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讀研究生時,我考了駕駛執照,不久的一個早上,臨出門前,發現我的二手8缸大林肯的右前輪的車胎癟了。自認倒霉的我給拖車公司打了個電話,支付了30美元把車子拖到了就近的修車行。
修車行接待我的是一位50多歲的老員工,他把拆卸后的輪胎仔細地檢查一番后,問我:你的車子是否曾掉進了路邊的洞里,或碰到了什么障礙物?經他這么一提醒,我倒確實有了一點回憶。前一天晚上,我是冒著大雨從學校回家的。因為剛學會開車,又下著大雨,路也看得不很清楚,只記得車子確實路過了一個什么地方,是那么上下地顛簸了一下。回到家中,倒還沒有什么感覺。現在想起來,似乎有那么一回事。
這位修車行的師傅告訴我,根據輪胎破面來看,這個輪胎可能是給路邊的水溝洞擦壞了。他讓我去經過的路面看一下,如果路邊確有這樣的一個洞,再回來告訴他。
他似乎看出了我詫異的神情,年輕人,他慎重而風趣地說,你能讓政府為你付錢啊!這最后一句話對我這個手頭拮據的窮學生來說,真是一針強心劑。天下哪有此等好事?
我半信半疑地立馬和一位有車的同學聯系上了,又沿著昨晚的路線走了一趟。果不出所料,昨晚我經過的那個路洞,足足有幾英寸深,還在那兒。看著過往的車輛,個個小心翼翼,繞洞而過。
從修車行的師傅那兒,我又取得了市政府公路管理處的電話號碼。按照他們的要求,我填寫了事故經過報告表。
車輛管理處的人員告訴我,原則上處理此類事故,因為涉及政府賠償,必須執行相關的嚴格的賠償程序:有當事人的文字陳述,有交警現場報告,并有指定修車行的簽字證明。考慮到我是剛來這里的外國學生,又是第一次遇到此類事情,在缺乏交警現場報告的情況下,可以接受審理,但還必須經市政府指派人員去現場察驗。他讓我回家等待消息。
下午3點多,電話響了:我們已經認可了發生的事故。電話那頭告訴我將會如數做出賠償。最后,他又加了一句:“我們對此深表歉意!”
3天以后,我再次經過這條路時洞已經被修復了。
以后在美國的多年生活,我對此事已漸漸淡忘。像一個普通的美國納稅人一樣按時繳稅,繳聯邦稅、州稅、市稅,而每年的汽車年審,總不會忘記應該繳納的費用。慢慢地,在習慣的思維和生活當中,知道了這些稅和費用的去處,它的一部分在支付著政府人員的工資,在支持道路的修復和暢通。稅金的支出和我們的道路建設有關,和政府部門的責任有關,與我們的個人利益更是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