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點剛過,漢口二曜路一所不起眼的房子里就已經人頭攢動。
還有些一臉失望的人從房子里走出,他們剛剛被告知:今天的號已經排完了,如要掛號,明天請早。門口,有倒賣號的“黃牛”在徘徊:“30元一個號,要不要?我早上四點鐘就起來排的。”
事實上,這是一個中醫門診。
總共兩間房,都彌漫著淡淡的中藥味。外面稍大的是藥房兼掛號等待處,隊伍早從房間里蔓延到了狹長的樓梯過道里。靠里稍小的房間里,一個滿頭銀發的老人正在施診。他叫康高秀,江湖人稱“康神醫”,這里的人都是沖他而來。深圳、上海、江西、漯河、香港……他們來自你能想象到的中國版圖上的各個方向。
21天救活賀子珍
康高秀,78歲,祖籍山西。父親是上黨十九縣的名醫,他和兩個哥哥在父親熏陶下,少年即學醫。
16歲參軍轉業后,康高秀扎根武漢,在武漢市中醫院從事黨務和醫務工作。但真正讓他名聲大噪的是進京參與搶救賀子珍。
1979年12月深冬,時年47歲的康高秀被國家保健局緊急召喚進京,這才聽說是賀子珍半身偏癱,同時伴有肝硬化、肺氣腫及糖尿病多種重疾纏身,在北京301醫院住院搶救。
當年賀子珍68歲,病榻上的她神志恍惚,口舌腫脹,無法言語,301醫院已下過幾次病危通知書。康高秀為其切脈后,斷定為實癥、郁癥,開出了以至寶丹和羚羊勾藤湯為主的第一劑藥,3天就出現奇效:賀子珍口舌腫脹的狀況明顯好轉,已能開口講話了。隨后他和多路專家會診后,繼續開出草藥煎服。賀子珍的病情果然一天天好轉,21天就能下床走路了。
經此一役,武漢有個“康神醫”的消息就不脛而走。
治病有“三絕”
1988年,康高秀退休后,參與籌建武漢市名老中醫專家門診,當時在勝利街,后來又幾經變遷,就成了現在的“老衛協第三門診部”。
行醫50多年,熟悉的人都知道高康秀治病有三絕:一是治不孕不育,二是治腸胃病,三是治黃褐斑、雀斑。這三樣病在高康秀手上的成功率令很多行內人都驚訝。
這三樣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的病癥,怎么會同時擅長呢?
“中醫是把人看做一個整體,很多病看起來千差萬別,但歸根結底原理是相同的。”康高秀說,《黃帝內經》里講,“治病要訣,在明氣血。”這三樣病的治療實質上都是通氣活血化瘀。傳統中醫認為,氣為陽血為陰,二者協調運化方是身體的根本。
康高秀進一步解釋說,不孕不育實質上很多是由于宮寒腎虛造成的,可以采用溫宮補腎化瘀的方法化解;而胃腸病多與飲食有關,所以要健脾利食祛瘀;黃褐斑、雀斑則是血液里的濕熱之氣集中到皮下代謝不了才產生的,治療方法同樣要活血化瘀加快代謝。“只要祛瘀成功,氣血順暢,很多毛病就自然好了。”
父親留下800個手抄秘方
事實上,康高秀沒有上過正規的醫科院校,他的這一身醫術全靠家傳。父親把一生的從醫經驗總結成了一本秘笈傳給康氏三兄弟,里面記錄了800多個方子,全部是工工整整的小楷手抄。
“和西醫依靠化驗數據的精準分析不同,中醫更多的是依靠類比推理,這就需要經驗累積,要依靠很多前人留下來的方子。”康高秀不諱言,他的醫術受父親傳下來的方子影響很大。所以這些方子也被他視為至寶。
但是,隔了這么長的時間,又要面對不同的患者,那些古方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
面對記者的疑問,康高秀笑笑,“那些方子是基礎,但是具體的用藥和用量則要根據現時的情況斟酌加減,因人制宜,因病下藥。”
他舉例說,比如中醫上常用的羌活這味藥,它的功能是止痛,依據古方,只能用10克的話,現在就要用20克,把量加大一倍。原因很簡單,原來的羌活都是野生的,很細小,被稱為蠶羌,切開斷面有像蠶一樣的花紋,藥性重。而現在的羌活都是人工種植的,個大,被稱為大頭羌,但藥性卻減弱了。
即便是同樣的方子,同樣的藥材,對不同的人也要靈活變通。比如,給大領導或者大老板看病,藥量就要重一些,因為他們平時的貴重藥和補品吃得多了,抗藥性也就強了很多;而給農民,藥量就要輕一些,他們平時吃藥少,抗藥性也弱一點。另外,年齡體型的不同,也會有用藥的不同。同樣的病,給胖子的藥里就要加黃芪之類的補氣藥,而給瘦子的藥里就要加生津的麥冬、花粉之類,而給小孩子就要加健脾胃的藥。
“這實際上就是中醫講的辯證論治,所以學中醫是要有悟性的,前人留下的方子再好,還要自己去摸索變通。”康高秀說。
吃肥肉也能養生
每天上班,康高秀都是穿西裝打領帶,然后再罩上白大褂,頗為講究。他有一百多條領帶,每天都要換著花樣打。他說這是受父親影響,看病要隆重其事,這是對自己的尊重,也是對病人的尊重。
今年已78歲的他,滿面紅光,每周二四六上午,他要看五六十個病人,自己還帶了幾個徒弟,藥房里的很多藥材也要他親自過問把質量關,同時他還在倒騰著傳統中藥材劑型改革的事,生命力旺盛得很。
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去公園快走半個小時;晚飯過后,再散半個小時的步。康高秀的生活很有規律,他把這歸結為自己養生的法寶。《五言真經》有云:“竹從葉上枯,人從腳上老,天天千步走,藥鋪不用找。”“人的衰老往往是從腿部開始,所以要多走走,鍛煉腿。”
身體要動,腦子也要動。“不要自己把自己當老人看。”平日里,康高秀嗜好看歷史書和醫學書。書看多了,他的想法也比別的中醫活躍得多。先是把傳統中藥材做成膠囊,后來還和女婿一起成立了個中醫藥研究所,主攻把傳統中藥方用以制造現代化妝品。
不過康高秀還有個養生秘密就是,他每天吃飯無魚肉不歡,尤其愛吃肥肉,每周餐桌上一定要有兩頓肥肉,梅菜扣肉、粉蒸肉……一次吃半斤,平時餐餐有魚。“都說吃肥肉不利健康,容易血脂高,但我堅持自己的觀點,血脂高是因為代謝不暢,如果氣血順暢代謝好了,吃肥肉也能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