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計算日趨成熟
今年許多企業都在探尋公共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的優勢和局限性。到2011年,用于服務器和存儲的公共云解決方案將邁向成熟。目前亞馬遜EC2和微軟等用于服務器應用程序的云計算方案以及亞馬遜S3等用于存儲的云計算方案都已開始被企業所接納。企業和政府機構對私有云和公共云的優勢和局限性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并能夠就如何最大程度發揮云計算的作用做出明智決策。
2. 虛擬化日益普及
未來,虛擬化將進一步滲透到企業內部。企業開始建設虛擬化的數據中心,這將使虛擬化技術進一步擴展到各地的分支機構。與此同時,企業對虛擬桌面基礎設施(VDI)技術的興趣也與日俱增。
3. 分支機構進行IT整合
企業遍布各地的分支機構將十分青睞整合。大量服務器的整合、私有云的建立,為企業和政府機構提供了更多降低管理成本的機會,讓它們能夠利用虛擬化技術把分支機構的更多服務進行集中化管理,同時對各地分支機構其余的服務進行壓縮。
4. 移動設備進一步普及
隨著更多的員工采用移動辦公的方式,將不斷涌現能夠滿足他們隨時隨地、安全快捷上網需求的解決方案,而且對部署VDI技術的興趣也日益濃厚。同時,Wi-Fi的應用也將越來越廣泛,以此滿足那些希望隨時隨地上網的用戶的需求。
5. 管理服務持續增長
SaaS服務模式的成功,使得越來越多的管理服務開始采用這種形式,在國外已經有專門提供IT管理服務的廠商,比如,Verizon、BT等服務提供商以及惠普、IBM等系統集成商等都提供類似服務,其中最受歡迎的服務包括廣域網優化管理服務。
6. 對廣域網的依賴性持續增強
在數據量持續成倍增長的同時,大量個性化、協作性的媒體工具(VoIP、視頻等)和云計算等商業應用的采用增強了企業對廣域網(WAN)的依賴。此外,移動辦公人員和遠程站點逐漸增多,企業對異地存儲、備份和災難恢復的需求增多,IT架構的復雜程度也在不斷增加,這些都進一步加劇了企業對廣域網的依賴。
7. 隨時隨地滿足企業IT性能需求
企業不斷想方設法提高其IT架構的經濟性、靈活性和效率,因此,IT架構能否解決應用和網絡性能所面臨的挑戰仍然很重要。各種形式的廣域網優化技術,包括硬件、軟件和物理優化等技術將助力企業部署合適的解決方案,加快數據遷移和應用流程的優化,從而隨時隨地滿足IT性能需求。
8. 磁帶存儲設備逐漸淡出
如今,企業面臨迅猛增加的數據處理量和不斷增多的遠程分支機構,擁有一個穩定的數據備份基礎設施和災難恢復戰略對于它們來說至關重要。2011年將涌現更多的以網絡基礎設施為基礎的復制和備份設備,它們將取代磁帶存儲進行災難恢復(DR)。
9.衛星通信平民化
自20世紀50年代末蘇聯人造衛星(衛星一號)發射成功到現在,衛星通信技術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如今,許多企業依靠通信衛星實現了與一些偏遠地區的通信,在此前衛星通信技術是難以想象的。2011年,企業和政府機構將繼續發掘能夠將數據傳輸效率最大化的解決方案。
10.IPv6物超所值
IPv6是1998年發布的一個互聯網協議,如今還沒有成為主流協議。不過,如今的 Windows已經增加了對IPv6協議的支持,Mac OS X Panther、Linux和Solaris操作系統也相繼支持IPv6。2010年夏天,Facebook宣布支持IPv6;2011年,美國聯邦政府將帶頭開發IPv6的更多用途,這些對IPv6來說都是利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