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人眼中的楊飛是個商業奇才,他曾經是電纜行業的“銷售天才”和“打工皇帝”。之后,他變賣家產創立中超電纜,只用3年時間就將年銷售額做到10億元,并且最終在創業板上市。中超電纜上市,給楊飛帶來超過16億元的個人財富。
登陸創業板
楊飛執掌的中超電纜,被認為是國內線纜行業中極具發展潛力的成長型企業。該公司的主要產品是35kV及以下電線電纜,涉及500多種型號、10000多種規格。
中超電纜于9月10日登陸A股市場,發行價14.8元,發行市盈率49.33倍。中超電纜開盤價為30元,收盤價為32.80元,首日漲幅達121.62%。中超電纜本次共發行4000萬股,發行后總股本為1.6億股。首發募資約5.92億元,并計劃全部用于500kV環保型阻燃超高壓交聯電纜及500kV資源節約型鋁合金架空線項目。目前募投項目主要設備的采購定制、基礎建設的地下部分等已經完成。
國內近幾年拉動內需,大力發展能源、交通和基礎建設,對電線電纜的需求在擴大,一年有5000個億的市場,去年中超增加了80%的產量。
事實上,國內電線電纜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但楊飛有自己的主見,他堅持全國標準生產,賣到別人手里,必須是貨真價實的東西。所以,盡管價格略高了些,中超的客戶依然擁有眾多的國有電力企業、上市公司和大型企業。
說到企業上市,楊飛充滿信心,2007年,中超就開始接受券商的上市輔導,今年9月10號公司正式上市。中超電纜總股本1.6億股,其中中超集團持有1.0617億股,而楊飛持有中超集團占47.57%的股份,總股本為5050.5069萬股,按當日收盤價32.8元計算,中超給楊飛帶來16.5656億元財富。
在楊飛看來,上市其實是把雙刃劍,最大的好處在于管理更規范,可以讓企業在公眾的監督之下、在更為嚴格的上市公司監督管理制度下,更規范運作。因為只有規范的企業才能健康發展;只有健康發展的企業,才會穩步走上持續發展的道路上來。
變賣家產創業
楊飛1993年開始進入江蘇遠東集團,成為一名電纜營銷業務員。從此,他同電纜行業結下不解的緣分。
楊飛在遠東的銷售“成績單”是年年刷新:1995年,他擔任經理的濟南業務部開張才7個月,銷售額就達到了1000萬元;1999年,他領導的北京和山東片區完成銷售額2億多元。
2000年5月,他赴寶雞陜西電力公司控股的陜西銀河遠東電纜有限公司,擔任公司總經理的職務。一年半之后,企業年銷售已經從原來的2000萬元猛增到2個多億,成為西北地區生產電壓等級最高、品種規格最全的電線電纜生產基地。楊飛本人被評為寶雞市十大杰出青年。
正是在電纜行業的近10年的磨練,創業變成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2003年,楊飛回到江蘇宜興,年底他變賣了以前在市區買下的全部店面和住宅,帶著10年來的全部積蓄,聯絡了一批電纜行業銷售和技術方面的年輕精英們,在自己的故鄉徐舍鎮東岳村征地300畝,注冊資金6000萬元注冊成立了江蘇中超電纜有限公司。廠房在2004年5月破土動工,2005年6月建成投產,當年便實現產銷1.2億元。
拿出股份獎勵優秀員工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這個2008年銷售收入超過15億的企業,34位管理干部的平均年齡只有35歲。由幾個年輕人自籌資金建立的股份制企業,從開業當天就決定要往上市公司的方向走,而不是選擇常見的“蘇南模式”、“溫州模式”中的家族企業。
楊飛的用人原則也是與眾不同的,中超電纜的高管中沒有直系親屬,財務上也不用自己的親戚。一線的營銷業務員大多是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年輕人,有體力,有闖勁。楊飛認為:“如果是個好苗子,可以培養他成為年收入10萬元以上的銷售經理,30歲以前就有可能成為地區經理,那可是自己的嫡系部隊。”
跟別人最不同的要數股份制的分配結構了。楊飛自己在公司目前只有28%的股份,當年創辦企業時他持股90%,每年他都稀釋自己的股份,拿出一定數額的股份獎勵員工。公司管理層和銷售人員占公司80% 的股份,工人占10%的股份,親朋好友募集的股份占10%,近3年的每年分紅都達到了20%。公司業績的高成長性讓所有員工都享受到了實惠,也提高了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在入圍的200多家“福布斯2009中國潛力企業排名”中,位列第2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