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信息通訊等新興戰略性產業是中長期關注與配置的重點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今年以來,資本市場對新興行業樂此不疲的熱情,已經暗示了中國經濟的前進方向。6月18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在出席第四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上表示,現階段我國要以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為重點,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跨越發展。此番表述中提到的“七大方向”,是發改委首次對外透露的。國家發改委正與有關部門一道開展調研,抓緊謀劃加快培育和發展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總體思路、重大任務、政策措施和相關規劃。
其實,今年以來,公募基金早就對新興行業垂涎三尺,表現為對中小盤股票的追捧。截至6月21日,代表大盤風格的上證50指數為1933點,基本上處于2009年5月份的區間,距離2007年4772點的“峰頂”,現在尚在半山腰。然而,代表中小盤的中小板綜指6月21日收報5703點,該指數在今年一路上揚,熱度不減,4月上旬就創下歷年來新高,達到6625點高位。盡管中小板、創業板的市盈率已經很高,但資本市場的關注點依然沒有改變。只不過因為4月16日以來的房地產調控,這一板塊才有所調整。
資本市場的選擇,與政策有著密切關系。政策一方面對原有的傳統產業加以調控,另一方面對新興的產業加以扶持,有壓有托,因此,資本市場順勢而為也是理所應當。
近來,不斷有券商看好新興產業。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程定華表示,新一輪牛市宏觀和微觀基礎正在萌芽狀態中,但是遠沒有達到成熟的狀態。戰略上應關注新興產業和大眾消費品行業,戰術上可以參與傳統行業的反彈。下一次牛市根基一定是由新興產業和大眾消費品構成的,而不是由傳統行業構成的。
華泰聯合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穆啟國指出,下半年A股投資主線,應該堅持結構轉型為主、傳統周期為輔的策略。在經濟增速回落背景下,消費優于周期,醫藥、基本消費是配置主線,在全球經濟領先指標回落條件下,降低依賴于外需的傳統科技股配置,超配政策支持、內需驅動的新興產業,及相關的上游資源和原料公司。
國信證券分析師亦表示,結合中國目前的現狀,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業都有機會,如擁有核心技術的高鐵等都可能成為未來產業升級的受益行業。一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電動汽車、信息通訊等受政策推動的新興戰略性產業是中長期關注與配置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