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題記
我心中的美神,便是李清照。在我心中,她美于沉魚落雁的西施與昭君,美于閉月羞花的貂蟬與楊貴妃。她的美是獨一無二的!她的美,令我陶醉,讓我魂牽夢縈!
請跟隨我共同穿過歷史的煙云,追尋那些美麗的文字,還原一個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特立獨行的美神——李清照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湖中荷花盛開,景色令人陶醉。李清照游覽至日暮,逞足了游興,開始奮力劃船,趕著回去,不想誤入荷花深處,驚動了一群正在棲息的鷗鷺。她的歡笑聲與驚呼聲仿佛依稀可聞,真是一個純真爽朗、機靈活潑的美麗少女啊。
“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沉水裊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海燕未來人斗草,江梅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濕秋千。”青春的情懷、人生的滋味漸漸潛入李清照的心懷。這時的李清照連“斗百草”的興致都沒有了,她足不出戶,默默地看著細雨打濕空空的秋千,真是一個有著無盡傷春情懷的大家閨秀啊。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婚后的李清照,丈夫趙明誠在外做官,少則小別數月,多則一年半載,即使是短暫的分別,也常常牽動李清照的離情別緒,于是便有了這些反復的詠嘆。從中,我看到了一位飽受相思之苦的深閨少婦。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國破家亡這一人生慘劇,使李清照在南渡后心情更加愁苦沉痛。“倦梳頭”“事事休”竟至“欲語淚先流”!這時的“愁”,已不是夫妻離別之“愁”,而是山河破碎的亡國之“愁”了!凄涼的文字中,我看到了一位身世飄零、不知該往何處去的亂世佳人。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對南宋的茍安、無心收復失地的可恥行為,李清照進行了有力的抨擊和尖銳的諷刺,激昂慷慨。從這飽含濃濃愛國之情的詩句中,我看到了一位“不徒俯視巾幗,直欲壓倒須眉”的女中豪杰。
捧起《漱玉詞》,回望千年前的風雨,我清晰地看到了那個高懸于歷史星空的美神——李清照。
點評
作者語意高妙,詞句斐然,從一首首李清照的詩詞中,讀出了一個“特立獨行”的美神,把李清照活生生地展現在了我們的面前。我們感嘆于作者的詩詞感悟能力,這與作者平日的積累是分不開的。作者引用的每句詩詞都是李清照的嘔心瀝血之作,從中,我們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李清照的思想情感,這是我們理解詩詞、感悟詩詞的根本。由此可見,閱讀就是與作者進行思想感情的交流與溝通。
【指導并置評:安寶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