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會是一個不見硝煙的營銷競技場,在眾多“競技者”中,伊利的表現始終非?;钴S,給中外消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內外兼修巧布局
作為惟一一家符合世博會標準,為世博提供乳制品的企業,伊利推出了“內外兼顧、高低結合”的營銷策略,并展開一系列營銷活動。
早在2007年,伊利“世博牛奶”便攜手“海寶”,伴隨世博宣傳周走遍全國,于世博園外掀起數輪熱銷狂潮。“世博未開 營銷先行”的策略使伊利的品牌影響力早在世博開園之前就達到質的飛躍。另一方面,為了滿足消費者的切實需求,伊利完成了“華東為龍頭,盤活全國一盤棋”的營銷布局,讓“世博牛奶”、“中國館”走進普通社區家庭。
此外,伊利在世博園內的表現同樣精彩紛呈。為了滿足園內銷售需求,伊利在原有43個固定銷售點的基礎上,特意加設了100多輛流動售賣車,分布于園內各處,讓消費者能隨時享受到伊利的產品。正是得益于“內外兼修”的營銷策略,伊利的銷售業績蒸蒸日上,園內產品日均銷售額早就突破35萬元大關。
以柔克剛重細節
“世博營銷,我們采取了以柔克剛、于細微處塑造品牌的營銷策略,主打‘公益’和‘綠色’兩張牌?!币晾嚓P負責人告訴《成功營銷》記者。伊利參建了世博史上首個針對殘疾人的生命陽光館;豐富了兒童娛樂及職業體驗的育樂灣,讓孩子們親身感受天然牧場并體驗優質牛奶的加工過程;伊利開設的“母嬰服務中心”,開世博會歷史之先河,成為世博園內收獲國內外媽媽說“Thank you”最多的地方?!熬G色”是伊利世博營銷的另一張牌。世博園入口處矗立的奶盒“中國館”、育樂灣內由廢舊的伊利牛奶盒壓制成的“環保座椅”,時刻向游客們傳遞著伊利的綠色發展理念。同時,伊利還通過新浪微博這一新媒體陣地,讓無數的粉開始了一段發現世博之“綠”的美妙旅程:豐富的圖片和文字記錄了伊利在世博上的“綠色”閃光點。這些綠色舉措讓人們對近年來伊利一直在踐行的“綠色產業鏈”發展戰略,有了更為直觀的認識。
系統管理引領新標準
“什么才是核心競爭力,什么才能夠永續創新?唯有一套與時俱進的系統管理方法,才能滿足企業持續發展的需求。”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表示。正是由于有了強大的系統管理能力,伊利很自信地在世界范圍內為乳業定義了一個“世博標準”工程。
據悉,伊利的“世博標準”工程針對世博牛奶的檢測多達899項,涵蓋原輔材料、包裝材料的超國標檢測、物流全程的GPS跟蹤等。在“世博標準”下,伊利的產品質量、產銷渠道、科技創新、生態公益等方面,都有了質的飛躍,達到了新的高度。伊利品牌影響力和品牌價值也得了長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