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商業促銷形式多種多樣,在增加企業競爭力的同時,必然會出現一些稅收與會計的風險,本文針對當前出現較多的一些促銷方式分析其存在的稅收與會計風險,為企業在選擇促銷方式時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 商業促銷 稅務 會計 風險分析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各種促銷方式紛紛出現,其中較為普遍的有:折扣銷售、以舊換新、銷售返點等。這些銷售行為在為企業擴大銷售,增加市場競爭力方面都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由于這些促銷方式造成的凈資產流出很難取得合法的發票,因此會出現一些稅務和會計上的風險。
一、折扣銷售的風險
折扣銷售一般是指銷售成交以前允諾給予購買方一定比例減讓的優惠,稅法規定如果銷售額和折扣額在同一張發票上分別注明,則可以將發票上注明的折扣額扣除后的余額作為銷售額計算增值稅;如果將折扣額另開發票或者不開發票的,則無論財務上如何處理,均不得扣除折扣額后計算增值稅銷售額。
1.銷售時在同一張發票上注明折扣的風險
企業在銷售時若在一張銷售發票上注明折扣額,根據稅法規定,購買方要求按扣除折扣額的金額作進貨處理,銷售方可以直接按扣除折扣額的價格作銷售。從增值稅理論上看,一件商品不論經歷多少流轉環節,各環節增值額之和,應等于該商品在進入消費前的最終銷售價格。銷售方沒有將折扣額記銷售,進貨方也沒有記進貨,增值稅的鏈條沒有中斷,不會造成增值稅的流失,企業采取這種促銷方式基本沒有稅收上的風險。
2.對折扣額不開發票或者另外開發票的風險
企業在銷售時只要不在同一張發票上注明,進貨方是不應該按減除折扣后的金額入賬的,所以稅法規定銷售方的銷售額不允許扣除折扣,否則會造成增值稅的流失。銷售方的銷售額不扣除折扣,企業銷售時按總價格記入了銷售收入,也就反映到了利潤,給出的折扣實質上出現了凈資產的流出,當然應該作費用列支,銷售方對這些折扣的會計處理時應該是:
借:營業費用
貸:銀行存款
這張憑證就很難有合法的原始憑證(發票),因為購買方取得折扣是否應該交流轉稅,按什么稅目交稅,稅法上沒有明確,開發票是要交納流轉稅的,既然稅法上對這種購貨方取得的折扣沒有具體的規定,也就無法正常開出發票。
3.銷售時直接按扣除折扣后的金額記入銷售額的風險
商品零售企業在折扣銷售時往往直接按扣除折扣額的金額開發票或不開發票直接按扣除折扣額的金額入賬,由于記入銷售收入的金額會遠遠低于標明的原價,還會面臨另一種稅務風險:被稅務機關按價格明顯偏低來調整。
二、以舊換新銷售的稅務風險
以舊換新銷售是商家要求消費者提供同類的舊貨來換取新產品,支付差價的一種促銷方式,這種方式對擴大內需、環境保護等都有重大意義,是國家在2009年開始大力提倡的一種銷售方式。按稅法規定以舊換新銷售一律以新貨物的價格記銷售,舊貨物的折價不能沖減銷售。銷售方對以舊換新業務的會計處理為:
借:庫存商品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取得的庫存商品(舊貨)是不可能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不能作進項稅,假設商家對舊貨進行重新加工、修理后銷售,按稅法規定應該按全部銷售額計算交納增值稅,購進時沒有進項稅,舊貨價值隨著加工修理的進行而轉移到產品銷售額中,銷售時按全部銷售額計算交納17%的增值稅,負擔顯然太重。
我國以舊換新這種促銷方式主要出現在商品零售環節,得到促銷利益的主要是消費者,一般流轉稅主要適用于經營行為,消費者不會成為流轉稅的納稅人,以舊換新銷售取得的舊貨以及促銷的損失不會取得任何發票,會計上作為費用列支或者作為庫存商品入庫沒有發票,稅務機關不應該嚴格監督。
三、銷售返點促銷的風險
銷售返點一般是指銷售方為了鼓勵購貨方在數量上多購買本企業產品所給出的折扣,這種銷售方式由于是在對方購買本企業產品達到一定數量后才給出的折扣,這些折扣就不可能在一張銷售發票上注明,按稅法規定就不能扣減銷售額。對折扣額銷售方的會計處理應該為:
借:營業費用
貸:銀行存款
這張記賬憑證的原始憑證的取得有許多困難,進貨方取得這些折扣的流轉稅規定存在一些模糊:《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商業企業向貨物供應方收取的部分費用征收流轉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4]136號)規定,商業企業向供貨方收取的與銷售數量、銷售額沒有直接聯系,且向供貨方提供了一定的勞務的收入應按造營業稅稅目稅率納稅,有直接聯系的要按造平銷返利業務處理,轉出進項稅,商業企業向供應方收取的各種收入,一律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總之,商業促銷的形式有很多,各種形式又各有利弊,當前的稅法規定也存在一些不夠明確的地方,會計處理時就會出現記賬依據的不確定性,我國企業所得稅法又規定“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允許在計算應稅所得額時扣除。”這樣企業對外的支出,會計核算是否一定要以發票為依據就模糊了。商家應該了解各種促銷方式的風險,為有效的運用促銷方式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唐宗春:對返利銷售行為會計處理的思考.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8,(3)
[2]王 瑤:稅法.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0.
[3]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商業企業向貨物供應方收取的部分費用征收流轉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4] 136號
[4] 胡燕靈 桑立霞: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5]http://www.chinaacc.com/new/63_67_/2008 _12_18_lu0629243451812180026766.shtml,《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