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歲的獨居老人李先生從2009年5月開始征婚,一年的時間里,他與六十多位女士見過面,經(jīng)歷了諸多的曲曲折折,還沒有找到意中人,但是李先生信心十足,他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知心人。下面是他的征婚感悟——
我為什么年過八旬還要征婚?為的是彌補人生的遺憾。我這一輩子有兩個遺憾:一是喜歡文學,卻陰差陽錯當了會計。二是婚姻由父母包辦,“文革”中,我因“出身問題”受到?jīng)_擊,妻子鬧過“家庭革命”,我們雖沒有離婚,但以后一直貌合神離……
我退休后上老年大學,已在報紙上發(fā)表文章7篇,圓了自己的寫作夢。可是情感生活的缺口卻越來越大。妻子病逝后,我先后在兒女家生活,兒女的孝心和物質(zhì)關(guān)懷讓我十分感動,卻無法排解我精神上的孤獨。6年前,我開始獨自生活,并于去年5月面向社會公開征婚,希望能享受婚姻幸福。
一年多里,我見過六十幾位女士,卻一直沒談成。分析原因:一、男多女少,許多獨身的老年女士迫于世俗的壓力羞于再婚,導致男女比例失調(diào)。二、征婚“物質(zhì)化”,一些女士以物質(zhì)條件為“婚姻幸福”標準,“視財而嫁”,那些有房子、汽車、大額存款的男士頗受“追捧”。三、不誠實、說瞎話、“婚托兒”陷阱多,有好多次我也險些上當受騙。
我自知條件一般:有房子卻只有居住權(quán),每月退休金1500元。而且我只尋找70歲左右的女士為伴,五六十歲的免談。因為我反對老夫少妻,年齡差太多對女士不公平。我也并不是為了找一個廉價的老保姆,我要找一位有文化、品質(zhì)好、通情達理,能誠心相伴晚年的知心人,確切地說我要尋找的是“愛情”。
我曾與一位72歲的退休經(jīng)濟師談得情投意合,就在兩個人談婚論嫁的時候,卻遭到女方家族成員的強烈反對,迫于各方壓力,她退縮了……雖然經(jīng)歷了諸多曲曲折折,我依然信心十足,我已經(jīng)非常接近成功了,自信一定能找到知心人。
這份自信首先來自兒女的理解和支持。他們理解我渴求感情生活的愿望,祝福我早日找到理想伴侶。第二,我對自己的“優(yōu)勢項目”充滿信心。雖然我的物質(zhì)條件一般,但足以保障兩個人衣食住行無憂。我有大學文化程度,有一定的文學修養(yǎng),知書達理,為人正直,待人誠懇熱情,講究男女平等。而且我最大的資本是身體健康,多年堅持鍛煉并摸索出一套養(yǎng)生方法,自信能健康活到100歲!第三,好友們、熱心人都樂于介紹對象給我,玉成美事。第四,我堅信社會上好人多,定能在茫茫人海中覓得一位善良的女士,做我的知心人。
(責編:孫展)