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8月5日,青島前海一線游人如織。廣西路上膠澳警察廳第一警署的電話驟然響起刺耳的鈴聲,值班警官接起電話,聽罷,大吃一驚——德商斐師衡珠寶店發生血案,珠寶被搶,店里還有一個外國人被殺身亡。更令他吃驚的是這家珠寶店就在警察署的斜對面,不過百米之遙。
警官帶著警員徒步趕到現場,報案人是與斐師衡珠寶店共用一個后院的汽車行員工,他聽到呼喊“救命!”又見兩個洋人從后門跑出。越過西墻逃走。珠寶店現場一片狼藉,大量珠寶被竊走,店主人斐師衡躺在血泊里。據報案的汽車行員工講,斐師衡是單身來青島的,就住在珠寶店后面的一間屋子里,他的傭人每天伺候他吃過晚飯就下班走了,晚上店里只有斐師衡一個人。
由于是一起涉外案件,第二天警察局就上報了膠澳督辦趙琪。趙琪聽后感到事態嚴重,令他們限期破案。警察局成立了專案組,諜報處長周渭南任組長,偵緝處長俄國人魏烈爾為副組長,警察局特聘的大偵探——德國人安德珂也親自加入專寨組。
專案組在現場發現了半張俄文的《柴拉報》,還有一個碩大的保險箱。由于找不到鑰匙,他們就強行開啟了保險箱,里面發現了一摞借據,原來這個店主斐師衡還放“高利貸”。大家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線索,極有可能是借貸人無力還貸而殺人。通過詢問報案的汽車行工作人員,他們了解到逃跑的兩個人一個說英文,另一個說的聽不懂。于是從借貸款數大的外國人中篩選出10多個嫌疑人,有英國人、美國人、俄國人。
案件偵破期間,德國駐青領事館領事頻頻拜訪趙琪,要求嚴懲兇手;英國駐青領事找趙琪抗議查抄嫌疑人——英國僑民拉克。他們又都提出了共同的要求:保護僑民安全。最過分的是當警察準備對嫌疑人拉克進行傳訊時,英國駐青領事館卻公然安排拉克乘船回國了,導致了破案線索的一度中斷。
好在有德國大偵探安德珂、偵緝隊長魏烈爾參與其中,進行溝通,事態才有了進一步進展。
不久,魏烈爾收到了混跡于舞廳、咖啡廳的俄國“線人”高爾雅的報告,俄國人瓦列斯基最近“發財了”,生活奢侈揮霍,似乎突然間闊綽起來。專案組根據這一線索找到瓦列斯基在滄口路的住宅查證時,發現他已經失蹤了。警察還在破案過程中發現,他的兩個俄國同胞古德林和巴吉拉也有嫌疑。當他們深入調查時,發現這兩個人竟然也失蹤了。令人欣慰的是,他們在古德林的住處發現了一件帶有血跡的衣服,說明此人有重大的嫌疑。
經趙琪批準,膠澳警察署向全國發出了通緝令,通緝這三名俄國人。
1927年1月,犯罪嫌疑人瓦列斯基在上海出現。因他是俄國人,由魏烈爾率俄籍探員奔赴上海抓捕。當他們趕到上海時,狡猾的瓦列斯基卻突然消失了。
4月,青島警署接到了廣州急電,稱嫌疑人在廣州出現。魏烈爾接電報后剛剛趕到廣州,瓦列斯基卻已離惠返回了上海。魏烈爾又馬不停蹄地趕到上海,在上海警方的幫助下逮到了瓦列斯基,古德林也同時被抓,只有巴吉拉不知去向。
魏烈爾將兩名嫌疑人帶回青島審訊,才清楚這三名俄國人及英國人拉克都從斐師恒那里借過高利貸,因無力償還,便合謀想要跟斐師恒“談談”,消除債務。當時便商定兩人放風、兩人進店“談判”。
他們原想讓斐師恒交出借據,斐師恒不答應,還與他們爭執起來,于是他們決定殺了斐師恒、消除借據??上ПkU柜還沒打開他們就被人發覺,只好倉促逃跑。
審訊期間,瓦列斯基與古德林越獄逃走。8月26日,警察在滄口火車站發現古德林并準備抓獲時,他卻拒捕自殺。稍后,警察在哈爾濱抓到了瓦列斯基,12月27日執行了死刑。
雖然俄國罪犯巴吉拉、英國罪犯拉克一直逃逸,逍遙法外。但在那時復雜的局勢中,這個老青島著名的涉外案件已經算是處理的比較圓滿。為此,俄籍偵緝處長魏烈爾受到了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