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總結近些年來高等職業教育公共課教學的相關經驗和教訓,引進、消化并吸收國際上最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提出了外語類高職院校日語公共課教學模式的新觀點,并對實施此種教學模式改革的方法進行了深入探討,使之能夠更好地適應當前環境下的日語公共課教學的實際需要。
[關鍵詞]外語類高職院校 日語公共課 教學模式 改革
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奧運會及世博會的成功舉辦,我國的國際化進程在不斷的加快,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掌握職業技能的同時,外語也成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必備要素之一。作為外語類高職院校,在注重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和英語能力外,還應使學生掌握第二外語,這也是外語類高職院校區別于其它類型高職院校的顯著特色。同時,第二外語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近年來,隨著中日兩國交往的日益深入,日語學習在中國呈現出許多新氣象。在各高校外語課程體系設置中, 日語成為諸多外語專業學生首選的第二外語科目。為實現復合型應用人才的培養目標, 深化教學體制的改革, 教學模式的創新就變得越發關鍵。正確引導學生們完成角色的轉變, 使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夠盡快的適應崗位職業環境,畢業后既能在工作崗位上應用日語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是我們既定的教學目標。因此,面對零起點的學生,要在有限的時間里使他們的日語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就要求我們要在借鑒以往傳統教學方式的基礎上,充分認識學生現狀及學生未來發展的目標定位,努力探索一條新的教學的途徑。
一、外語類高職院校日語公共課教學模式改革創新點的提出
隨著教學經驗的不斷積累,結合外語類高職院校“職業教育”的特色,筆者認為外語類高職院校日語公共課教學的模式可以設定為:2學期基礎日語教學+1學期專業日語教學(暫定為3學期日語公共課教學設置)。
這種教學模式不但可以為學生打下堅實的日語語言基礎,同時可以結合學生所學專業,進行針對性的訓練,使學生在畢業后能夠盡快運用日語來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二、外語類高職院校日語公共課教學模式改革的具體實施方案
1.教學內容方面
教學改革的重點是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改革的關鍵是教材。教材是教學的依據,其質量高低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符合教學目的、具有較高科學性的統一教材,將對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合格的外語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大多院校的日語公共課都選用《大家的日語》、《標準日本語》等作為課堂使用的主體教材,這些教材在單詞、句型、會話方面講述詳盡、知識體系循序漸進,為培養學生對日語的初步應用能力起到了關鍵作用。因此,在日語公共課的前兩學期,我們盡量以這兩套教材為依托,重視基礎教學,打好外語基本功,為第三學期的日語專業教學奠定良好基礎。
針對第三學期的專業日語教學,我們要結合學生的所學專業,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盡可能多的教授一些專業術語,并進行情景對話練習。如:酒店服務專門用語、導游講解專門用語、空中乘務專門用語等等。但是,目前針對職業院校學生的專門日語教材不是很多,所以這就需要老師針對自己所教學生專業的實際情況,總結出一套適合本專業學生學習的講義及課件,幫助學生掌握相應的專門日語。
2.教學方法方面
采用適應形勢發展的新的教學形式。例如:在教學中要因材施教,采用聽說教學法、情境教學法、自主式教學法等多種模式,提升教學效果。
(1)聽說教學法。作為高等職業院校,我們的教學培養目標注重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因此,聽說教學法首當其沖的應用于日語公共課的日常教學中。聽說教學法以口語第一、聽說領先、變換操練為特點,靈活應用于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不斷的練習中,逐漸擺脫“聾啞日語”的尷尬狀況。
我們舉例說明聽說法的操作步驟。如在酒店情景日語中,學習“如何預訂酒店”的口語課時,我們按照聽說教學法的步驟操作是這樣的:先將課文對話錄音播放給學生聽,可以反復幾次,并帶領學生一起朗讀會話,直到學生能夠復述對話。接下來讓學生分組練習對話。之后老師要啟發學生調換句子中的一些詞語,比如把預訂客房的“單人間”換成“雙人間”等,再進行靈活練習。再接下來就是利用學生已經練習得比較熟練的關鍵結構組成不同的對話來練習,并鼓勵學生到臺前表演會話,以達到熟練掌握及靈活運用的目的。
(2)情境教學法。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針對職業教育的特色,我們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以酒店前臺、機艙服務、導游講解為具體情境,練習學生在實際工作中日語的應用能力。
情境教學法具體方式可分為:
①生活展現情境
即把學生帶入社會,帶入大自然,從生活中選取某一典型場景,作為學生觀察的客體,并以教師語言的描繪,鮮明地展現在學生眼前。針對我們的專業定位,我們可以把學生帶入酒店實訓室、模擬機艙等,來進行實地語言的演練,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里,掌握應用日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②圖畫再現情境
圖畫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圖畫再現課文情境,實際上就是把課文內容形象化。課文插圖、特意繪制的掛圖、剪貼畫、簡筆畫等都可以用來再現課文情境。結合現代化教學設備,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制作相關PPT,來幫助學生記憶單詞及課文等。例如在旅游系的日語公共課教學中,我們可以把各個景點的圖片做成PPT,讓學生來扮演導游員并根據圖片被容進行講解。
③表演體會情境
情境教學中的表演有兩種,一是進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進入角色”即“假如我是課文中的××”;扮演角色,則是擔當課文中的某一角色進行表演。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學生自己進入、扮演角色,親身體會課文中的角色的語言特點,同時還可以加強同學之間的協作交流,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
(3)自主式教學法。又稱為自主學習模式,其基本程序是:設置情境─激發動機─組織教學─應用新知─檢測評價─鞏固練習─拓展與遷移。它的構成要素有:參與、嘗試、體驗、結果。此種教學模式可以讓我們的課堂活躍起來,在師生共同參與的活動中,潛移默化的掌握新知識。
此種教學法的突出特點是從學生的角度、 興趣和需要設計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不是被動的學習,而是主動參與、設計教學內容。可以把班級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大家共同準備各種形式的教學材料,并在課堂上進行分享學習,最后教師要給與相應的評價及指導。通過不同的活動形式,使學生在學習實踐的過程中得到綜合鍛煉。
3.教學手段方面
教學手段是師生教學相互傳遞信息的工具、媒體或設備。傳統教學手段主要指一部教科書、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幾副歷史掛圖等。現代化教學手段溶聲音、光色、情景于一體,視聽并舉,動靜兼備,改變了以往傳統的以教師口授作為傳播信息的教學方法,把教科書中死的知識變成活的知識,這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可以使用錄音機、投影機、計算機、VCD機、DVD機等應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對教材的重點、難點內容,授課教師通過采用慢放或重放的方法,幫助學生記憶和理解。多種電化教學媒體各有所長,教師應從實際出發,既考慮實際需要,又要考慮即有可能,創造性地靈活運用,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出各種電化教學媒體的最大效能,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
綜上,外語類高職院校日語公共課教學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既定方針,堅持培養適應市場需求,以就業為導向、能力為本位的技術型、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在實施教學的整個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每位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盡最大限度挖掘和調動學生的學習潛能,不斷提高、完善日語公共課教學的內涵,讓學生在學習中鍛煉技能、提高能力,為他們的未來的就業和今后的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顧玉波:高職公共日語教學方法初探——如何激發學生對日語的興趣. 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5.8
[2]呂永貴:職業教育現代教學方法體系的構建. 職業技術教育, 2000(22)
[3](日本)株式會社. スリーエーネットワ-ク. 大家的日語,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9.6
[4]韓 雪:高職院校日語專業視聽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索. 職業技術, 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