。而貴的價格在3500元至4000元。店內的馬鞍價格也有著很大的差別,入門型的馬鞍價格在三四千元,而進階后的馬鞍價格則高達一兩萬元。
某公司在銷售中也實行會員制。一次消費在5000元以上可以獲得會員資格,會員可以享受8.8至9折的購物優惠。
選址遠毒市中心
李麗麗說:“國際上馬具店都不會開在鬧市區。參與騎馬運動的人,往往都有車,對于他們而言,店是否在市中心并不是最重要的,交通是否方便、是否有停車位更為關鍵。因此,我們在選址時著重考慮了停車位和安靜的環境。另外一個同等重要的考慮因素就是在騎馬俱樂部的周邊。在上海,這些俱樂部主要集中在西部、南部和西南部,浦東和楊浦也有一些。但是不可能全面,于是將店址定在了西南的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