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論文通過梳理國內電視相親節目的發展脈絡,透視當下以《非誠勿擾》、《我們約會吧》等節目為代表在各大衛視收視率頗高的電視婚戀交友節目的現狀,探究該類節目成功的原因,并思考其未來生存發展之路。
關鍵字:電視相親節目;“真人秀”;非誠勿擾;內容同質化
中圖分類號:J9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122(2010)09-0088-02
一、引 言
近日,國家廣電總局連續下發兩則通知,要求相親節目進行整改。緊接著,以新華社、央視、《人民日報》為代表的中央媒體接連發文“炮轟”相親節目為追求收視率“娛樂至上”,欺騙觀眾,把隱私當噱頭。報道稱:以《非誠勿擾》、《為愛向前沖》等為代表的一批相親節目,號稱是“真人秀”,卻請了兼職模特、臨時演員,嘉賓有的自我炒作、有的嘩眾取寵。自此,從2010年年初開始,搞得沸沸揚揚的婚戀交友“真人秀”節目熱潮逐漸退下,冷靜下來的人們紛紛開始思考,如《非誠勿擾》之類的相親節目,究竟有何不凡之處,竟能在短短的半年時間內,在全國上下引起觀看熱潮,呈波濤洶涌之勢獨擋各大衛視收視率榜首?這種看似新穎的電視節目形態是由何發展演變至今?經歷整改后的電視相親節目如何繼續生存?帶著這些問題,我們進行本文的探討。
二、電視相親節目的前世今生:從相親到情感“真人秀”的轉化
愛情、婚姻、家庭是生活的主題,也是人類永恒的話題。在電視綜藝節目形態中,與這一永恒話題有關的相親節目早已不算是新鮮的。海外有很多流行的婚戀真人秀節目,如美國的《男才女貌》,日本的《戀愛巴士》、韓國的《情書》等,均成為各國收視率較高的名牌節目之一。
中國最早的婚戀相親節目是1988年山西電視臺的《電視紅娘》節目,它當屬國內此類相親節目的鼻祖,當時節目形態簡單,沒有華麗的包裝,節目宗旨純粹——給未婚男女“牽紅線”,曾在一段時間內為大家喜愛,但由于節目的運作不夠成熟,兩三年后,此節目歸于平靜。之后,此類節目再次掀起收視熱潮是在1998年7月16日,湖南衛視開播的《玫瑰之約》,由于兩性關系、戀愛婚姻主題的植入,該節目迅速成為人們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創下了當時湖南衛視的收視奇跡,掀起了一股婚戀節目狂潮。一時間全國涌現出許多類似的婚戀節目,如北京臺的《今晚我們相識》、上海東方衛視的《相約星期六》等等,“愛情速配”成為熒屏最為火熱的看點。但是經歷了短暫輝煌之后,這些節目則如同當年所有的服務節目一樣,因為過度的“服務”功能紛紛遭遇到受眾面的瓶頸。2004年《玫瑰之約》停播,成為電視婚戀欄目暫停一個階段的標記。在“蟄伏”五年后,2009年底以來出現了重新發端的趨勢,以勢頭最猛的江蘇衛視的《非誠勿擾》為代表,包括湖南衛視的《我們約會吧》山東衛視的《愛情來敲門》和浙江衛視的《相親才會贏》等等,又再次成為電視熒屏的熱門“玫瑰”,在情感“真人秀”的重新包裝下開放得熱鬧而喧囂了。
經過對比不難發現,在形態上,當年的《玫瑰之約》,與今天的《非誠勿擾》已經發生了本質的變化。江蘇衛視《非誠勿擾》的制片人王剛被問道這檔婚戀交友類節目與之前的同類型節目有什么不同時說:“雖然之前婚戀交友節目很火,但是我們現在的節目絕不是老節目的拷貝?!薄斗钦\勿擾》已經不再滿足于讓男女嘉賓一對一坐著聊天,而是將相親節目做成了一場可看性極強的真人選秀,相親過程類似闖關游戲。對于這種新派的婚戀相親節目而言,相親成功與否已經不是其節目的最大宗旨,以相親為主題做足娛樂性才是目的。
三、新派電視相親節目緣何“井噴”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曾經消跡一時的電視相親節目迅速以“井噴”之勢在各大衛視黃金時間強檔推出,其宏大的異性交友場面、坦率的交流現場、豐富的話題指向,讓中國的電視觀眾毫無招架的能力,紛紛準時準點的鎖定頻道,開始和男女嘉賓進行新一輪的情感大討論。如《非誠勿擾》這類節目如此火爆,究竟原因何在呢?
(一)準確的定位
此類節目的定位與以往的電視相親節目已經有很大區別,如《非誠勿擾》,被定義為“新派相親交友節目”,“新派”無疑是最大的亮點,而“交友”也擴展了傳統電視相親節目以尋找結婚對象為目的的主題。這些節目定位在時尚、婚戀的真人秀,參與者以 20歲到30歲為核心,這些年輕人大膽直言,氣質各異,他們不是娶不到嫁不出去才來相親的,這個比剩男剩女大聚會更充滿可變性和魅力。而這個核心年齡層男女,帶動了所有親朋好友,只要家有適齡青年,全家都喜歡看這個節目,這樣無疑把相當數量的觀眾都鎖定成目標觀眾群。
(二)精心的策劃和包裝
新派的電視相親節目大多形式新穎、策劃精心。從舞臺設計、燈光設置、音樂效果以及攝像機位的安排、后期的制作合成等等方面,都做到了迅速吸引觀眾眼球的實力。除此之外,對于節目內容本身的精心策劃,也是這類節目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在環節設置上,一男多女或一女多男的模式本身即具備十足的娛樂性,闖關過程中各種意想不到充滿懸念的戲劇性情節是吸引觀眾眼球的法寶。在節目的話題選擇上,此類節目更注重考慮現代年輕人直接的思維習慣,“房子”、“車子”、“孩子”等較為現實的話題成為重要看點。節目的主持人也為節目增光添彩,湖南衛視《我們約會吧》由資深娛樂主持何炅擔當主持,江蘇衛視《非誠勿擾》請來了著名的新聞主播孟非,同時還安排“星座專家”、“血型分析師”等方面的專業人士從中點評,更增加了節目的趣味性和可看性。此外,每一階段此類節目經常制造一些話題時間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令其成為整個欄目在一段時期中的連續性內容。
(三)節目的包容性和開放性
以《非誠勿擾》為代表的這類節目,已經超越了“相親”的界限,以其包容性和開放性,進入了一個探討“當代年輕人情感婚戀和家庭生活價值觀”的這一層面。不論是“富二代”個性內心想法的袒露,還是美女對試婚、同居、男友經濟實力考核等議題的評價,都在不知不覺中探討著當代社會人們對愛情、婚姻、家庭生活價值觀的思考。節目其實是提供了一個婚戀、家庭觀念的交流平臺,呈現出當代年輕人最真實的狀態,是好是壞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現實性,通過此類節目的播出,引起觀眾的反思和討論?!皞鹘y的顧忌和真實的表露之間,正揭示了道德情感需要修正的現實。”[1]正是這些節目的開放性、爭議性和話題性,才使此類節目比傳統的婚戀節目有了更多的看點。但是,這也成為了之后這些節目受到詬病的原因,過激的言論和極端的性格特征是否應當毫無遮掩的呈現在公眾媒體上,這確實也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四、遭“重挫”后的大規模整改
新派電視相親節目以新穎的形態和十足的話題性確實在社會上掀起了不小的浪潮,但隨著越來越多犀利敏感的公眾話語出現在銀屏上,來自社會的質疑聲和批判聲也越來越大。6月9日,國家廣電總局正式下發兩份正式文件,對大熱的相親類節目進行批評,并提出整改要求;央視《新聞聯播》和《焦點訪談》對相親類節目進行了報道和批評,《人民日報》、新華社同日發文批評相親類節目低俗。相親類節目進入了從收視和話題蒸蒸日上到認錯、停播、整改的拐點。 在國家廣電總局嚴格整治、央視主流媒體集體炮轟,又恰逢世界杯強大的收視率沖擊之下,電視相親節目格局逐漸發生改變。
此輪相親節目中最早開播的《緣來是你》已被安徽衛視主動叫停。安徽衛視對外表示,將開辟一檔游戲類節目暫時取代《緣來是你》。浙江衛視的《為愛向前沖》也已于6月16日暫停播出。浙江衛視宣傳人員稱,暑期將播《沖關我最棒》。如此,曾在熒屏上爭鋒相對的五檔衛視相親節目,現在只剩《非誠勿擾》、《我們約會吧》和《百里挑一》。
受到“炮轟”最嚴重的《非誠勿擾》已經啟動了整改方案。江蘇衛視負責人表示,經整改后本月底重新錄制的《非誠勿擾》改走“溫情”路線,努力講述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實感。江蘇衛視電視傳媒中心總編室主任殷敏利說:“在思考這些問題的過程中,節目組之前存在的一些困惑得到了解答,對于婚戀交友類節目的認識得到了明晰和升華,《非誠勿擾》的整改找到了方向。”而從最近的《非誠勿擾》節目來看,該節目“刻薄偏激、拜金炫富的言論,低俗、輕薄的作秀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對愛情、婚姻的憧憬和向往,人與人之間的包容、謙和”。
五、思考:電視相親節目如何繼續生存
不管電視相親節目存在多大的爭議,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證明的,即爭議代表關注,也就說明電視相親節目相當火,所以才能引起這么大的關注。但是經歷全面整頓、改版后的此類節目還能否保持原來的魅力?電視相親節目未來如何繼續生存?這些問題應該不僅是觀眾熱議的,也是節目主創人員最關心的。
清華大學尹鴻教授在談到《非誠勿擾》的意義所在時說到:“婚戀情感可以娛樂,但應該預防陷入同質競爭后的‘殊途同歸’,蛻變為低俗的娛樂。過度的情感獵奇、缺乏控制的物質主義價值觀、不加修飾的唯美主義男權意識、處心積慮的個人炫耀等等可能出現的價值趨向,對于一個負責人的媒體來說,永遠是需要警惕的問題。”[2]
婚姻是人類社會的永恒話題。相親節目可以成為價值觀的辯論場,卻不應是非主流價值觀的傳播地。如何正確引導節目的價值取向,相親類節目應做深層次的規劃。在嘉賓選擇、話題引導、內容呈現等節目制作的重要環節上,都要嚴把質量關。對可能出現的社會道德導向偏差,在播出前要有清醒的認識,提高主創人員的警覺和辨別能力。
此外,此類節目若想繼續生存下去,還要防止井噴之下同類節目過多,內容同質化現象的發生,這種情況會導致觀眾的審美疲勞造成的整體收視率下跌,甚至可能造成這類電視相親節目熱潮的又一輪消退。
參考文獻:
[1] 周星.非誠勿擾:朝著幸福的感覺走[J].現代傳播,2010(5).
[2] 尹鴻,霍志靜.非誠勿擾:寓情于樂[J].現代傳播,201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