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融資難歷來是困擾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在當前金融危機蔓延的形勢下,重慶中小企業遇到了嚴峻挑戰,其中,“融資難”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首要問題。本文分析了重慶市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提出了解決融資難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重慶 中小企業 融資難 原因 對策
重慶市中小企業局數據顯示,重慶市中小企業達15.1萬戶,從業人員363.5萬人,占全市二、三產業就業總人數的41.9%。2009年1至9月,全市中小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3778億元,同比增長16.5%,高于全市平均數5.6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中小工業產值同比增長18.9%,高于全市平均數7.6個百分點,增長貢獻率102%。21個區縣規模中小工業產值增幅在20%以上,遠高于全市平均11.3%水平,中小企業成為重慶經濟恢復的主要動能。中小企業在促進經濟發展、緩解就業壓力、活躍市場、增加收入和擴大出口等方面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從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6月末,重慶市中小企業貸款余額達到2737億元,同比增長52%,增幅居全國首位;全市中小企業新增流動資金貸款25.5億元,占全市新增工業短期貸款的60%,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但從各家商業銀行了解到,2009年全年新增的貸款主要投放到政府平臺項目和國有大中型企業,小型企業、微小企業幾乎不是銀行支持的重點。因此,小型企業、微型企業也就沒有在這一輪貸款超速增長中分享到“貸款不難”的政策。 在當前金融危機的形勢下,地處內陸腹地的重慶市不同行業的經濟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重慶中小企業遇到了嚴峻挑戰,“融資難”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首要問題。究其根源,資金缺位、融資困難為當下全市中小企業生存與發展首要難題,融資難讓眾多中小企業身陷囹圄。
一、重慶市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
重慶市中小企業大多集中于汽摩零部件、紡織、建材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對技術和設備的依存度低,融資渠道主要以銀行信貸等間接融資為主,在融資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突出問題:
1. 銀行準入門檻高,貸款手續復雜
在重慶金融市場,國有商業銀行仍然占據主要地位,國有商業銀行從成本和效益的角度出發,對要進行信貸投放的企業設置了準入界限。一般而言,國有商業銀行的單筆貸款金額均在人民幣100萬元以上,對在此限額以下的貸款基本不予以考慮。即使是部分股份制商業銀行,雖然對外宣傳的口號是要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發展,但在實際操作中仍然傾向于做批發業務、做大客戶。所以中小企業要獲得銀行的支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小型企業基本無法得到銀行的信貸支持。
中小企業貸款存在“短、小、頻、急”的特點,目前商業銀行針對中小企業特點的信貸產品缺失,信貸審批權上收,貸款手續煩瑣,導致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高。
2.中小企業整體素質不高,制約了銀行貸款的發放
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國中小企業的整體素質不高,近年來經營效益持續下降,金融機構信貸風險過高,對中小企業的貸款風險較大,是部分商業銀行不愿涉足這個領域的重要原因。重慶市銀監局提供的數字顯示,截至2005年5月末,全市中小企業貸款余額為1980億元,超過貸款總額的50%,全市信貸不良率為9%左右,但中小企業貸款不良率超過13%。
重慶市位于內陸欠發達地區,由于中小企業多為處于成長期的企業,普遍經營規模小,產品、技術創新和能力不強,市場抗風險能力弱,土地、房產等有效抵、抵押物不足,基礎性資料缺乏,信息不透明,財務數據不準確、不真實、不完整,經營管理水平低,總體信譽度較低,很難達到商業銀行AAA信用等級獲取貸款,再加上其長期以來形成的家族式的企業文化,它們對于信息公開和共享確實存在著相當程度的抗拒,以致銀行很難用“常規”的辦法去評估其還款能力和信貸風險;再加上企業規模小,固定資產少,有效抵押物不足,從而使銀行更加感到風險控制之難。
3.中小企業多將短期貸款作長期貸款使用
融資難,但是融資后更難。幾乎所有的商業銀行都不會對中小企業提供長期貸款,通常都是一年以內的流動資金貸款,固定投資貸款不會提供。大項目貸款通常是政府背景的項目。一年流動資金貸款很難滿足投資需要。沒有固定資產投資貸款,企業只好把流動資金貸款作為固定資產投資貸款。如果到期還不了款,對于企業很大的壓力,銀行會降低信用等級,為了不降低信用等級,企業東拆西借,在實際操作中,很多企業采取對外高息臨時拆借資金的辦法,先還后貸,打銀行審批發放貸款的時間差,加大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和干擾了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
二、解決重慶市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對策
1.不斷提升重慶市中小企業整體素質
自身缺陷是中小企業產生融資困境的根本原因。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外部融資環境是其難以控制的。在這種融資環境還沒有改善的時候,中小企業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具體而言中小企業應該加快改革步伐,規范公司治理結構,強化經營者素質,實施科學化管理,健全財務管理制度,杜絕造假現象,遵循誠信原則,構筑良好的銀企關系,改變融資觀念,加強融資管理,依靠群體力量互幫互助,依靠業績吸引資金,依靠誠信取得貸款。從長遠來看,即使外部環境得到改善,中小企業自身素質的提高也是提高企業融資能力,解決企業融資難的根本辦法。
2.政府部門要加快相關建設
政府應該運用金融政策來強化和改善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從法律法規建設上來硬化對中小企業的融資制度安排,加大對金融機構的監管和服務力度,落實好現有優惠政策,加強銀行和中小企業的對接,對銀行為中小企業貸款實行獎勵。建立信用管理法規政策體系和中小企業“真信”服務體系,充分發揮這兩個體系的職能作用,增大“失信”企業的法制成本和道德成本,達到綜合整治社會信用環境、規范中小企業信用行為的目的。
3.銀行應重視中小企業業務,推動業務創新
工商銀行行長楊凱生表示,中小企業發展不僅關系到整個經濟發展,也關心到銀行自身的經營管理。工商銀行貸款的企業客戶中88%是中小企業,50%的貸款投放給中小企業[1]。 在2009年6月6日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主辦的“如何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國際論壇上,五大銀行行長表示,中小企業業務“有利可圖”,銀行要用創新的思維謀劃中小企業業務經營管理,在風險盈利等方面尋找好的平衡點。制定專門的客戶評價標準和準入范圍;產品服務方面,根據中小企業的需求開發新的產品,比如上下游企業相互擔保等等;為中小企業設立了創新激勵機制等。
4.努力拓寬融資渠道
我市中小企業融資渠道較窄,融資方式也較少,面向中小企業的資本市場很不發達,因此,大膽創新成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關鍵。
重慶正在建立一個功能完善的擔保體系,為中小企業貸款提供信用擔保。充分發揮信托公司的融資功能。強力服務金融創新,積極支持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融資擔保機構等投融資機構及相關中介機構的發展,服務中小企業融資;允許母子公司之間的合理資金流動,促進公司有效安排資金投入,服務市場主體資本運作。截至2009年末,重慶市擔保業得到空前發展,擔保公司數量已達126家,擔保公司的總注冊資本金超過100億元,達119.2億元,平均注冊資本9460萬元,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截至2009年末的累計擔保額為553.1億元,其中2009年實際擔保額355.6億元,為緩解重慶市中小企業融資難開辟了一條新渠道。重慶市正積極推進中小企業上市融資。通過以上措施,一定程度緩解了重慶市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為了更好的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大力盤活民間資本,鼓勵設立創業投資公司,建設中小企業資本市場,創新金融服務方式,發展多種資本市場,建立多層次、多種經營方式的金融體系,放手讓民營企業組建自己的中小銀行,服務特定區域的特定人群,也不失為一些有效的方法。
綜上所述,要解決重慶市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需要政府、銀行、企業以及全社會共同努力。如果能在借鑒國內、外良好經驗的基礎上,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拿出可操作的具體措施并加以實施的話,這一傳統問題必將得到良好解決,重慶市中小企業的發展也勢必達到一個新的境界 。
參考文獻:
[1]五大商業銀行行長:創新業務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 中國經濟網 2009.6.6
[2]陳玉鋒: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及對策分析 [ J ].當代經濟,2008(6)
[3]周少甫: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策略探討 [ J ].現代商貿工業,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