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發生的戰爭,美國和越南因此成為死對頭。而此次美國“華盛頓”號航母,以及以曾參與侵越戰爭的美國海軍將領“約翰·S·麥凱恩”命名的導彈驅逐艦,訪問越南,令美越軍事關系迅速升溫,甚至有媒體說美越進入“歷史蜜月期”。
美越這一迅速接近的舉動,令外界頗為驚訝。難道越南人已經忘記了美國戰機曾經在頭頂上的狂轟濫炸嗎?如果說,越南人因為那場戰爭而仇恨美國,那就是一個嚴重的誤會了。筆者自小在中越邊境長大,近十多年來經常去越南采訪,有機會接觸到一些包括越南歷史、政治學者,甚至軍方官員的親屬。對于那場戰爭,他們不斷表示,“過去已經成為歷史,現在越南要全面發展,沒有必要總強調歷史舊賬,那樣會讓外界覺得越南人很狹隘。”還有越南學者說:“美國軍隊當年來越南,是為了支持南方的政府,而不是為了占領越南,即不是單純的侵略行動,所以只要他們離開了,越南人也就不太在意了。”
這樣的觀點并不是個例,具有相當的普遍性。據筆者觀察,這既與越南民族的傳統性格有關,也與政府的歷史教育有關,甚至可以說與其曾經被西方殖民者的統治歷史有關。越南的學校已經很少對年輕一代刻意進行“仇美教育”,相反對美國的一些先進科技、現代文明等深為贊許。
越南的這些表現讓美國安心,因此更加積極地伸出了合作之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曾經被美國支持的越南南方后來雖然被北方武力統一,但是傳統上南方人對美國的了解和感情是一直存在的,甚至不乏多重的政治、文化認同,經濟上更是仰慕不已。而隨著近幾年越南南方的干部大量進入國家權力的中樞,對美國的好感將會得到更充分的展示。其中重要的一點,地理遙遠的美國不會在陸地、海洋上與越南發生關聯與爭執,這樣的現實局面足以讓越南高層和民眾放心。而如果將同樣的情況與中國的關系對比,顯然越南與中國之間的歷史恩怨,以及現實中的海洋邊界紛爭等矛盾,卻要復雜得多。
事實上,務實的越南人早已經拋棄意識形態和歷史恩怨的束縛,與美國不斷接近。無論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都有所考慮,并且希望從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世界獲得更多的收益。
作為一心重返東南亞展現實力,甚至希望與該地區正在崛起的中國力量角力的美國,自然很樂意與務實的越南進行多方位的合作。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在2010年7月下旬表示,美國將在安全、經濟和環境問題上加強同越南的合作,表明了將介入中國同東南亞國家存在主權之爭的南沙群島問題的姿態。
于是,美國“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駛入了越南的海港,這不但表明這對昔日敵人之間的軍事關系進一步升溫,更證明了越南人并不仇視美國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