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長的假期里,父母不放心我獨自一人在家,每天都要打幾個電話來關照我,對此我感到十分厭煩。“丁零零……”電話鈴響了。我不耐煩地拿起電話筒,電話那頭又傳來媽媽關切的聲音:
“倩倩,作業做完了嗎?”
“我早就做完了。”
“那你吃過飯了嗎?”
“哎呀,我已經吃過了!”
“記住,千萬別讓陌生人進來,看書別看太長時間,容易弄壞眼睛。我再重復一遍啊……”
“哎呀,媽媽,您就別重復了!”我急躁地說,“我又不是3歲小孩了,您以后盡量少打電話給我。好了,再見!”
說完,我就掛了電話。
過了一會兒,電話鈴又響了。這實在是太煩人了!
于是,我走到電話機前,望著這正響著煩人鈴聲的電話機,一狠心,伸手一把將電話線拽下來了。
“耶!太好了,我終于可以不用再聽那刺耳的鈴聲了!”我高興地蹦了起來。
屋子里沒有了電話鈴聲顯得安靜多了。我拿起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砰砰砰……”不知過了多久,門外傳來了敲門聲。我蹦蹦跳跳地跑去開門。
打開門一看,我不禁愣住了,站在我面前的居然是爸爸。他滿頭大汗,氣喘吁吁,臉通紅通紅的,豆大的汗珠正不斷地從額頭上冒出來,樣子十分狼狽。
“倩倩……倩倩……你……你沒事吧?”
“我怎么會有事呢?”我很納悶。
“那……那你沒讓陌生人進來吧?”爸爸還是上氣不接下氣。
“沒有啊。”
“那怎么每次我打電話都打不通啊!”
“我……”
我的臉紅了,想說的話都卡在了喉嚨口。
“哎呀!糟了!”爸爸看了下手表,便一陣風似的跑下樓去了,只丟下一句話:“我還得趕回去開會,你照顧好自己!”
我來到窗前,望著爸爸那遠去的背影,內心感到一陣陣的愧疚。
接著,我迅速奔向電話機,接上了電話線。此時,我心里盼望著能再次聽到電話鈴聲——那代表著父愛與母愛的鈴聲!
點評
本文作者用平實具體的語言,通過描述自己對電話鈴聲的感情變化,寫出了父母對其的關愛之情。作者善于運用對比手法來寫,如:父母的“關切”、焦急與“我”的“不耐煩”的對比,“我”“拽”電話線與接電話線的對比,“我”對電話鈴聲的“厭煩”與后來對電話鈴聲的“期盼”的對比,都較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指導并置評:鄭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