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于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圖書館作為人類文明的積淀和智慧的結晶,不僅承擔著保存文化、傳播文化的重任,而且在整理文化的過程中不斷創新。圖書館作為一個文化機構,其自身也是一種文化,它在潛移默化中指引和規范著圖書館工作。只有正確認識圖書館文化,構建圖書館文化,才能更好地反省自身,推動圖書館事業向前發展[1]。
一、圖書館文化的內涵及構成要素
所謂圖書館文化是指圖書館在長期為讀者服務的管理活動過程中,在一定社會歷史環境下逐漸形成的一種獨特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管理作風、精神風貌、規章制度、道德規范、發展目標和思想意識等因素的總和。圖書館的文化主要體現在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個方面[2]。物質文化是指圖書館文化主體曾經和正在作用于其上的一切物質對象,處于圖書館文化體系最表層。圖書館文化的物質要素是圖書館文化的基礎,是形成圖書館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物質條件和保障,是整個圖書館文化的外在標志;制度文化是指圖書館在長期實踐活動中生成發展起來的、以提高圖書館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益為目的、要求館員和讀者必須共同遵守的一系列規章制度的文化現象,處于圖書館文化的中間層,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制度和業務管理制度,起著規范和制約物質層和精神層的作用;精神文化是圖書館文化的核心,集中反映著一個圖書館的本質和個性特色,包含圖書館價值觀、圖書館精神、圖書館形象、圖書館服務、圖書館職業道德等[3]。這三種文化共同作用,構成了圖書館文化體系。優秀的圖書館文化是圖書館的靈魂和無形資產,它滲透在圖書館的各個方面,維系并推動著圖書館的生存與發展。優秀的圖書館文化對于推動圖書館工作的全面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圖書館文化的構建
根據近年來圖書館文化建設的實踐效應,筆者認為圖書館的文化構建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加強環境建設,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美好的心靈源于美好的環境,美好的環境締造美好的人生,正可謂“環境育人”。良好的環境建設有利于樹立圖書館美好的形象,是提升圖書館功能和服務水平的重要物質保障。圖書館環境文化具有春風化雨、潛移默化、控制情緒、規范行為、陶冶情操、美化心靈、啟迪智慧、激發靈感的作用[4]。
創建協調的圖書館建筑文化。圖書館是一種建筑文化,在圖書館的設計和建設過程中,除了重視其實用性之外,應充分反映圖書館建筑的典雅性格特征和創作構思的統一性,并強烈體現富有個性的文化意識,意味深長的文化意境以及韻味十足的文化意趣。
服務系統應該智能化。圖書館應廣泛采用先進的服務技術和設備,先進服務技術及設備的使用,可以使讀者能切身感受到先進文化、先進技術所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和創造潛能,在圖書館充分享受文化的熏陶。
(二)加強制度建設,規范圖書館制度文化
圖書館的規章制度是合理組織圖書館工作,充分發揮圖書館職能的保證,是圖書館實行有效和科學管理的依據和準繩。以制度建設促進和規范圖書館制度文化,也是圖書館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
規范圖書館制度文化。圖書館制度文化根植于圖書館產生、發展的實踐之中,隨著圖書館各項實踐活動的發展,圖書館制度文化對圖書館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的影響越來越大。圖書館文化除了具有文化特征性、歷史延續性和時代客觀性等個性特征外,還具有共性化特征,即為滿足讀者對文獻信息資源的需求。因此在規范圖書館制度文化時,應把圖書館制度文化的共性和個性結合起來,形成具有時代特征的客觀、規范的圖書館制度文化。
建立圖書館制度文化的吸收和創新機制。圖書館文化的創新機制是要創新原有的圖書館制度文化,創新是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的靈魂,創新更是促進圖書館事業發展的真正動力。因此我們在強調吸收世界先進圖書館制度文化的同時,更要實踐圖書館制度文化的創新性,如果說吸收世界先進圖書館制度文化是推動圖書館制度文化發展的基礎,那么創新是圖書館制度文化發展的靈魂[5]。
(三)創建學習型圖書館,提高圖書館館員文化素養
時代的發展要求圖書館館員不僅要精通自身業務,而且要對各個學科領域都有所了解。專業性強的圖書館,甚至還要求員工精于某一特定專業。因此,更新學習觀念,創建學習型圖書館就顯得尤為必要。創建學習型圖書館必須改變傳統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目的。圖書館以往的學習,多是學歷教育和崗位培訓,學習內容陳舊,針對性不強,對個人和圖書館都缺乏實質性指導。今后應以圖書館的長期發展為導向,以個人的事業發展為依據,以工作的實際需要為核心,按需設置學習內容,做到學以致用、用而擇學。創建學習型圖書館還要建立終身教育機制。要充分認識到終身教育的重要性,通過終身教育把圖書館館員潛在的創造能力充分發掘出來,并使之逐漸擴展和完善,從而為圖書館事業的持續發展不斷注入新的力量。
另外,圖書館還應建立激勵機制。工作業績佳者獎勵進修學習,學習見效快者提升工作級別,不思進取者降格使用,不勝任工作者淘汰出局[6]。
(四)加強圖書館的活動文化建設
圖書館活動文化是指圖書館通過有目的、有規律、有特色地組織開展宣傳、教育、學術研究和娛樂等活動所體現出的文化風韻。作為集多種功能于一身的現代圖書館,唯一的借閱活動對讀者早已缺乏魅力。圖書館應借助自身的優勢,多開展思想性、指示性、趣味性強,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的文化活動,以形成良好的活動文化氛圍和文化韻味。
一個現代化的圖書館,舉辦各種高水平的學術活動是必要的。圖書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一是定期開展多主題講座或學術交流,應當定期邀請一些專家學者為讀者進行學術或各類專題知識的講座。二是不斷推出新信息。三是定期舉辦各類藝術品、書畫等展覽。
以圖書館工會組織的活動為平臺,努力培育圖書館精神文化。圖書館精神文化是在圖書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意識和文化觀念,主要表現在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思想意識、文化素質和職業道德等多個方面,充分展現圖書館所特有的文化品位。工會通過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各種活動,不僅增強身心健康,也促進了人體力量、技巧、意志、品格、智慧等多方面的發展,還能培養組織紀律性和集體主義精神;高尚健康的文化娛樂活動能提高審美情操、藝術修養、欣賞能力,塑造美好的心靈。所以,工會組織的活動實際上是一種開發智力,改善員工知識結構,使館員的思想道德和知識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的工作。正是在這些有思想、有品位、有活力的活動中,無聲地培育著圖書館的精神文化[7]。
總之,圖書館文化建設是圖書館綜合發展的強大支持和動力,是圖書館提升的必由之路,因此,我們要大力發展和繁榮它。這是時代的要求,更是每位圖書館館員的神圣歷史使命。
【參考文獻】
[1]張錦周.關于圖書館文化建設的思考[J].圖書館論壇,2005,(3):65-67.
[2]王乃紅.高校圖書館文化建設芻議[J].圖書館學刊,2006,(1):32-33.
[3]趙曉輝,莊華峰.文化建設是高校圖書館提升的必由之路——以安徽師范大學圖書館為例[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09,(4):18-20.
[4]李紹交.試論高校圖書館走廊文化建設[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08,(6):14-16.
[5]施強.圖書館制度文化[J].圖書館學研究,2003,(1):47-49.
[6]崔霞.論圖書館文化建設[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128-129.
[7]黃嘉.論基層工會在高校圖書館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圖書館,2010,(1):132-133.
(作者簡介:朱章鎖、常忠民,保定學院圖書館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