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商品包裝在運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物流越來越普遍化的今天,運輸中的商品包裝也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對癥下藥解決商品運輸中的包裝頑疾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關鍵詞]商品包裝 運輸 物流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交易活動的日趨多元化,商品運輸越來越呈現出其重要性,而保證在運輸過程中商品的安全不僅是重多物流客戶最為關注的運輸風險,而且是物流企業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重中之重。本文僅就商品包裝在運輸中的作用,現在物流企業商品包裝環節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提出個人觀點。
一、包裝在運輸中的重要性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品作為商品來開拓市場,占領市場,欲求強勁的競爭力,不僅要有好的內在質量,同時還要有好的外在包裝,兩者缺一不可。大量的實踐證明,質量良好的產品,如無良好的包裝,則會使產品在儲運過程中造成破損,使其使用價值降低,甚至完全喪失,從而無法實現商品的價值。運輸包裝應能使其產品在任何條件下處于穩定狀態而保持完好和完整。其具體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保護產品安全和完整
保護商品是包裝的重要作用。國際貨物買賣空間距離較遠、時間較長、加之運輸過程中氣候變化多端,為了保障被運輸貨物的品質不收損和數量完整,避免微生物、蟲害的侵蝕和破壞,防止如溫濕度、光線、有害氣體的影響,堅固的包裝可以防盜和減少損失。應根據不同貨物的性質和不同的運輸選擇適當的包裝。 便于產品流通。使包裝對產品在流通過程中起到便利作用有兩方面的含義,其一是便利作業,其二便于識別。
2.便于貨物的儲存、保管、運輸、裝卸、計數和銷售便利
商品包裝為運輸、儲存、裝卸、堆垛和計數提供了方便,為商品粉妝和混裝提供了可能性,有了包裝可將相近性質的商品防在一個包裝容器內,既提高工作效率,又節省包裝費用。包裝上可注明各種標志、商品的性能和特點、使用方法等,幫助消費者正確的使用商品。
3. 節省開支、擴大銷售、增加收入
包裝的合理和科學,可以最大限度地合理使用運輸工具的運輸能力,減少運輸艙容,節省運費,降低成本支出。 所以,產品包裝在運輸過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合理的包裝使產品在運輸過程中可以起到保護產品的作用。可以減少艙容,使貨物的運輸更合理化。可以使運輸者在運輸過程中按照包裝上的標志去堆放貨物。
二、運輸過程中商品包裝的現狀:
本文僅探討作為商品的運輸包裝即外包裝。
有些商品在運輸過程中,不需要包裝,但絕大多數商品,在運輸過程中,需要進行運輸包裝,按其包裝方式,可分成單件包裝和集合包裝。單件包裝,指貨物在運輸過程中作為一個計件單位包裝,常用的有箱、包、桶、袋、簍、灌等。集合包裝,是在單件包裝的基礎上,把若干單件組合成一件大包裝,以適應港口機械化作業的要求。如托盤、集裝袋和集裝箱。
除了傳統的包裝方式,包裝新技術新方法在當今社會層出不窮,如緩沖防震方法包裝、集合包裝、防竊啟包裝、兒童安全包裝、防偽包裝、保鮮包裝、真空包裝等等。設計師與制造商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如材料、容器構造、封裝工藝等),已解決商品在流通中的振動、沖擊、潮化、銹蝕、蟲咬、腐敗、竊失等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發展,出現了很多新包裝材料(尤其是復合材料)和包裝機械(尤其是自動包裝機),并采用了現代各種科學技術(如電子計算機技術等),使包裝達到了前未有的高水平,屬于現代化階段。
如上幾種包裝形式被很多物流企業使用著,為運輸中的商品安全和提高物流企業的生產力提供了重要前提,但是目前在我國,由于種種原因,商品在運輸中由于包裝環節出現問題的情形層出不窮:
1.個別企業在包裝的起始環節偷工減料,商品包裝“先天不足”。如,包裝物品質量不過關、包裝層次不足等問題,還有瓦楞紙箱原紙粘貼度不夠(尤其是遇水后),同時很少在瓦楞紙箱外面采用相應的防水性措施,造成了紙箱防潮性能較差。
2.尺寸設計上的不盡合理,中國的產品包裝在尺寸設計時應盡量與歐盟的托盤、集裝箱、柜臺尺寸相匹配,比如歐洲現在標準的托盤尺寸為1200*800(毫米)。
3.外包裝的外部標志遺漏或者標志模糊,導致運輸及裝卸時發生野蠻裝卸,致使運輸商品毀損或者減。
4.運輸過程中的不慎或意外事件給包裝造成損害。運載工具不清潔造成包裝污染。如承載過煤炭、化肥、農藥等物質后,對運載工具不及時清洗會對再次運輸的貨物造成損害或污染。運輸途中不加蓋篷布造成雨淋、日曬,這也會造成包裝破損、褪色、老化等,在運輸途中,尤其是長途運輸,必須要加蓋蓬布進行防雨、防日曬。
5.裝載方法不當造成的包裝損害,如①裝載貨物不實,貨與貨之間有空隙,在運輸途中造成貨物之間互相碰撞、摩擦。②裝載貨物倒置使內裝物液體滲漏對其他包裝浸泡和污染。③貨物在運載工具上的堆碼不當,使底層貨物承載過重,造成包裝破損。除此之外,商品在運輸過程中還有來自于汽車、火車、輪船、飛機等交通工具的振動等等,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此外,根據調研及有關資料分析,我國許多商品總成本中,物流費用已占到20—40%,每年因包裝造成的損失約150億元。
三、改進商品在運輸中包裝保證運輸中商品質量的策略:
為了保證運輸中商品的質量,提高物流企業的生產力水平,必須采用相應的新包裝形態:
1.根據商品的類型、尺寸及重量進行包裝設計,并特別注意保護產品的脆弱部件。商品包裝要實行“對號入座”原則,同類商品采用同樣包裝材料,包裝材料必須保證質量,否則由于包裝質量導致商品損毀便是得不償失了;不同的商品選用適宜的包裝材料,并根據運輸方式,運輸時間、運輸過程中的溫度和濕度等做個別調整。還要特別注意特殊商品的脆弱部件,要加大包裝的層次或者選用更適宜的包裝材料。同時要注意緊跟世界包裝潮流,盡量選擇環保型的包裝材料,并注意包裝材料的再利用。
2.包裝完整,箱面標志清楚。貨物的運輸包裝一般應完整、滿裝、成型。內裝貨物應均勻分布裝載、排擺整齊、壓縮體積、內貨固定、重心位置居中靠下,對龐大的產品應考慮拆裝,以使拆裝后的體積小于原來整體產品的體積或滿足運輸工具裝載的規定。同時在箱面應印刷必要的標志,以方便理貨,識別和引起應有的注意。如當某種原因發生貨、單分離時,就可根據包裝標記來加以辨認;對某些有防護要求(防潮、易碎、易燃等)的包裝件,則可根據相應的標志,對其進行合理的操作。
3.完善包裝設計體系。共性化原則是世界發展潮流。對于包裝的結構、尺寸、緩沖材料的選擇都應該有一定標準,在盡量節省運輸成本的同時,實現國內、國際之間,海、陸、空之間的聯運。
4.商品包裝應具有合理的強度。包裝商品在運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經受多次的搬運、裝卸等機械或人力操作,包裝商品的結構強度應能適應這些操作而不損壞。同時需考慮運輸過程中的各種嚴酷環境條件,如氣候、生物、機械等對包裝結構及材料的劣化與侵蝕作用,避免包裝結構強度降低,從而損壞內裝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