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第十三屆世界奧林匹克收藏博覽會在北京德勝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亮相。上午10點,當記者趕到現場時,12000平方米展廳內的300多個展位前已是人山人海,不同國家、不同膚色的人們因奧林匹克的悠久歷史和珍貴回憶而聚集在此。分享著100多年來奧林匹克運動發展各個歷史時期的紀念品,大到奧運火炬、獎杯、運動服,小到奧運徽章、紀念幣、郵品。一位收藏界人士告訴記者,“奧運收藏”已經當之無愧地成為全球最大的主題收藏。
奧運藏品種類繁多
走進世界奧林匹克收藏博覽會會場,記者一眼就注意到了展廳右側中國金幣總公司的展臺,“慶祝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貴金屬紀念幣隆重發行”的紅色標語和喜慶的中國風格裝飾的展臺同時也吸引了眾多參觀者。展臺里展出了6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剛剛發行的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貴金屬紀念幣。“這是央行繼去年九月發行了第一組北京第29屆奧運會金銀紀念幣后,發行的第二組貴金屬紀念幣。”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兩枚1/3盎司的金幣和四枚1盎司的銀幣組合很適合普通收藏愛好者。央行只發行了六萬套,發行當天就全部被各級經銷商訂購一空了。”
此時,充滿激情的奧運歌曲正從另一個角落傳來,巨大的紅色可口可樂裝飾罐組成的展臺告訴我們,這里是可口可樂與奧運結緣的世界。在這里。可口可樂把它贊助奧林匹克運動的歷史向人們一一展示出來,“1928年阿姆斯特丹第九屆奧運會,是可口可樂公司首次贊助奧運,并隨英國代表團首次到達奧運會現場。本屆奧運會創造了許多第……”玻璃展柜上方這樣的小提示,讓參觀者隨著可口可樂公司出品的各式精美奧運紀念章走進了奧運的百年歷史。
實際上,奧林匹克紀念品收藏是指收集與奧林匹克運動有關的各種有紀念意義的物品。這是比較龐雜的一類,除大眾熟悉的郵品和紀念幣外。其他物品也包括在內。主要有奧運會的獎牌、火炬、紀念牌、證章、身份證、宣傳畫、比賽秩序冊、成績冊、指南手冊、服裝、器材、隊旗、會標、吉祥物、紀念章、門券,乃至帶有奧林匹克標志的包裝品等。這些商品一旦掛上奧運標記,“身價”就會立即翻番,并備受追捧。
自2005年11月12日五個福娃面世后,國內很快就掀起了一陣奧運紀念品收藏的旋風。目前,北京奧組委推出的吉祥物系列奧運特許商品種類主要包括:玩具、服裝服飾、箱包、文具、貴金屬紀念章、徽章等六大類,近300種商品。其中,既有面向少年兒童消費群體、價格僅為八元一支的吉祥物熒光筆。也有面向高端收藏者、價值十幾萬元的貴金屬紀念章。北京奧組委規定了紀念品的門類,目前不在特許類別范圍內的產品都屬假冒產品。
郵幣卡應重點關注
同樣是在2005年11月12日,國家郵政局發行了奧運福娃和奧運會會徽紀念郵票,各地收藏者爭相購買,由于限量發行限購發售,一票難求、一封難買的情況屢見不鮮。
2006年8月8日,為紀念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倒計時兩周年,中國網通發行了中國首套《奧運紀念電話卡》。將郵票的形式和電話卡的功能結合在一起,發售期間因供不應求,中途曾斷貨兩次。與此同時,國家郵政局發行了《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運動項目(一)》紀念郵票。而北京奧組委還推出了限量發行的倒計時兩周年紀念胸章以及“中華姓氏”系列徽章。
除此之外,中國人民銀行在推出奧運福娃金銀紀念幣后。在2006年9月發行了第一組北京第29屆奧運會金銀紀念幣。央行在本月20日發行北京奧運會普通紀念幣和貴金屬紀念幣(第2組);普通-紀念幣一套三枚,面額一元,貴金屬紀念幣一套八枚,面額150元。
四川收藏家協會秘書長吳道明在點評時下的“奧運收藏熱”時表示,過去舉辦過奧運會的國家都曾形成過收藏投資奧運紀念品的風氣,因此國際收藏界現已將所有關于奧運會紀念品的收藏命名為“奧林匹克收藏”。隨著該收藏種類的不斷發展,已經形成了奧運集郵、奧運紀念幣收藏、紀念電話卡、奧運紀念品幾大成熟系列。
在幾大成熟系列收藏中,郵票、紀念幣、紀念電話卡的投資價值比較大,而紀念品相對要小一些。奧運郵、幣、卡之所以格外受追捧,原因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和股票相比,這些藏品本身具有價值,不會一跌到底,它們要么具有面值(如郵票、電話卡),要么材質高貴(如金幣、貴金屬卡);二是經過精心設計。歷史文化信息含量豐富;三是權威發行;四是發行量受到嚴格限制。四大因素注定了奧運郵、幣、卡是不可多得的理財品種。
升值空間可期
什么樣的奧運紀念品才是最具收藏價值的呢?國內知名的奧運收藏專家谷丙夫認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能否發掘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產品,成為我們開發奧運紀念品和撬動奧運收藏市場的關鍵。無論對于普通消費者和奧運收藏愛好者的選購收藏,還是對于奧運特許企業的設計與生產,這也是最不能忽視的判斷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