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國際風箏會”是全國舉辦最早、堅持時間最長、經濟和社會效益最好的節會之一,被國際節慶組織評為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節會。“濰坊國際風箏會”的成功舉辦,振興了傳統的風箏產業,發展了風箏文化,加強了濰坊與世界各國的交流,對擴大濰坊的對外開放,推動旅游和社會各行業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憑借風箏會,青州花博會、昌樂寶石節、壽光菜博會等一系列節會遍地花開;旅游商品交易會、濰坊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論壇、魯臺經貿洽談會等與當地經濟密切結合,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盀H坊國際風箏會”大力宣傳了濰坊市悠久的歷史、豐厚的文化底蘊和現代化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不僅讓世界了解了濰坊,也讓濰坊走向了世界?!盀H坊國際風箏會”成為世界認識濰坊的一張亮麗的城市名片?!盀H坊國際風箏會”之所以能夠持續健康地走過二十多個春秋,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濰坊國際風箏會”舉辦者在市場化這方面進行了不斷的探索。
“濰坊國際風箏會”組織工作千頭萬緒,要想使活動內容確定、管理嚴謹周密,從活動的籌備、策劃、宣傳、包裝、促銷、集資、廣告、會務、展覽,到場地布置、觀禮臺搭建、紀念品設計制作,都要有專門的部門和專業人士來做。此外,節慶旅游本身的目的性和趨利性決定了節慶旅游最終必須走市場化的道路,“所謂節慶旅游市場化運作,是指在節慶旅游實施過程中,引入市場機制,考慮投入產出,避免單純辦節或為辦節而辦節”[1]。只有市場化才能實現“濰坊國際風箏會”的最終目標。
據統計,每年四、五月間,大連、南京、蘇州、深圳、貴陽等城市也都舉辦風箏節。其中,有的城市如南京、蘇州因為其深厚的歷史背景和獨具的地方特色,形成了對客源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大有后來居上的意味。而政府主辦的節慶,對市民和游客的需求往往反應遲鈍。曾經一枝獨秀的“濰坊國際風箏會”,如何辦出自己的特色,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首屆“濰坊國際風箏會”由山東省旅游局和濰坊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由濰坊市政府直接擔當發起者和組織者。在“濰坊國際風箏會”舉辦初期,政府主辦的模式在“濰坊國際風箏會”的成長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濰坊國際風箏會”也從政府包辦一切,嘗試走到市場運作。從1999年的第十六屆“濰坊國際風箏會” 開始嘗試市場化運作,以政府主辦、社會參與為基礎,主動招商,培育市場。第十七屆濰坊國際風箏會首次采取“政府主辦、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辦會方式,市財政不再撥專款辦會。但是這是“濰坊國際風箏會”發展的必由之路。也只有這樣,才能使“濰坊國際風箏會”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才能使“濰坊國際風箏會”在眾多的風箏會中立于不敗之地。一個一流的旅游節慶活動,必將在探索中走向更加成熟。
“濰坊國際風箏會”無論采用什么樣的開發模式,都無法忽視社會文化發展中的民眾角色,他們是文化的載體,只有“濰坊國際風箏會”的各項活動首先滿足了當地人的需求,才可能使“濰坊國際風箏會”在舉辦中得到持續發展,才可能散發真正吸引游客的魅力,才能實現舉辦“濰坊國際風箏會”的目的。同時,雖然“濰坊國際風箏會”的目的帶有利益色彩,但是,實現利益的唯一途徑是大眾的參與度。大眾化、群眾性是“濰坊國際風箏會”成敗的關鍵因素。民眾的參與程度,表明了“濰坊國際風箏會”的被認可程度。真正成功的“濰坊國際風箏會”,應該是一次濰坊市民的總動員,應該是濰坊市人民大眾的節日。“一個地方真正土色土香的旅游節慶,只有為當地老百姓所喜歡、所支持,才會受到外地游客的青睞”[2]。
“濰坊國際風箏會”年年舉辦,如果沒有創新,沒有亮點,就可能會漸漸失去生命力。要使“濰坊國際風箏會”持續發展,就必須堅持創新。首先,在保持風箏文化這個主題的前提下,在項目、內容、形式上進行獨特的創新。內容要花樣翻新,獨出心裁,形式要靈活多樣,提高大眾關注度。大眾關注度和參與性是“濰坊國際風箏會”的生命線。因此,必須在各個常規項目中,尋求其中的亮點進行重點策劃,以廣泛吸引業內人士和大眾。二是創新策劃有“亮點”、“熱點”的主題活動,形成社會焦點?!盀H坊國際風箏會”有亮點和熱點,自然會形成市場化運作的焦點。例如,“國際風箏小姐”大賽就是很好的熱點。她賦予了風箏人格化的寓意,塑造了“風箏使者”的形象,擴大了濰坊風箏的影響,為風箏形象注入了新的意義。三是創新策劃有“賣點”的主題活動,增強市場化運作能力。在策劃主題活動時,應著眼于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從中挖掘好項目,吸引大眾和贊助商,提高“濰坊國際風箏會”的競爭力和市場化運作能力。
節慶旅游經濟的容納力非常強,很多企業和產品都適合借助節慶平臺進行展示和宣傳推廣,而且這種宣傳推廣主要是以節慶的主題活動為載體,并進行延伸和擴展的。因此,在設計“濰坊國際風箏會”的主題活動中,應注重將活動內容與貿易展覽等商務運作有機結合起來,圍繞“濰坊國際風箏節”的主題,舉辦相關的交易會、展覽會,擴大影響力和資金的回收能力。繼續做好諸如魯臺經貿洽談會、旅游商品交易會、旅游產品展銷會、奇石展銷會、壽光國際蔬菜博覽會、中外百家旅行社濰坊行活動、風箏產品交易會等。
旅游者對旅游紀念品的觀賞和購買是旅游節慶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任何一個重大節慶中唱主角的都少不了旅游紀念品。”[3]同時,旅游紀念品也是宣傳旅游地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地方文化內涵的概括,是地方特征的反映,旅游形象的繼續宣傳。在“濰坊國際風箏會”期間,具有濰坊地方文化特色的、引起國內外廣大游客的購買欲望主要是獨具特色的風箏、年畫和剪紙。而濰坊著名景點的微縮景觀、每屆“濰坊國際風箏會”的吉祥物等沒有得到應有的開發。為盡快扭轉這種滯后局面,建議學習國際上旅游紀念品開發的有益經驗,通過采取公開招標等方式,發動全社會的力量來推動產品設計,盡快開發出更多具有濰坊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紀念品,增強旅游紀念品的競爭能力,從而提高“濰坊國際風箏會”期間旅游紀念品的知名度和銷售水平。
“濰坊國際風箏會”的市場化運作中,還應該壯大節慶旅游的人才隊伍,特別是盡快培養或者引進在旅游宣傳、策劃和促銷方面的中高級管理人才,同時必須壯大“濰坊國際風箏會”的志愿者服務隊伍。志愿者隊伍的強大是一個地區甚至一個國家文明進步的標志之一。而濰坊國際風箏會”在很大程度上所展示的就是濰坊的文明程度,志愿者隊伍本身就是“濰坊國際風箏會”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時,志愿者的參與可以大大減輕“濰坊國際風箏會”在人手上奇缺的難題,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整個“濰坊國際風箏會”的運營成本和經營風險,給“濰坊國際風箏會”的組織和協調帶來便利。
總之,“濰坊國際風箏會”必須把握時代的脈搏,在尊重“濰坊國際風箏會”個性特色的基礎上策劃主題活動,積聚人氣和消費力,吸引贊助商的眼球,才能在市場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持續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1]辜應康,樓嘉軍,唐秀.節事旅游的市場化運作研究——以上海旅游節為例[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3).
[2]喻學才.旅游節慶需要創新[N]中國旅游報,2006-09-02.
[3]史鐵華,何玲.關于旅游節慶市場化運作的思考[J].旅游科學,2001,(1).
(作者簡介:李淑燕,濰坊學院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