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確山縣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工作方法,實行了“一線工作法”、領導分包法和定期匯報制度等,要求干部“情況在一線了解,問題在一線解決,工作在一線落實,成效在一線檢驗”,做到“四親自”,即工作親自布置,問題親自排查過問,矛盾糾紛親自協調解決,落實工作親自催促督辦,變機關辦公為一線辦公,真正把工作落實在一線,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實行這一方法后,轉變了干部作風,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排查和解決了影響發展的一些現實問題,促進了經濟社會和諧良性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深入調研,一線了解情況
為促使干部沉下身心,觸及具體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真正把阻礙發展、影響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找出來,把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關注的焦點問題查出來,并千方百計地給予解決,縣委、縣政府要求全縣所有縣處級領導、縣直科級、鄉鎮股級以上干部,每人每月集中10天的時間下駐基層,縣處級領導下駐到鄉鎮,鄉鎮干部下駐到村組,縣直單位干部根據工作性質和服務對象的不同,下駐到鄉鎮、村組、企業、學校或下級單位。下基層的干部要吃住在基層,每月在基層的有效工作時間必須保證一周以上。為避免調研的盲目和無序,根據全縣工作重點,縣委、縣政府統一安排每月領導干部下基層的時間和開展工作的重點。下基層的干部采取調查問卷、實地走訪、會議座談等形式,圍繞群眾的所需所盼和重大項目、重點工程推進、重點企業發展、花園城市創建、旅游開發建設、新農村建設、平安建設及惠民政策落實等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展開調研、重點排查。活動開展以來,排查出影響全局的關鍵性問題和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321件,提出有一定分量的調研建議53份,為縣委科學決策提供了保證。
二、現場辦公,一線解決問題
對排查出的問題,由各鄉鎮、各單位分類排隊,分清輕重緩急,分級提交縣委、縣政府“一線工作法”辦公室研究,安排下基層干部現場辦公進行解決。鄉鎮和縣直單位自己應當解決的問題,由鄉鎮和縣直單位參加下基層活動的主要領導牽頭,召開本級現場辦公會研究解決,自身無法解決而又影響全局的關鍵性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列入縣級領導現場辦公范圍;縣處級領導職責范圍內的問題,原則上由分管的縣處級領導召開現場辦公會解決,涉及兩個以上縣處級領導分管工作的,由相關縣處級領導牽頭召開現場辦公會,必要時,由縣委書記或縣長牽頭:對涉及全局性的重大問題或因分管縣處級領導職能交叉不能形成一致意見的,由縣委書記、縣長牽頭召開現場辦公會或由縣四大班子聯席會議研究解決。每次現場辦公會后,由本級本單位“一線工作法”辦公室制發現場辦公會議紀要,相關責任單位嚴格按照會議確定的事項,采取有力措施,全面落實解決。“一線工作法”開展以來,全縣各級干部到聯系的鄉鎮、企業,分管的單位,分包的重點工程,開展現場辦公活動130多次,召開專題協調會議70余次,就210多個問題進行了研究解決。其中,特別對群眾反映強烈、影響全縣經濟發展的幾個關鍵問題,如企業技術設備落后、污染嚴重、農業無特色、基礎設施差等,集中精力進行了解決。針對企業技術設備落后、污染嚴重這一問題,確山縣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低能、高效、持續”為原則,堅決淘汰落后產能,積極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果斷關閉了5家水泥企業中的4家,全力支持保存下來的這家規模較大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并根據技術改造后企業發展的需要,新建了8家同類產品的新技術企業。企業的一關一改一建,使全縣水泥產業的能耗和污染排放分別下降了37%和42%,企業的整體利潤和對地方財政的貢獻分別提高了44%和29%。針對農業無特色、效益差、農民增收慢問題,確山縣對農業種植結構進行了大力調整。在實施優勢特色農業的區域合理化布局基礎上,對發展特色農業積極引導、大力扶持,全縣已經基本形成了瓜果蔬菜、煙葉、中藥材、板栗、紅薯、規模養殖為主的六大特色經濟,并在一定范圍內確立了自己的品牌地位。目前,特色農作物種植面積占全縣耕地面積的54.5%,被定為全省農業標準化示范縣、全國優質烤煙生產基地縣、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全國秸稈養牛示范縣、全國優質板栗生產基地縣、河南省十大中藥材生產基地等。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基礎設施差問題,幾年來,確山縣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累計達18.6億元,建設鄉村公路768公里,實現了道路村村通;修建整治水利工程113項,水庫加固除險5座,改造灌溉渠系7個,新增灌溉面積13.4萬畝,解決了2.17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98%的村實現了人畜飲水安全:100%的村實現了通電、通電視、通電話;以集鎮改造和村容村貌整治為突破口,改造了全縣所有集鎮,縣城成功創建為國家衛生城,建成了119個新農村示范村(點)和5個新社區,連續三年被評為全省新農村建設先進縣。
三、強化責任,一線落實目標
縣委、縣政府將確定的重點項目、重點工作、重點信訪案件,分包到所有縣級領導干部,實行工作目標責任制,對每項重點工作都按照“干什么事,誰去干,什么時間干,干到什么程度,干好干壞有說法”的要求,做到“三包四親自”,即包策劃、包推動、包落實,親自布置、親自排查過問、親自協調解決、親自催促督辦,避免人人抓落實,誰也沒有抓的現象。每月底召開一次由縣四大班子領導參加的全縣重點工作推進現場觀摩會,每位縣級領導干部匯報本月自己分管工作的完成情況,凡沒有實現規定目標進度的,要說明原因和理由,并明確下一個月工作進展的時限、進度和標準。
為保證問題的落實,縣委、縣政府建立督查通報制,成立了由縣委、縣政府督查室、縣紀委效能監察室等有關人員組成的專項督查組,不定期地對全縣“一線工作法”的開展情況進行明查暗訪,對現場辦公活動中確定的事項,以及全縣的中心工作、重點工作,跟蹤督查,每月要進度、要結果,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對工作不到位,解決問題不力的領導干部,進行通報批評,嚴格追究責任。對不能按時限、按要求進行落實的責任單位,下發督辦通知,定期在全縣通報。通過強化督查、追蹤問效,促進了問題的解決,加快推進了各項工作的落實。四年來,引進1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38個,總投資71.3億元,簽約項目履約率達92.7%。投資8.2億元的豫龍二期和石武客運專線、京港澳高速加寬、薄山水庫增容擴效及移民遷安等重大項目進展順利。
四、完善機制,一線成效用人
“一線工作法”促使各級干部走出機關,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深入建設工地現場辦公,及時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問題、制約發展的瓶頸問題、事關社會穩定的矛盾糾紛問題和長期得不到解決的歷史遺留問題,不僅贏得了群眾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而且使干部在破解難題、抓落實中經受鍛煉,提高了運用政策處理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以及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切實解決了干部隊伍中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作風浮漂、推諉扯皮、落實不力等問題,培養了一支作風正、能力強的領導干部隊伍。
為樹立正確的工作導向和用人導向,真正使務實重干又有能力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確山縣堅持把“一線工作法”與“三杯”競賽相結合,與培養人才、選拔干部相結合,建立完善了推動工作落實的長效機制。縣委、縣政府在制定“三杯”競賽量化考核辦法時,對全縣重點工作根據工作重要程度,科學設置計分權重,堅持考核結果讓數字說話,標準面前人人平等,一把尺子量人,公平公正,年底按鄉鎮、縣直單位、垂直管理單位分類排名,與干部獎懲掛鉤,并作為班子考核和使用干部的重要標準,堅持重用善于謀劃發展的干部、善于抓落實的干部、能干實事、業績突出的干部,實現了在一線工作中、在重點工作落實中發現優秀干部和選拔、任用干部的工作機制,激發了全縣各級干部謀發展、干實事、爭一流的工作熱情,使全縣各級干部能夠把精力集中到干事創業上來,把功夫下到抓落實上來,把本領用到促進發展上來。四年來,先后有9個“三杯”競賽活動先進鄉鎮的黨委書記被提拔為縣處級干部:26個“三杯”競賽活動先進縣直局委的主要負責人挑選到了更滿意、更重要的崗位:8名排序最后一名的鄉鎮黨委書記和縣直單位一把手受到了降職處理:分批分層次公選了189名正副科級干部。這不僅體現了公開公平、競爭擇優原則,而且防止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風,極大地激發了全縣廣大干部的積極性,為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2006年以來,全縣生產總值增長了112%,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了19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了481%,工業用電量增長了201%,經濟發展開始進入了提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