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白熱化的微博,成了門戶網站們“例行戰爭”的新戰場。而在各自的競爭優勢和策略之下,誰將成為新的冠軍?
某知名IT企業負責人徐先生打開電腦,郵箱里赫然顯示著開通騰訊微博的邀請信。“這已經是第4次了,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內我收到了新浪、網易、搜狐和騰訊的邀請信。”徐先生表示,多家門戶網站都希望他能夠簽訂微博獨家協議,只在本網站開通微博。
4月6日,鳳凰網微博內測,加上之前的新浪、網易、騰訊、搜狐4大門戶網站,國內微博已形成五足鼎立之勢。微博,成了門戶新一輪角逐的主戰場。
微博成門戶標配
2009年8月面世的新浪微博,掀起了一場微博普及化運動,“圍脖”更是成為網上最熱的詞匯。新浪微博首頁高調打出了“這年頭,沒有個‘圍脖’,還真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的標語;瑞星、智聯招聘、支付寶、當當網等知名企業也紛紛在新浪織起“圍脖”。而新浪微博登陸香港,更引來200多港星開通微博,同時冷落了Facebook。仿佛真如其言,“忽如一夜春風來,千人萬人圍脖戴”。
微博隨時隨地分享信息的特性,最大化地釋放了用戶隨意發布信息的熱情,滿足了人們的表達欲和分享欲。而強大的用戶需求也刺激了微博市場迅速發展。新浪微博內測以來,短短幾個月就吸引了500萬用戶,現已直逼千萬。
在“山西疫苗”事件中,新浪微博第一時間傳遞了山西疫苗新聞發布會的最新動態,搶盡了風頭;而玉樹地震后,新浪借助微博發起“傳遞愛心”活動,短時間內匯聚了大量的“微”力量,募集到大量微捐助,顯示出巨大的“微”作用。
在互聯網時代,“有了用戶,就有‘錢景’”是不二的取勝法則。看到如此大規模的用戶增長數,以及微博的獨特媒體屬性,各大門戶再也按捺不住了。
據《計算機世界》記者了解,騰訊微博已于3月31日晚10點開始邀請部分用戶參與內測,同時發布集成了微博服務的最新QQ客戶端。知情人士透露:“馬化騰已經下了死命令,騰訊微博勢必與新浪微博決一死戰。”
搜狐CEO張朝陽也表示,微博現在已經是門戶的一項標志性配置,搜狐必須得做。隨后,搜狐微博迅速開通。
“如果沒有微博,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個大網站。”互聯網專家劉興亮表示。
首先,從搜索引擎、即時通訊、博客到SNS,各大門戶都力求在新一輪競賽中,能夠取得一席之地。因此他們不會錯過任何一個創新的產品,更何況微博“研發投入并不大,卻非常吸引眼球”,即便是出于投資者利益考量,門戶也不能輕易錯過微博。
另一方面,飯否、嘰歪、做啥等獨立微博的光輝日漸微弱,相比之下,門戶網站卻擁有進軍微博的得天獨厚的優勢,比如雄厚的資金、巨大的用戶量、豐富的資源、專業的技術研發團隊、海量的內容等。特別是門戶網站和微博都具有很強的媒體屬性。因此,各大門戶哪怕是“例行公事”,也不得不參加微博的競逐。
爭奪用戶最關鍵
對目前微博的發展態勢,網易微博運營主編胡漾認為:“目前門戶網站都處在摸索階段,一起培育市場;各家都有各自的用戶、技術優勢等,還未到搶奪市場份額的階段。”
盡管這是各微博主管面對媒體時最常見的說辭,但市場的競爭其實已經開始。
首當其沖的便是標語的爭奇斗艷。除新浪外,網易用“微生活”來進行概括與包裝;搜狐通過“指尖記錄時代”來詮釋;鳳凰網“世界因你而不同…”充滿豪情壯志;而騰訊則霸氣地說,“微博,你也應該擁有”。
同時,各大門戶使出渾身解數爭奪用戶。在新浪沿襲博客的名人路線的同時,鳳凰網以SNS為核心,在媒體屬性上加強服務,通過“同城”、“小組”等特色功能增進用戶的交互體驗;網易強調轉發及信息的傳遞。他們認為,微博的根本是“有效信息的傳遞”,因此沒有做單條信息與評論的區分,放大用戶與信息的互通;騰訊則通過無縫集成QQ即時通信平臺,通過引導既有的大規模QQ用戶,最大化地挖掘潛在微博用戶;而搜狐微博正在嘗試打通搜狐各產品線,如博客、社區、搜狐焦點、校友錄等產品,進一步發揮搜狐的矩陣優勢,將各部分內容聯動,最大化地方便用戶。
“盡管策略不同,核心都是爭奪用戶,尤其是最大化地搶占優質用戶。”業內人士指出,徐先生收到的獨家協議邀請,就是各門戶的一個排他性競爭,以擴大內容優勢。
此外,也有網友爆料稱,他在新浪網發布了一條微博:“我有10個網易微博內測的邀請碼,需要的網友可以聯系我”,在短短的幾十秒內,這條微博就被“微博小秘書”刪除。
對此,鳳凰網新媒體總編王煒告訴《計算機世界》記者:“微博市場的先來者的確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但這并不意味著后來者失去了機會,因為產品的改善、用戶的需要是無止境的。”因此,各大門戶都將會有屬于自己的特定用戶,而用戶也必然存在一定的重疊,對于用戶的爭奪,始終是門戶微博競爭的關鍵。
誰是贏家?
近日,Twitter宣布推出廣告平臺Promoted Tweets,根據Twitter Sentiment數據,7成Twitter用戶反對插入廣告,Twitter的盈利計劃再一次遭受挫折。無獨有偶,國內門戶網站也尚未摸索出成熟的盈利模式。但各門戶網站卻不約而同地表示,對微博前景看好,相信微博大有可為。
王煒表示:“我們所預設的盈利模式,也許不是未來能夠獲取收益的金礦,但最少能夠維持存活。”胡漾也表示:“盈利模式的成熟與否在于如何操作。Twitter只有一個微博服務,而門戶網站具備穩定的廣告客戶、銷售團隊、網上支付系統、網上讀者等優勢。只要有了用戶就有‘錢景’。”
因此,各門戶都懷揣著滿滿的激情,力求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片微博“藍天”。
新浪作為目前中國微博市場最成功的玩家,具有了一定的先發優勢,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而新浪博客的運營經驗和品牌優勢,也對微博十分有利;鳳凰網與新浪相似,它將微博與鳳凰的獨特內容優勢和品牌資源結合起來,同時,鳳凰旗下的主持人、名角也在為其微博搖旗吶喊;網易與騰訊都有大量優質用戶—網易擁有3億郵箱用戶、1億的博客注冊用戶和256萬游戲用戶,且用戶忠誠度非常高;而騰訊借助QQ平臺,以及此前多種產品的有效結合,用戶粘性極高;搜狐則另辟蹊徑,允許微博用戶設定個性域名,并實現微博與博客聯動,還與新聞跟帖進行了打通。
那么,誰將是未來的領軍者呢?
“我最看好新浪和騰訊。騰訊將用戶量、用戶黏性,IM、QQ Email等有機結合在一起,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加上高層的高度重視,將會是強有力的市場角逐者。目前新浪雖然占了先手,但是騰訊的后發優勢不可小覷。”劉興亮表示。
而王煒則認為,“每家門戶都有市場,關鍵看誰堅持到最后,誰保持持續的創新力、持續對用戶的關懷和持續的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