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國期貨市場作為資本市場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現代市場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獨特作用。如何有效防止市場操縱,規范市場運作,確保市場流動性和價格信息的真實有效,是建立一個健康的、持續發展的市場面臨的需要很好解決的重要課題。加快健全法規制度,加強市場監控,有效防范市場操縱風險,保護投資者利益是期貨市場各個要素共同努力的方向。本文介紹了期貨市場操縱的各種表現形式,探討了市場操縱行為不斷發生的深層次原因,并提出了相關對策建議。
[關鍵詞] 期貨 市場操縱 防范措施
我國期貨市場經過十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已取得長足進步,期貨市場運行越來越規范。但回顧我國期貨市場的發展歷程,不應忘記和忽視這樣的事實,價格操縱、惡性逼倉等違規事件屢有發生。如從早期國債期貨的“327事件”、鄭州的“綠豆風波”、上海的“膠合板事件”、蘇州的“紅小豆事件”,到今年來在橡膠、大豆、小麥等期貨交易中出現的各種“異?!辈▌?。這些價格操縱行為導致了期貨價格信息嚴重失真,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功能不復存在,套期保值者和一般的投機者處于難以預料的巨大風險之中;同時,還可能對整個社會和經濟發展產生極為嚴重的影響,甚至引發金融危機。
一、市場操縱的定義及其主要表現形式
1. 市場操縱行為的定義
我國“期貨交易管理暫行條例” 中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有下列行為之一,是為操縱期貨交易價格:
(1)單獨或者合謀,集中資金優勢、持倉優勢或者利用信息優勢聯合或者連續買賣期貨合約,操縱期貨交易價格的。
(2)蓄意串通,按事先約定的時間、價格和方式相互進行期貨交易,影響期貨交易價格或者期貨交易量的。
(3)以自己為交易對象,自買自賣,影響期貨交易價格或者期貨交易量的。
(4)為影響期貨市場行情囤積實物的。
(5)有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操縱期貨交易價格的行為的。
2. 我國期貨市場操縱行為的主要表現形式
(1)囤積
囤積是商品期貨與現貨間最常見的操縱行為。所謂“囤積”是指操縱者控制或支配可供交割的現貨商品數量,壟斷商品價格。
(2)以交易行為影響價格
由于期貨合約交易價格是由買賣雙方公開競價來決定,而且具持續性,其產生的價格信息一般均會被作為現貨商品報價或簽訂買賣合同的重要依據。因此,如果對于商品期貨價格加以操縱,即可從現貨商品的交易或其他相關商品中獲取巨額利潤。
(3)散布謠言,影響擾亂市場,企圖從價格變動中獲利
(4)分倉、借倉、移倉
價格操縱者為超過交易所的持倉限制進行大量建倉,分多處利用其他會員席位或者其他客戶名義建倉,企圖隱藏自己的交易行為,影響期貨價格或相關商品的現貨價格。
(5)不以成交為目的或明知申報的指令不能成交,仍惡意或連續輸入交易指令企圖影響期貨價格,擾亂市場秩序或轉移資金。
(6)對客戶保證金不做分賬管理,挪用客戶資金,冒用客戶賬戶交易,以操縱市場價格。
二、我國期貨市場防范操縱的主要措施及存在的問題
面對我國期貨市場發展初期的混亂局面,在中國證監會的直接領導下,1994年至1999年的6年間先后進行了兩次清理整頓,并在此基礎上,于1999年9月1日正式實施《期貨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及配套的四個辦法。各期貨交易所均依據《條例》和配套的管理辦法制定了大戶持倉報告制度和限倉制度為主的持倉管理制度、保證金管理制度以及市場異常波動事的緊急措施等加強了對市場操作的監控,防范市場風險。
但是,目前這些管理辦法和風險控制措施仍然存在不足。如在持倉管理方面,一是持倉報告和檢查標準等規定較為寬松。二是現有制度規定沒有體現出對持倉的動態管理,使市場主體無法主動地動態跟蹤防范市場風險。
三、對我國期貨市場操縱的防范措施建議
1. 推進保證金制度的改革
為了片面追求交易量,部分經紀公司不遵守國家法規,以降低客戶保證金的形式吸引客戶,甚至在保證金不足的情況下允許客戶進行交易,這就給期貨市場操縱風險的管理帶來了隱患。針對這些問題,證監會日前在保證金封閉運行的基礎上,提出“銀行管錢、公司管賬、交易所管交易”的新的保證金管理改革方案,加強了對期貨公司合規收取客戶保證金的要求,進一步約束大戶分倉行為,減少市場操縱。
2. 完善大戶報告制度
我國期貨市場早已推行了大戶報告制度,但只存在于期貨交易所的有關規則中,這種大戶報告制度僅處于向交易所報告的階段,為了不斷提高期貨市場監管水平,有效打擊市場操縱行為,監管部門必須要求實行真正意義上的賬戶實名制,將大戶向交易所報告、向監管部門報告與向市場參與主體報告相結合,完善大戶報告制度。
3. 解決交割環節存在的問題
與國外成熟期貨市場相比,我國期貨市場在發展的初期階段,交割環節存在一定的壁壘,這種情況割裂了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的有機聯系,使期貨市場發現價格和規避風險的基本功能的充分發揮受到影響。
4. 加強國際合作
在完善我國期貨市場監管體系的同時,加強國際間的合作,推出信息共享系統,防止出現跨市場的系統風險,讓企圖操縱市場的投機分子在各個市場上都無機可乘,是防范期貨市場操縱行為,提高我國期貨市場監管水平,促進我國期貨市場平穩運行的有力保證。
參考文獻:
[1]劉志超,彭剛,熊軍等: 境外期貨交易[ M ]. 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5.
[2] 蔡 奕:英國關于市場操縱的立法與實踐[ J ]. 證券市場導報, 2005(2): 11-17.
[3] 何基報 徐洪濤:市場操縱行政法律責任構成要件比較研究[ R ]. 深圳證券交易所綜合研究所研究報告,2006.
[4]賀 濤: 中國期貨市場研究. 科學出版社199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