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關鍵詞:一錢一兩的魔力
體驗人:席拉拉 28歲 大學講師
有人說中藥“不負責任”,不像西藥會把副作用標明出來。事實上,中藥里根本就沒有“副作用”這個說法。在中藥的選用中,具有毒性的藥太多了,可是恰恰是這些毒性成分卻往往在起著治療的作用。當然,毒藥的用量要嚴格控制,同時用藥的時間必須注意,這就要看中醫師掌握分寸和尺度的火候了。就像前幾年鬧得沸沸揚揚的由于傷腎而被禁止的關木通。這味藥性味苦寒,功效為清火利便,通經下乳。而這苦寒之效,就是由于后來被列為毒性成分的馬兜鈴酸而產生的。在中國最早的藥書《神農本草經》中,關木通就已被歸為“下品”,即“多毒,不可久服”之藥。那為什么到了現在產生了這么嚴重的不良藥毒反應,我覺得這其中最大的過失在于醫生沒有指導好病人正確使用這味藥的方法。
中醫用藥不僅著眼與藥材本身,往往還會考慮到身體患病的器官和部位。譬如我的脾胃不好,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就是脾濕比較重。從“濕滯”這個詞上面,你應該能感覺到那種濕噠噠、不利落的感覺吧?身體濕氣重的人往往氣血不暢,容易疲勞,而驅除脾濕是中醫上非常緩慢的一個過程,我曾經為了祛脾濕吃了將近2年的中藥。每1-2周去找醫生開一次藥,醫生會根據你上一次的藥方,再隨著你的身體近期出現的細微狀況去調整藥材搭配和藥量,譬如到了月經期就不能吃過于破血的藥之類。這個過程很漫長,但是你一定會在其中看得到改變,而且你會收到一個非常徹底和圓滿的結果。
看中醫的時候,很容易體驗到那種被尊重的感覺。尤其是你的病期比較長的時候,你會在這個診療的過程中跟著醫生一起不斷加深對自己的身體和病癥的認識。你會發現,你的病也許和你的身體一樣都具有獨特性。同時,中醫講究的是調和,在診療的過程中,你會覺得自己是不斷地被滋養,被豐盈著,那是一種相當安靜且安心的體驗。
【 名醫觀點 】
“中醫非常看重藥物的使用精確度”
王曉東 四川省成都市名中醫 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內科主任醫師
中醫所選用的藥材基本上都是來自大自然,大自然生生相克,有的藥物看上去是毒藥,但如果在實際中使用得當,就是一味良藥。相反,哪怕是傳統的良藥,使用不好,就是毒藥,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傷害,所以中醫非常看重藥物的使用精確度。中醫講究望聞問切,這么細致的步驟都是為了能夠更加準確地了解患者病情,對癥下藥。
在學習中醫的時候,就有專門的書籍來規范精確度,比如國家頒發的藥典,還有《方劑學》,里面都會涉及到一味藥物的通常用量。但是每個好中醫都會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病人的情況而調整書本上的藥材選用和基本用量。比如成都有一位中醫擅長使用一味藥,那味藥在書本上記載的最高用量不得超過10克,但是那位醫生每次用那味藥,都是100克左右的藥量。因為他對于這個藥物的特性有了解,有把握。所以這個超過規定分量的藥物,他用了幾十年,治好了不少病人,這些都需要醫生的長期積累。
貴族關鍵詞
天然和自我
文_胡婧
中醫關鍵詞:養生是一種天然態度
體驗人:謝娟 30歲科普柯公司西南地區營銷主管
我媽是一名藥劑師,她們醫院的中醫門診外有一個大院子,每到出大太陽,我媽就把裝在麻袋里的各式中藥鋪在院子里曬,然后給完全聽不懂的我講,這個是當歸,那個是黨參。只不過當時我最大的愛好,只是從藥柜里偷偷順點紅棗吃而已。年齡越大,受我媽的影響也越大,工作結婚后,喝中藥治“未病”,靠中醫養生已經成為我家的光榮傳統了。
小時候如果不是高燒上40度這樣的“急診”,出濕疹,小感冒,都是我媽親自熬中藥給我吃。每次扭到鼻子抗議,我媽就來一句:“中藥好,簡便有效,純天然!”所以我們家一直保存著那種很古老的藥壺。現在的中醫館不是都可以免費煎藥么?但我看完中醫都是把藥材帶回家自己慢慢煎,還越來越享受煎藥的過程。拆開包藥紙,把藥材順著壺嘴慢慢倒進壺里,加入涼水先泡半個小時,再加水,把藥壺放在火上用中火煮。煮藥的過程中,整個屋子都是中藥那種獨有的味道。這個時候搬把藤椅坐到陽臺上看書,曬點太陽,安逸得簡直不擺了。
我現在工作的公司是一家瑞典外企。在外企做銷售管理,你對自己要求不高就只有給別人讓位。但是我們老公對我的評價是:“不錯,在公司你是玫瑰,回家了你就是杜拉拉。”看來除了逼我喝中藥,我媽這么多年對我貫徹的養生觀還是很有成效的——順其自然地享受工作和生活,就是我的價值觀。在公司我永遠有開不完的會,做不完的案子,趕不完的飯局和寫不完的報告,但是如果只曉得往前沖而不停下來養,一個單子拿不下來就氣急敗壞,那工作早晚會把你壓垮。工作之外,我會擠出一切時間和家人享受自然。陽臺上種的蘭花、繡球花、蔭花,都是我和老公從青石橋把幼苗搬回來,一瓢水一瓢水養起來的。每個月,我媽還要主持養生湯鍋烹飪比賽,我和老公下廚的時候,她還是老樣子在一邊嘮叨,“山藥健脾益胃降血糖,枸杞補血安神,好得很!”
養生是女人一輩子的工作,幾百上千的雅詩蘭黛石榴水我可以眼睛不眨地買下來,十幾塊錢的中藥我也一直在喝。其實只要有了平和的養生心態,身體健健康康,平凡的小日子也能活得很富有。
【 名醫觀點 】
“中醫養生就是順應自然”
劉耀中華醫學會名醫學術研究會委員 成都中醫藥學會理事 副主任醫師
中醫學理論指定的藥才是中藥,中藥的特點是簡便、有效、純天然,并且多呈弱堿性。與中藥的天然一樣,中醫養生的基本原則是放松,順應自然,《易經》告訴我們,凡事能否去做就要看它是否符合自然,自然的事情我們就可以去做,不是自然的就應該慎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趙霖教授也說:“我們要吃神造的(自然的),而不要人造的。”當然,在強調自然的同時,也不能否定現代,否則我們就應該住在山洞里了。
每年至少消費8299萬元——這是胡潤為“中國新貴族”劃定的最新消費標準。如何花掉這8000萬人民幣?建兩棟大別墅,在東邊吃飯,在西邊就寢……這也不過是一介草民的意淫,如今的貴族們并不為這樣傻氣的賬本買單。當奢侈到了極限,貴族們開始回歸自然。
越天然,越奢侈。吃野菜摘野果喝泉水數星星,這些人類維系生命享受生活的最原始途徑,成為如今有錢人趨之若鶩的養生大餐。除了賺錢,如何回歸自然享受生活成為他們關注的焦點。俄羅斯富豪們群起而動奔向鄉村度假,以自行車暢游在藍天白云之間,因為空氣這邊獨好。德國大富豪默克勒生平最大的奢侈消費,是到南美洲安第斯山脈或喜馬拉雅山探險,因為山頂有最甘甜的泉水。回到中國,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耗資千萬,在北京順義區購置了300畝的馬場,養著60多匹退役名馬,沒事兒就和馬兒說說悄悄話。網易老總丁磊搞完網絡游戲,研究完養豬,又開始學起了中醫。
其實我們應該慶幸,因為我們正處在奮斗的道路上,暫時還無需為動輒上千萬的生意操心。當富人們豪擲千金只為買一個標榜天然的營養救生圈時,我們花上十幾塊錢一樣能享受最天然的進補。財富有價,養生的態度則高貴無價。
馬爾代夫某個神秘的海島,已經刻上了某某某的名字,閑人勿擾。愛琴海的某片沙灘今天暫停營業,只因迪拜王子寵幸這里的陽光。好吧,即使是仰望銀河系茫茫繁星,你都不得不思考,閃著光的小行星是不是屬于木雕大王的那顆“張果喜”。
我們總是喜歡偷窺上流社會的秘密,但是對不起,真正的貴族們總是行蹤詭秘,他們出沒的場所永遠在我們的視線之外。比如你不會知道阿拉伯公主王子們在哪里shopping,威廉王子最迷戀哪個酒吧的香氣。
其實我們完全不必艷羨貴族們的獨享與私密,生活里有那么多獨特的時刻正為你量身定制。比如到錦里做一次泥像模特,看著泥塑師傅手里自己的模樣一點點成型。那一刻,你是獨一無二的你。比如走進中醫館,享受知名中醫一對一的貼心服務和健康咨詢,那一刻,你也是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