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病菌”為醫藥股帶來了中短線炒作機會,中期業績將使得醫藥生物板塊估值壓力有所減輕。
短短一個星期以來,一種來自南亞,號稱不懼怕絕大多數抗生素的“超級病菌”橫空出世,讓全世界陷入恐慌。就在這時,中國的A股市場上,醫藥板塊開始迅速爆發。在8月中旬,聯環藥業(600513)連續3天漲停,紫鑫藥業(002118)、錢江生化(600796)、安科生物(300009)、萊美藥業(300006)、海王生物(000078)等醫藥個股強勢上漲,并封住漲停。而西南藥業(600666)、中珠控股(600588)、健康元(600380)等個股的漲幅都在6%以上。
據海外媒體報道,僅僅替加環素和黏菌素兩種抗生素對“超級病菌”有效,而它對其他抗生素都具有抗藥性。然而,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如果投資者仔細審視中國的醫藥板塊,就會發現他們完全是“被利好”。公開資料顯示,替加環素是一種新型的四環類抗生素,別名丁甘米諾環素,國內目前尚處于臨床研究和申報生產階段。
正當醫藥板塊節節攀高時,萊美藥業已經主動發布公告,稱并未生產和申報“超級細菌”的治療藥物替加環素。從其他個股來看,且不說浙江醫藥(600216)等生產抗生素的上市公司被爆炒,連板藍根顆粒生產商白云山A(000522)、主營中藥生產的康美藥業(600518)、同仁堂(600085),也都“被利好”,股價不斷走出高位。
據機構分析師分析,“超級病菌”為醫藥股帶來了中短線炒作機會,但當股價持續上揚之后,那些業績增長潛力較弱的個股會出現一定風險。就已經公布半年報的醫藥上市公司中,3家虧損,33家盈利,其中31家業績同比增長,5家凈利潤下滑。
上海證券研究員彭蘊亮表示,從2005年初至20lO年上半年,中證醫藥指數的累計收益率達到410.20%,同期滬深300指數的收益率不過160.80%。同時,醫藥板塊也是5月唯一保持上漲的板塊。從產業鏈的發展來看,“超級病菌”會帶來三方面的投資機會:其一是基金檢測領域,如專業的檢測試劑和基因芯片等,其二是消毒器械大有可為;其三是原料藥公司受益。
從醫藥板塊估值來看,華泰證券彭海柱表示,截至8月上句,醫藥生物指數和滬深300醫藥指數的市盈率分別為41.67倍和24.12倍,同期上證綜指的市盈率為16.9倍。7月份以來,醫藥板塊出現恢復性反彈,絕對和相對估值重返高位,2010年中期業績將使得醫藥生物板塊估值壓力有所減輕,但醫藥板塊超額收益不如周期性行業。建議投資者謹慎應對短期操作,考慮有一定安全邊際的醫藥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