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財產是各國珍貴的特殊財產,文化財產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因而受到各國法律的保護。在保護文化財產的國內體系中,規范文化財產市場同樣起到重要的作用,因而尤其值得關注。本文從目前我國文化財產市場的缺欠談起,對如何規范我國文化財產市場提出建議,希望對我國的文化財產保護事業有所幫助。
[關鍵詞]文化財產 文化財產市場 監管 文化財產黑市
建立合法透明的正規文化財產市場,是逐步消滅文化財產黑市交易并保護文化財產的最有效手段之一。通過合法正規的文化財產市場,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消化國內外對我國文化財產的正常需求,從而使收藏者放棄購買來歷不明的文化財產;另一方面正規的文化財產市場便于政府有效的進行監督和管理。事實上隨著我國國力的不斷強盛,已經有國外學者認為,我國必然會成為文化財產市場國之一。因而完善并發展我國的文化財產正規市場更是大勢所趨。
2002年《文物保護法》第一次通過立法明確了私人可以合法擁有文化財產的五種方式,并且規定依法設立的文物商店和拍賣公司有權合法的經營文物。問題在于,目前我國的文化財產市場還遠遠談不上規范和透明,主要有幾下幾點問題:
其一、目前我國允許的文化財產經營機構有文物商店和拍賣公司。但實際上,未經批準的所謂舊貨市場、舊家具市場等都堂而皇之的在經營文化財產,這幾乎就是一個公開的文化財產黑市,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北京潘家園市場。有北京市朝陽區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員反映,在潘家園市場出售的舊貨有50%屬于文物,有30%屬于禁止流通的珍貴文物。目前潘家園市場已經成為了北京一個著名的旅游景點,很多珍貴的文物都被外國人買走并流失海外 。在這類舊貨市場中,出售文化財產根本沒有任何登記程序,文化財產的來源根本無法知曉,其中一部分甚至是來歷不明的偷盜和盜取物品。對于這一類的市場,目前文物保護部門根本無法進行有效的監管,不僅給盜墓,盜掘者提供了巨大的市場和刺激,同時嚴重破壞了正規的文化財產市場,導致大量文化財產的外流,因而危害巨大。
其二、即便是正規的文物市場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其中最嚴重的問題是拍賣公司從征集到拍賣的全過程都缺乏有效的監督,暗箱操作嚴重 。使得目前大量的贗品出現在拍賣市場。而真品一方面被拒絕在市場之外,甚至有部分拍賣公司誘導出賣人并底價收購。導致很多購買人和出賣人都對正規的文化市場失去信心,從而熱衷于黑市交易。不僅如此,目前的拍賣市場還存在著不具備文物拍賣資格的公司違規買賣,變相洗錢等弊端,嚴重阻礙了我國正規文化財產市場的運作。
其三、贗品猖獗。目前,包括拍賣公司和舊貨商店都充斥著大量的贗品。我國文化財產的偽造歷史悠久,技術更是已經登峰造極。贗品的充斥對正規文化財產市場的沖擊和破壞力極大。但問題在于,目前鑒定我國的偽造文化財產的難度相當大。并沒有嚴格的科學標準能夠鑒定文化財產的真偽,真正有能力的鑒定專家又非常罕見。而贗品制造的技術卻不斷更新,因而目前大量的贗品登堂入室,甚至被拍賣出天價,嚴重影響了文物市場的公信力。
綜上所述,作者提出關于規范文化財產市場的幾點建議:
1. 降低文物商店的準入門檻,合理放開市場。目前我國對文化市場采取嚴格的限制,只有經過批準的文物商店和拍賣公司才能進行文物經營。但文物商店和拍賣公司都有非常高的準入標準,使一般的藏家根本無法設立。目前的文物商店也根本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文化財產流轉需求,反而繁榮如潘家園之類的違規舊貨市場。因此,逐步降低文物商店的準入標準,合理放開市場,同時徹底清除目前的違規的舊貨市場,不僅能夠有效的加強文物保護單位對市場的監管,而且能夠有效的滿足正常的文化財產供需要求,對完善和透明我國文化財產市場有著積極的意義。
2.規范和治理文化財產拍賣市場。如同前文所述,目前的文化財產拍賣市場實際已經病入膏肓,急需治理。具體措施包括加強對拍賣流程的監管,杜絕黑箱操作;對違反規定進行文化財產拍賣的公司給予處罰直至將其清除出拍賣公司行列;強化對拍賣物的鑒定工作,防止贗品登入拍賣市場等等。
3. 加強我國對文物鑒定工作的投入。目前我國鑒定的主要手段還是憑借專家的經驗,并沒有客觀的科學技術和標準可以直接鑒定真偽。諸如碳十四鑒定之類的科學標準早就被偽造分子攻克。因而加大科研力量,研究出準確的客觀鑒定標準,對我國將來文化市場的發展同樣有著重要的作用。
4. 我國儲藏量較多且不具有代表性一般國有文化財產應當被允許流入市場。目前我國禁止國有文化財產的買賣。但事實上,允許拍賣一些儲藏量很大的且不具有代表性的一般國有文化財產是有著很多積極的意義的。
其一、這類文物我國收藏較多,且并非珍貴的文物,但每年保存和保養支出卻相當龐大。很多這類文物甚至被隨意的擺放在倉庫,并且也沒有得到很好的保養。與其這樣,不如流入民間收藏,相反會獲得更好的保存和保護。
其二、通過這部分文物出售的資金可以劃入專項的文物保護基金,從而更有效的保護我國的文化財產。
其三、將這部分文化財產流入市場能夠合理的消化一部分對文化財產的需求,從而打擊黑市文化市場。由此可見,出售部分儲存量大且不具有代表性的國有一般文化財產對我國文化財產事業有百利而無一害。
參考文獻:
[1]陸建松著:《文物災難備忘錄———當代中國文物犯罪與防治》,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